APP下载

捕捉美国网站设计与制作奥赛TQ的发展与特色

2008-12-29孙卫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11期

  在美国引导科技变革的同时,将网络协同教育的实践推到了历史的前沿。ThinkQuest(以下简称TQ)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不但象征着美国网络教育创新发展的成就,也为世界中小学生量身定制了一套网络学习的新模式。它的发展呼唤我们应该驻足品析他国的实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TQ简介
  
  由Oracle教育基金会支持、美国网络技术研发机构“先端网络服务公司”(Advanced Network & Services)赞助的TQ是一个全球中小学生网站设计与制作的国际竞赛项目,它开创了网络学习的新模式。该项目自1996年启动至今,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级网络创新教育比赛,为全球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技术素养展示的平台。
  TQ竞赛项目采用有奖激励机制,鼓励全球中小学生自由组队参赛,并由Oracle教育基金会对获奖组授予各种荣誉奖项,充分强化了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虽对参赛组的指导教师资格有严格限定,但对9~19岁的参赛学生却实行无壁垒限制,即不限国籍、种族、残障,允许各尽所能自由参赛,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均等化。TQ不仅是一个鼓励全球学生参与的免费网络教育活动,也是一个开放教育资源素材的征集活动。它征集全球中小学生的优秀网站作品,又将其用于中小学生的教育中去,这对培养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TQ的发展历程
  
  
  该项目曾被媒体誉为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为成功、持久的素质教育计划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充分反映在TQ竞赛作品的变化信息上,对以时间为主线的作品变化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TQ在1996~2000年期间稳步发展,反映出这种开放教育形式在不断得到中小学生的认可。我国学生对TQ的认识和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获奖作品已经突破了零纪录。从趋势图上可以看到2001年与2007年有明显的跨越式发展,2001~2003年有适度降温的趋势,从2003年起急剧发展。TQ教育计划的发展趋势表明此种教育项目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教育观念已经达成全球共识,且技术驾驭能力的演练是信息社会必备的训练项目。
  
  三、TQ奥赛作品的特征
  
  1.选题情趣
  截至2007年6月,TQ网上图书馆共收录8882个优秀的中小学生网站作品,其中有990个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TQ各奖项。随着科技的发展,参赛作品的技术含量和教育价值不断提高,呈现出很多成熟的特征。选题情趣反映了中小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倾向。为了充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对被合格收入TQ网站图书馆的所有作品的选题进行量化统计,类目分析表的建立以TQ的作品划分规则为依据,如表1所示。
  
  
  通过对作品选题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出参加TQ国际网站设计与制作挑战赛选题的热点领域及其基本特征。作品选题涉足广泛,囊12个主题,每个主题又细分为若干子主题。在TQ国际网站设计与制作挑战赛发展的12年进程中,科学&技术领域的选题一直遥遥领先,占总作品数的32.71%,科技领域不但是主题产生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小学生的关注焦点。其次是社会科学&文化,占到12.13%。在现代科学发展的推动下,新科技革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社会科学领域中可供研究的主题也相对增多。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所以文化也是一个热点。再次是历史&管理,占总作品数的12%。历史&管理活动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可供选择话题的空间都很广阔,现在它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因此这也是一个选题新颖的突破点。位于后三位的是商业&工业、数学、书籍&文学,分别占到总作品数的1.63%、2.48%、3.34%。TQ网站面向的对象是中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局限,对有关商业&工业的认识会有些蹩足,所以选题相对较少。而TQ参赛作品要面向全球的学习者,语言障碍和认知差异等可能会限制数学、书籍&文学领域的选题,如果想从这几个领域出奇制胜,一个良好的指导者是必要的。
  2.共性特色
  TQ网站收录的作品涉及12个领域,凝结着世界各地参赛的中小学生的智慧、知识和技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他们通过个人体验及团队互动合作学习,创建了一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库。
  第一,新颖、扼要的引导页Flash。获奖作品绝大多数都围绕主题设置了引导页Flash,通过简短的Flash反映网站主题。声音可根据意愿选择播放和取消,Flash也可以选择跳过,声画的可控性强。
  第二,结构简洁、色彩鲜艳的网站外观。获奖作品多采用黄色、绿色、红色等鲜艳的背景颜色,视觉冲击力强,不仅反映出孩子们眼中色彩斑斓的世界,而且容易引起同龄人的注意。页面内容图文排版简单明了,便于同龄人独立学习。
  第三,主次分明的多重导航。与一般网页设计风格不同,TQ作品仅主页就有两个或三个模块设置有导航菜单,通常在主页的顶部、左部和底部,且多个导航模块所占大小有主次之分,不但解决了中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多个导航容易混淆视觉的不足。这些网站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设置了独特的Sitemap功能,这是一般网站及国内网站作品容易忽视的一个功能模块,它相当于具体网页的文档结构图功能,指导网页内部的导航。
  
