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学设计
2008-12-29赵健
体育教学 2008年9期
一、指导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主动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它不仅担负着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辅导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责任,因此,我们的体育健康课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具有时效性、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教学,让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挑战,并且要在教学中紧扣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锻炼中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相应的社会心理、生理适应能力。
二、设计思路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的要求,本课的课题是耐力跑,它根据当前高中生实践能力比较差、比较惧怕中长跑练习的心理特点,利用校园运动场固有资源,采用一些锻炼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融入到体育健康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习和体验,提高有氧耐久跑的能力,改变“教教材”传统模式为“教材转换”方式,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团结合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好,把耐力跑练习课转变成为一节轻松活泼的站点跑游戏课。
三、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处于思维的成熟期,喜新、好奇、求趣。
2.思路敏捷,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
四、组织教法
1.遵循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生理机能变化等规律,提高认识,培养兴趣,主动参与。
2.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练习内容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
3.选择心率自控,了解运动与心率、健康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锻炼、卫生监督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五、课后小结
站点跑练习,简便易行,它既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耐力,又能培养观察、思维、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导向实践环节,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寻找答案,教师进行汇总,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知识,纠正错误的耐久跑知识概念,并在下面环节练习中得以实践体会。在探索拓展环节,通过甲方、乙方答辩活动,拓展了对耐久跑的深层次知识,也解决了耐久跑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本次课,我本人感觉是成功的,通过引导,学生克服了畏惧、无味、积极性不高等不良思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引导学生进行站点跑路线设计上,比较单一,学生是在教师规定的路线引导下进行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以寻求更好的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