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教学中教师“导”的作用

2008-12-29黄雪珍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9期

  新课程在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元交叉式作文教学研究”正是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下应运而生的,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一、“导”在思路的开拓
  
  新课程赋予作文教学新的内涵,作文教学应该在拓宽学生思路,关注学生情感,激活作文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有所创新。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大多对事物的认识肤浅,写起作文来显得思路狭窄,空洞无物。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指导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生活的回忆,再现生活的表象,激活写作素材,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冲破课堂教学的框框,把习作素材的搜集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多实践、细观察、勤记录,丰富人生体验,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广泛积累习作素材。习作前,根据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习作素材,做好充分的准备:写人,就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各种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变化;写景,就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自然景象;写物,就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研究各类物品的形状、色彩、特征……这样到了作文时,学生胸中才有积蓄可倾吐,口中才有词语可表达,手中才有方法可使用。课堂上,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问,使学生在身心高度放松的状态下,自由地回忆过去的生活。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让学生感受其间的乐趣,实现对生活原型的再认识。
  (2)拓宽学生选材空让。学生充分审题之后,思路已经打开,可让学生说说想写什么?为什么写?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选材情况,并适时进行点拨。学生的选材往往有局限性,选材的范围窄,而且缺乏新意。作为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拓宽选材上下功夫,让学生认识到,一篇好文章,选材是关键,应选择新颖、典型的材料来写,不要千人一面,人云亦云,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即使素材不新,也要写出创意。如:一位老师在指导习作《我学会了 》时,在拓展思路阶段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学生汇报的内容很多,有游泳、打球、炒菜、做饭等。可见学生的选材只局限于劳动和体育方面的技能。此时教师及时引导:除了劳动方面和体育方面的技能外,还可以写艺术方面的技能(如弹琴、画画等),学习方面的技能(如观察、制作标本等),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如倾听、和睦相处等)。这样选材的范围拓宽了,学生更能写出富有新意的习作来。
  
  二、“导”在心灵的交流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说和写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生从积累语言材料到完成习作,必须经历从内部言语到口头语言,再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换过程。因此,在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材料基本确定后,应遵循由说到写的程序,引导学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自然流露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梳理习作素材。
  (1)个体自由说内容。由说到写符合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训练说的过程中,语言和思维呈现互动的状态,语言促使思维过程进一步清晰,思维反作用于语言,不断调整语言的表达。对于书面语言并不丰富的小学生来说,习作前的口头交流尤其重要。“多元交叉式作文教学研究”这个课题,强调在作文教学中以说为突破口,竭力创造人人参与说的机会,使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在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活动中,很多环节都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进行的。例如:第一环节“说题目,明确要求”就是在老师导、学生说,在师生互动中明确习作要求的。第二环节“说题材,指导构思”就是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说、学生听、学生评、教师导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学生明确习作题意之后,应给是学生时间,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自己想写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逐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说出情趣,说出新意。
  (2)群体互补促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够碰撞出他们共同生活命运的火花;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能够构建起他们阅读思维交流的桥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够促使双方平等学习,相互促进。习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话的平台,通过对话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多元交叉式作文教学研究”注重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强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共同体验情感、共同积累语言,互相启迪、互相补充、互相矫正。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或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欣赏,并认真做好记录。听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积极思维后进行评价。可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评价,肯定同伴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努力做到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全面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导”在方法的点拨
  
  习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习得习作方法,形成习作技能。习作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想明白表达什么”“按什么顺序表达”“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等,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习作方法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应注意习作方法的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应以学生“说”的内容为凭借,以学生的点评为依托,及时矫正、总结、升华,提高学生的认识。
  1、在理解题意中渗透。审清题意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前提。新教材中每一次习作的题目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有提示、有要求、有方法指导、有拓展,等等。市题时,首先应让学生充分地读,思考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充分汇报,在师生互动中明确题意,特别是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如语文教材第七册《积累·运用三》习作题目:一说到秋天景物,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蓝天、白云、秋风、落叶。秋天的景物,可不止这些呀!到校园、公园、农村、山野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吧。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请你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用手中的笔把秋天的景象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这个习作题目的第一句话点明了秋天的特点,第二、三、四句话点明积累习作素材的方法。审题时最关键的是应抓住第五句话中的“一处景物”“展开想象”“景物特点”等词语进行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一处”指的是一个地方,可以写一个地方的几个景物,并且要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展开想象”就是要融入真情实感,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这样有机渗透习作方法,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备课,心中有数地在生生、师生交流中渗透习作的要点、要求和方法。
  2、在作前交流中渗透。小学生好胜心强,对生活中的事事都感兴趣。然而,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的观察偏向无意观察,观察时往往不够细致耐心,思考也不够深入,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深刻。习作时,他们虽然捕捉到了习作素材,却常忘记了某些细节,以至于出现描写过于简单,语言贫乏的现象。教师可借助媒体手段、交流触动、提问引发等形式再现情景,帮助学生把事情的经过链接起来,让学生在头脑中来一次真情回放。如有位老师上《写一个场面》的习作指导课时,让学生先口头交流自己要写的场面。有位同学说的是前一天班级组织的主题队会:……今天主题队会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舞蹈、唱歌、相声、讲故事等,最让我欣赏的是小品的表演,他们的表演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可以看出这个同学知道场面描写应注意“点面结合”,但小品表演这个“点”的描写过于简单,没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当时的情景。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回忆:昨天××同学在表演小品时,他是什么神态?有什么动作?有什么语言?同学们有什么表现?此时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大家畅所欲言,不断充实小品表演的情节。一个生动活泼的场面便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从中也习得了写作方法,知道场面描写应注意“点面结合”,在“点”的描写中应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才能使习作更加具体生动。
  当然,习作教学中教师导的作用还体现在兴趣的激发、信心的培养、创意的呵护等多个方面。习作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才能落实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的导成为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共同奏响作文教学的协奏曲。
  
  (责任编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