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损伤的判断和处理的一般步骤
2008-12-29纪雪林
体育教学 2008年9期
运动损伤总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当意外发生时,体育教师要保持镇定,迅速作出较准确的判断,然后进行得当的处理,减轻学生的痛苦,以降低受损程度。
一、看
看,其实就是观察,主要观察学生的体表特征。如:学生面色是否苍白,同时是否有较浓密的较冷的汗珠,这种状态持续时间长短;肌肉是否红肿;关节处是否红肿较严重,肢体活动是否灵便;关节窝骨连接处是否明显凹陷;体表是否有硬质尖状物突起;还有观察当时的天气、学生运动动作以及周围环境等等。
二、问
问,主要是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身体感觉。如:当出现腹与胸之间右侧疼,就要问问学生是否有肝病或胆囊炎,而在左侧疼时就要问问学生是否有心脏病、胃病;如果面色苍白,有较浓密的汗珠,伴随有明显疲倦感,要问问学生是否感冒、发烧等。或向其他同学了解情况,比如受伤的原因是否因打闹受伤,是否是班外其他因素等,及时准确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准确的判断。
三、摸
摸,主要是了解学生体内的特征。如突然晕倒时,有必要摸摸脉象、心率情况;肌肉、韧带、骨骼、内脏器官感觉疼痛时,及时进行触摸,了解是否有压痛感,最疼处在哪里;关节不能活动时摸摸关节窝,看看关节窝凹陷是否严重;摸摸骨干是否圆滑、是否有尖锐的较硬的突起等等
四、判断
及时准确的判断会给我们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提供明确的指导。体育教师要结合各种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如果当时天气非常炎热,运动又不是很激烈,而学生面色苍白,有较浓密的较冷的汗珠,而这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晕倒,可考虑是否为中暑;如果天气较凉爽,而运动量和强度较大而出现突然晕倒,可考虑是否为血液过度集中在下肢不能及时回流至脑部,而造成脑部短暂缺血而晕倒。如果观察到体表特别是肢体没有什么明显异常,或运动动作十分猛烈,而感到疼痛难忍的,多为肌肉肌腱拉伤、挫伤或骨裂等;如关节处红肿较严重,肢体活动不灵便,就要考虑到关节脱臼;如观察到体表有较尖状突起并较硬时,多为骨折。如果没有肠胃病、心脏病、肝病史而运动中腹痛的话,就有可能是腹肌痉挛或肝脾淤血引起的。还有通过观察当时的天气、学生运动动作以及周围环境等等,据此做出判断。
五、处理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了解判断之后,可以进行必要的处理了。在处理时一定要谨慎,因为如果处理得当,确实可以减轻学生的痛苦,但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引起更大的损伤,甚至死亡,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谨慎处理。对于简单的损伤,如中暑可将患者抬到阴凉处,将衣裤宽松或解开,以利于空气流通和呼吸,另可服用十滴水等药物;如果已昏迷必须掐人中及虎口,使其苏醒,恢复意识。对于低血糖晕倒者,可将患者卧位,用温水冲糖水服用;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则要仰卧,抬起双脚,使头部低于水平位,有利于血液迅速回流。对于伤口不是很深出血不是很多的肌肉损伤,可局部涂碘酒或酒精消毒,但对于小孩建议用酒精而不用碘酒,因碘酒刺激性太大,避免过度刺激而引起休克。对于伤口较深出血量较多的伤口可直接加压包扎。对于肌肉痉挛可用按摩和牵拉来缓解。通过这样简单的处理,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对于较严重的损伤,如果开放性出血特别是动脉出血,当务之急首先要止血;呼吸停止时一定要马上做人工呼吸及心脏复苏术,与此同时必须与医生等专业人士联系,尽量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如果是脱臼、骨折,没有十分把握千万不要复位,否则只会引起更严重的损伤,而对于腰椎、颈椎及闭合性骨折等十分危险的损伤,一定不要随意搬动,必须尽快地恢复其意识(掐人中、虎口)并时刻同其交谈,千万不要让他睡着,否则会一睡不醒的,同时急呼救护车。
[魏勇博士点评]:纪雪林老师对于学校体育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判断和处理步骤的总结很有道理,值得各位老师的借鉴。但需要指出的是,运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表现也很复杂。一般体育教师很难完全掌握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意外发生现场进行简单处理后都需要联系专业人员予以专门检查和治疗,以免错过潜在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