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2008-12-29谭文杰

体育教学 2008年9期

  一、教学构思
  
  本课的设计着力在教学艺术上勇于寻找体育教学机制的现实层面和体育精神的理想层面之间的联接点,以“奥运畅想曲”为主题,运用虚拟手法展开2008北京奥运会畅想,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教学情景,在兴趣和畅想中充分体验、积极投入,促使学生乐学、会练、善思。
  
  二、教学流程
  
  “奥运畅想曲”分五个部分:申办成功、奥运历程、备战奥运、全员参与和美好祝愿。课的第一部分“申办成功”,教师通过贴切的对话语言,频频地刺激、引发孩子们良好的思维,使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产生跃跃欲试的欢快场景。
  课的第二部分“奥运历程”,这一段落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但是体育教学必须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没有身体练习就不能成为体育课,我的构思定格在身体练习上,排除大量的说教,由教师带着学生做各种身体练习。我设计摒弃传统的学练,通过夸张的形体提示,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结合老师的提示以及学生原有的感知,让孩子们表演出各种运动的技能:飞碟、游泳、举重等等。
  课的第三部分“备战奥运”,是主教材的展开过程。教师在认识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言简意赅的教学引导,凸现重点、难点。辅助练习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打纸炮”,既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又能体验快速鞭打技术的关键环节,实用性很强,使辅助练习对主教材产生明显的迁移效果。练习目标设置着力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奋力一掷的瞬间获得强度的刺激;运用孩子们对自我的认知,积极交流、反馈,从而帮助学生在运动中更趋于理性,真正做到“乐学、会练、善思”。
  “全员参与”和“美好祝愿”两个段落是对应着课的结束部分,营造情景,优化情景,让孩子们逐渐在生活、心理上趋于平缓,以利于进入下堂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