  第四,多语种的网站版本设计。每个网站至少有两种语言版本,以使参赛的学生团队制作出的网站能够尽可能多地满足世界各地师生的使用,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的理念——取之于学生,服务于学生。
  第五,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安排。这些网站作品围绕主题选择了恰如其分的学习活动,例如角色扮演、虚拟旅行、模拟操作等,既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真实体验。
  第六,制作者原创思维的再现。每个网站都融合了制作者对某个主题的理解和认知组织,是知识的再加工过程,并且罗列出相关知识的出处,还围绕主题提供了一定量的阅读材料,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
  第七,高度统一的团队合作。所有网站作品都是州内、州际以及跨国合作的结晶,在网站作品中可以体现团队的分工合作,对其他参赛成员起到借鉴作用,既增进了中小学生的国际理解,又提高了团队的协商合作能力。
  第八,特殊的作品荣誉奖。TQ网络挑战赛特设了一个全球展望奖项,获奖作品以促进全球理解为宗旨,关注全球问题为基准,提高全球公民意识为目的,选题要求达到促进全球学习者了解大家共同生存的地球的目的。
  
  四、我国与其他各国对TQ的参与度比较
  
  能够参加TQ国际挑战赛与国家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鼓励措施有关系。从区域性差异的视角,对1996~2007年TQ获奖作品的参赛组所在国家进行统计分析,洞悉参赛国家对TQ的关注程度,为我国应投入的认识和效仿提供一定的参照依据。
  
  从获奖组成员的国籍视角分析属于不同区域获奖作品数量的统计数据显示:参赛国家分布极为广泛,遍布全球;各个洲际的参赛情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各洲内部对设计与制作大赛的参与度也不均衡。TQ的广泛参与性说明了TQ是一项极具参与价值与模仿价值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者可以通过研究和比较区域间参加此项实践活动的差异及合作情况,指导我国中小学生因地制宜地参与实践。各个洲之间的情况见图2。
  获奖组成员主要来自于美洲的北美国家,达51.38%,我国在组织TQ大赛时可以重点关注和参考北美地区。北美国家中有美国学生参与的获奖组有186个,达91%。TQ创立之初,获奖组成员全部来自于美国的各个州,且获奖作品倾向于社会科学、科学&数学、跨学科、艺术&文学四个领域。到1997年,五大洲均有参赛组成员,且获奖作品开始关注计算机&网络、健康&安全等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技术及热点问题。
  获奖组成员在欧洲和亚洲的分布比较分散,呈现不同的特点。欧洲各国参加TQ网站设计赛的获奖作品占总数的几率相当,说明欧洲总体对技能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比较一致。但在亚洲,无论是参赛作品数还是获奖作品数都相对集中于新加坡,占亚洲总数的50%,其次是印度。中国的获奖作品数只有4个,仅占亚洲总数的4.3%。说明中国中小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对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TQ教育活动的借鉴与启示
  第一,从TQ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TQ国际网站设计与制作挑战赛对全球中小学生的影响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影响力还在扩大。我国中小学生的参与度有待于提高。
  第二,从TQ作品选题情趣偏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TQ选题涉足的广泛性显示了中小学生的巨大潜能。我国教育者在指导中小学生参赛时应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在不压制学生兴趣、不囿于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创新。其二,TQ作品的热点选题领域是科学&技术,基于新技术、新热点制定参赛方案是一个有效的展示途径,不但可以便捷地锁定选题、吸引注意力,还能使学生们了解前沿知识。
  第三,通过对参赛国家情况与我国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总体上,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对TQ教育活动的参与度比较高。与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也显现出比我国更高的热情,应该反思我国当前实践活动匮乏的原因,研究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发展我国学生的信息技术驾驭能力。
  第四,笔者只针对获奖作品的特色做了共性分析,这些特色是获奖作品得以脱颖而出的基本特征,期待更多的教育者做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教育者可以借此弱势为突破口指导我国中小学生参赛,也可以对主流网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中小学生的能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其他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模式。
  
  参考文献
  [1]ThinkQuest及其资料库链接:www.thinkquest.org
  [2]美国ThinkQuest历届胜者:www.thinkquest.org/library/winn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