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08-12-29黄文元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4期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设问,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可见,灵活巧妙的设问,不仅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创造精神
  
  我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养成,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求异品质的塑造。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兴趣。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知识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而这种冲突正是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必需的。
  例如:对于分式a+2/a24a+4-6-b/b2-8b+12的化简,就可设计如下的诱发过程以引导学生:
  大多数学生对分式的加减运算都懂得先通分后加减,但这一方法对本题不适用,教师可问学生能否用其他方法对它进行化简。譬如,分别观察分式的分子、分母,寻找形式上的特点。通过教师这一引导性的提问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便活跃起来,积极对该式进行观察、分析。原来:a2+4a+4可化为(a+2)2;b2=-8b+12可化为(b-6)·(b-2)。从而达到了化简的目的。
  
  二、教师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应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能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例如:初中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选用如下的例题。
  
  例:已知:如图1,△ABC中,BE和CF是中线,它们相交于点G,
  求证:FG·CG=EG·BG
  如果有的教师没有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径直提出连结EF,强行让学生证明△E-FG≌BCG。那么就可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没能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在备课时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估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对于这道例题,学生可能会去证明ABGF和△CGE相似,教师应让学生多讨论,去发现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即使相似,也不符合本题结论的要求。如此一来,就为学生滤去了疑惑。此时学生不须再启发,也会利用“点E、F分别为边AC、AB的中点”这一条件,进而联想到连结EF。
  
  三、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
  
  问题不仅是教学的心脏、教学思维的动力,更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问题要有方向性。
  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③问题要有启发性。
  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如图2,用一块打破成三块的三角形玻璃引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问:“若带碎片1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碎片2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碎片3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个极为关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带动学生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应和“角边角公理”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