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研究
2008-12-29邵伟德
体育教学 2008年9期
体育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谈论比较多的词语,也是体育教学改革中力度较大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较大的问题并产生了一些混乱现象,这些问题有的是理论问题,但更多的是实践中的问题,其中有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的方法、学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之间等各种混淆,因此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与深化研究。
一、学习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育方法之间的区别
1.各个概念的内涵
1)教育方法(Education methods)——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内容而采用的各种方式、运用的各种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施教及自我教育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Methods of instruction)——指“①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可运用于一切学科和年级。②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与手段”。
3)教学方式(Ways of teaching)——指“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实际呈现的形式,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讲演”。
4)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指“个人在学习时接受或加工信息的方式。不同年龄和智力水平选择的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有些人喜欢听觉学习,有的人则习惯于视觉学习,有的人喜欢安静中学习,有的人喜欢背景音乐,有的人喜欢单独学习,有的人喜欢团体学习,有的人喜欢别人指导,有的人喜欢个人自主学习等”。
5)体育教学方法(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师生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所运用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或任务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6)体育教学手段(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ans),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所运用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与设备等。
7)体育教学模式(Physical education model)——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特定的体育教学思想,用以完成体育教学单元目标而设计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
2.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1)教育方法与教学方法的区别
从上述概念中我们了解到,教育方法与教学方法的区别比较明显,体育课程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教育方法,但它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学习与练习过程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而不是运动技术本身。所以与教学方法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出现了思想问题,若不得到及时地解决,那么对学习的效率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如运动技术教学中的示范法属于教学方法,而当学生在体育课中出现纪律涣散而采用的集中注意的方法则属于体育课中的教育方法。
2)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区别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教学方法是一种总称,而教学方式是更为具体的活动细节,同一教学方式可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包含于同一教学方法之中。如教师的语言讲授方式可以运用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之中,也可以运用在运动技术的讲解法之中,又可以运用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之中;又如体育教师的示范教学方法之中,既包含了直观的示范方式,又内含了学生观察动作的方式,当然也包括了教师言语直接指导的方式等。
3)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既包含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含了学生学的方法,虽然两者之间是不可能绝对分割的,如在教师做示范的时候,学生必然同时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并对教师的示范动作作出好与不好、漂亮与不漂亮等判断。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可以勉强把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分开,这种做法虽勉为其难,但对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过程是有一定好处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方法应包含于教学方法之中。
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概念基本一致,学习方法或学习方式是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认识的,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自由的,但是作为学校教育,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班级授课制,在同一个班级里,虽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但在集体环境中,个人的利益必须要有所牺牲,因此能达成大部分学生利益并有利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应成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体育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虽然从概念上说,采用何种学习方法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在教师一定的帮助与引导,即使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活动,也有教师的一定要求,并不是盲目的活动,因此,课内的自主学习是教师主要教学活动的补充,课外的自学活动也是与教师整体的教学安排有关(当然也有一些自学活动与教师的安排是无关的)。
4)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手段之间的区别
体育教学手段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一般概念上的体育教学手段是狭义的概念,而体育教学方法则比体育教学手段更有广泛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了体育教学手段,也包括体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学途径等内容,而体育教学手段仅仅是指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所运用的物质方面因素,如运动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具体又可以把体育教学手段划分为传统的体育理论课程中的教室、黑板,室外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模型、教具、标志物、图表等,现代化的手段有幻灯、投影、广播、录像、计算机等。
5)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模式之间的区别
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模式之间的区别则不易区分,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上还是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模式相互混用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把它们区别开。
首先,从概念上看,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途径”,而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是指“具有特定的体育教学思想,用以完成体育教学单元目标而设计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体育教学模式有四个不可缺少的成份,即教学思想、单元教学、教学方法组合、教学程序,因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方法是组成体育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体育教学方法并不是体育教学模式的子概念,只是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必需的要素。
其次,体育教学方法本身是一个“物化”的概念,不代表什么思想,只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各种分类,体育教学方法只有被体育教师所采用并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时才具有“人的气息与意识”,而体育教学模式则是 “已被人为设计了的”、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
