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概况

2008-12-29莉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2期

  摘要:本文依据中医古代文献及近年文献阐述了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艾滋病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研究。艾滋病是新型致死型传染病,可累及多脏腑、多系统,变化无常,病情复杂而深重,病程缠绵难愈,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不同病程的病、证、症不同,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记载。应根据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开展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和证候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形成完整的中医辨证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中医证候标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中医辨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53-02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
  艾滋病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已在全世界迅速蔓延,逐步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传播迅速,很快在我国形成以下特点:从局部流行进入广泛流行的快速增长期;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大批HIV感染者进入发病期。世界各国医药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从援非医疗队的初步探索,到国内自发散在的治疗研究,发展到今天在政府领导和组织下开展大规模医疗救助和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通过近20年国内外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中医药具有阶段性地增强和稳定机体的免疫功能;治疗某些机会性感染,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等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这些优势,积极开展对艾滋病的中医治疗和研究。
  
  1、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艾滋病是一种新型致死型传染病,可累及多脏腑、多系统,变化无常,病情复杂而深重,病程缠绵难愈,有其独特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预后转归等。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记载,但根据其传播方式、发病特点、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等,与中医的某些病证、病名、基本理论有相似之处。近年来现有文献报道了不少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如下:艾滋病病因,外因“邪毒入侵”,内因“正虚”;艾滋病范畴有“疫毒”、“虚痨”、“伏气温病”、“阴阳易”等。根据其传播途径——性传播,艾滋病属“阴阳易”范畴;从其发病过程和流行情况来看,应属中医“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等范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到灭门,延及外人”。《内经》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故有人认为艾滋属此范畴;“虚证”,是各种劳伤所致慢性衰弱性疾病的总称。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说:“虚者,气血之虚,损者,脏腑之损。”符合艾滋病期,多数人表现出身疲乏力、盗汗、消瘦、自汗、腹泻、纳呆、面色萎黄等五脏虚损的症状,而艾滋病的并发症:淋巴结肿大,中医称为瘰疬;口腔念珠菌病与中医儿科“鹅口疮”、“雪口”相似;带状疱疹与中医外科“蛇串疮”、“腰缠火丹”相类似;恶性肿瘤归属“症瘕”、“积聚”、“失荣”等范畴。艾滋病病情复杂,可累及多脏腑,根据临床表现可涉及列中医病症十分广泛,除上面提到的还有咳嗽、腹泻、呕吐、失眠、痛证、斑证、喘证、淋证等。
  上述观点是从不同角度(传染性、临床表现、并发症、传播方式等)、不同方面将中医的传统理论与艾滋病进行联系,只是反映了艾滋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内容,而不是整个疾病的演变过程,即动态演变过程,而艾滋病病情复杂不是一个病证就能概括的。
  
  2、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
  
  中医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生理、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它以一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性、病位、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根本所在,是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反映。为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方药及具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艾滋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可累及全身多个脏腑、系统、证候较多,不是单一的“疫病”,也不是单纯的“虚证”,而是正邪相争、虚实错杂的本虚标实证。李国勤认为艾滋病的中医病证属“疫毒”范畴,即人体感染“疫毒”之邪,致卫、气、营血功能失常,进而使三焦脏腑产生病理变化。临床辨证分型:(1)肺气阴两虚型;(2)肺脾两虚型;(3)心气阴两虚型;(4)脾肾两虚型;(5)热毒炽盛,痰蒙清窍型。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不同的传播途径中医证候又有所不同,李洪件等对河南省158例因血感染HIV的感染者和病人进行了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学分析。中医症状依次为:乏力125例,急躁易怒107例,口干104例,情绪低落104例,咳嗽104例,健忘99例,畏寒肢冷97例,纳呆96例,自汗96例,腰膝酸软91例,腹泻79例,头晕77例,脱发78例,发热72例。中医舌象:最多的是红降舌(35.44%);腐腻苔(20.88%),脉象多表现为复合脉,其中含弦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细脉、沉脉、数脉、滑脉、弱脉。证候方面,以复合证多见,脾虚证最多见(52.53%),其次为肝虚证(49.37%),气虚证(44.93%),阳虚证(39.87%),湿热内蕴(38.61%),心虚证(36.08%),肝郁气滞(30.38%)。方路等对云南省180例经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的中医证候和症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中医症状依次为:乏力、盗汗、咳嗽、纳差、发热、胸闷、头痛、关节痛,肌肉痛、腰痛、便秘、腹胀、自汗。中医舌象:最多为:舌红、少津、苔黄腻。脉象多为复合脉,其中含细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弱脉、沉脉、弦脉、滑脉、数脉。证候多见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180例中气阴两虚者116例;邪毒内蕴24例;邪毒炽盛18例;肝肾不足8例;肝脾肾俱虚12例。以上均为血液传播导致感染,但前者为卖血感染,后者为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症状和证候有所不同,而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的中医证候文献报道甚少,加之目前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所以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感染者和病人多不愿暴露身份,除非发病到医院就诊被发现。母婴传播者较少,因此调研和观察的病例数较少,故尚无相关中医证候文献报道。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因感染途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中医证候是否有差异目前尚无此对照研究。
  
  3、艾滋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艾滋病是一个多器官受损的疾病,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特别是AIDS的中晚期会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因此对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横断面的中医症状及证候特点,而应是动态研究,即演变规律的研究。吕维柏认为艾滋病以虚证为主,虚实夹杂,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分型:早期为肺气阴两虚型,中期为脾虚或肺脾两虚型,晚期为肾阴不足型和高热神昏为主症的热盛型。杨凤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艾滋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将病人分为:(1)急性感染期;(2)无症状HIV感染;(3)艾滋病前期(分为11型——热毒内蕴、新感引发兼肺卫表证;湿热疫毒、侵犯少阳、伏于膜原;湿热浊毒、壅遏三焦;热毒阻碍、痰结血瘀;热郁气营、气阴液亏、热伏阴分、元阴损伤;邪恋于肺、气阴两虚;热毒侵心,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痰湿内阻;湿热留恋、肝郁脾虚;湿热留恋、中元气虚);(4)艾滋病期(按邪实和正虚,分别分为3个证型,正虚——一脾肾阳虚,失于固脱;。肾精不足,元阴亏虚;肾精耗竭,阴阳两虚。邪实——秽浊内蕴、心脾积热;热毒炽盛、痰蒙清窍;邪毒阻络、气虚血瘀)。
  上述研究对艾滋病进行分期分型:根据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病期划分,再进行各个病期的中医辨证分型,体现艾滋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并根据不同的病期、病性、病位进行辨证论治,指导临床用药。
  
  4、结语
  
  证候学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艾滋病是新发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其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证治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艾滋病证候的研究多限于横断面的研究和医生的临床总结。临床信息收集不完整,缺少随机对照研究,缺乏大范围、大样本的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的研究,缺乏不同传播途径、不同地域的个性及共性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分析,缺乏证候量化指标,无统一的证候分类,加之研究工作延续性不够,对艾滋病的证候分类特征和证候演变规律未能进行深入研究,以致尚未形成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中医证候是临床研究、药物研究的基础,因此,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方法和现代生物学检测技术,充分考虑地域、感染途径、病程、并发症、实验室指标等因素,进行科学严格的设计,开展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的大规模大范围的深入研究,纳入量化指标,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中医证候标准体系,形成完整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指导临床对该病的诊治。使中医药早日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