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棍球运球》教学设计

2008-12-29秦宏文

体育教学 2008年9期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4个基本理念为依据,通过对体操棒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了解曲棍球运动的基础知识,掌握曲棍球简单的推传球和运球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曲棍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项目,可是在我国目前普及面还不广。常州武进是全国的曲棍球训练基地,承担着全国及世界性的体育赛事工作,为我国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输送人才。本课借全国人民喜迎奥运的时机,通过自制的曲棍球棒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技能和知识,同时也是宣传曲棍球运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曲棍球这项运动。
  三、学情分析
  本课任教对象是七(2)班的48个学生。由于我校近期开展了很多“迎奥运”的宣传活动,这个班级的学生对奥运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他们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和喜爱。考虑到常州武进有全国闻名的曲棍球基地,曲棍球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教师通过“迎奥运”这一主题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曲棍球的过程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设计思路
  1.用主题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为主题,通过“奥运火炬”传递来进行热身活动;通过“我参与,我快乐”“更高更快更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奥运会的口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情景中认真学练,快乐活动,掌握技术动作。
  2.通过器材的开发和利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本课以学校中常见的体操棒为基本器材,通过对它的开发和利用,在本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让学生手持体操棒做“火炬传递手”,使得本枯燥无味的跑步也变得激动人心;接着通过自制的体操棒变化成为曲棍球棒,用平时司空见惯的垒球来代替“曲棍球”。最后的放松运动,更是通过两个体操棒的对接变成了一个个“竹竿”,学生跟随音乐,跳起了民族传统的“竹竿舞”。
  3.注重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本课非常强调技能的学习,曲棍球的运球有着专业的要求。本课中教师通过各种练习手段,让学生熟练掌握“正反棍”的方法和“S”型运球的技术要领。并通过小比赛来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