第三,体育教学方法可以单独被使用,也可以几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被使用,这要根据体育教学具体情景、运动技术学习阶段、学生练习所需等情况而定。而体育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方法则比较复杂,它是由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精选组织而成的一个“方法组合体”,即在整个模式中一定存在着各种教学方法,如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中可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如下的教学方法:游戏竞赛法→技术教学法(如示范法、讲解法、直观法等)→ 想象法、创新法、技术组合法 →竞赛法、评比法等。
二、目前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体育活动除了与其他学科一样的有关知识的传授外,具有本质特点的是室外的运动技术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室外广阔的空间中,学生受外界干扰的因素很多,学生还要承受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与其他学科的室内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我们来看看体育各教材与词典中有关体育教学方法概念的叙述(见表1)。

上表的分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有:
其一,把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明显地分开,特别是在新版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中明确地把教法确定为教授法,把学法确定为“学练法”,笔者认为为了突出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把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分开阐述,或把学生的学法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但是不能把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完全割裂开,因为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相互统一的、互为一体的、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不同方面。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必然有学生的参与;如果要研究学法,也应在教法的基础上进行,例如教师在实施“示范法”时,学生的观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学生只观察教师的动作,不积极动脑;学生观察动作的同时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边看动作、边思考、边模仿等情况,以上学生的学法都是在教师的教法基础上展开的,虽然学生的学法不同,其学习的效果也会不同,但研究学法需在贯彻好教法的基础上才会有真实的实际意义。
其二,运动技术教学各阶段的教学方法相互混淆。学生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由于处于运动技能的初步学习阶段,技术动作还不稳定,此时不宜运用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练习法;当运动技术到了提高与改进阶段,此时运用纠正错误法则会恰到好处。因此应按运动技能掌握的不同阶段来划分运动技术教学方法才会比较合理:如各项目单元教学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运动技术初步学习阶段;改进与提高运动技术阶段;运动技能巩固与自动化阶段。在不同阶段中选用的教学方法应体现差异性,如初步学习运动技术阶段应以教师的指导法为中心,因此宜选用教师示范法、讲解法、分解法、直观法、多媒体法、模拟法、辅助练习法、暗示法、比较法、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等为主要;在改进与提高运动技术阶段则选用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局部完整练习法、动作比较法等;在运动技能巩固与提高阶段则宜选用强化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变换条件法、完整练习法、自练法、游戏与竞赛法、比赛法等方法。
三、重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
结合教育学中有关教学方法的原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并根据现代体育课程教学的多维特点与变化特征,把体育教学方法按不同的依据划分如下:
1.按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角度来划分体育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法主要从如何教的角度来分解,它可以从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运动技能形成各个阶段等各个侧面来展开。
而学生的学法则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解:
①以个人为主的学习方法,如自学法、自练法、自主法等。
②以集体为主的学习方法,如全班合学法等。
③以分组为主的学习方法,如几人一组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分层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差异学习法等。
2.按体育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来划分体育教师的教法
(1)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术理论教学方法:语言法(讲解、谈话);问答法、多媒体法、讨论法、归纳法与演绎法、比较法等。
(2)运动技术教学方法:具体按运动技能形成的各阶段划分:
①运动技能形成第一阶段(初步学习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如情境设置法、兴趣激励法、目标设置法、需要满足法、启发法、直观法、示范法、多媒体法、模型模拟法、辅助练习法、暗示法、比较法、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积极反馈法、归因法等等。
②运动技能形成第二阶段(改进与提高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如部分完整练习法、对比法、辅助练习法、目标设置法、纠正错误动作法、信息反馈法、鼓励评价法、暗示法等。
③运动技能形成第三阶段(技能巩固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如重复练习法、变换条件法、完整练习法、过度练习法、细节提示法、点拨法、强化法、比赛法、循环练习法、对比评价法、信息反馈法等等。
(3)体育课思想教育方法:说服法、鼓励法、榜样法、评比法、表扬法、批评法等。
(4)发展学生体能方法:负重法、持续法、间歇法、游戏法、综合法、比赛法。
3.按教师参与指导的程度来划分学生的学习方法
(1)有体育教师参与指导,但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为本质的学习方法。如分层学习法、小组学习法、差异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
(2)无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如自学法、自练法、自主法、自评法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分类为如下构图(图1)。

四、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的说明与选用策略
1.上述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的补充说明
以上对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的划分方法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更为深化的探索还需要广大学者的共同参与,因为要把体育教学方法体系划分得十分完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上图的分类体系中也同样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发展学生的体能方法可归为教师的教法,也可以作为学生自我学习、锻炼的方法;在体育教师教授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中也可能会有出现一些重复的方法,像小组学习方法,既可以成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成为以教师为主的教法形式,换句话说,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被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授方法共用。当然区分的方法在图中也有说明,即根据“以教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作为区分这些重复方法的分水岭。
其次,尽管体育教学方法形态各异、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广大的体育教师只要把握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方法的选用是十分灵活的,因为方法始终是为目标服务的;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也构成了体育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即同一体育教材与目标,不同的体育教师所选择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是不同的;同一体育教师所选择的体育教学方法也可以是不同的。正因为存在着这个“不同性”,体育教师的高超水平才有体现的可能。体育教师虽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能手,但每个教师差异性却构成了体育教师个性的独特性,有的教师可能在运动技术教法上十分了得;有的体育教师可能十分精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的体育教师可能在激发学生动机、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很在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必按部就班,所谓“法无定法”,广大的体育教师尽可各显其才,运用自己的特长、方法与经验,发挥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独特功效。
2.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选用教学方法的策略
见表2。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 教育大辞典简写本[M].上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