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
2008-12-29梁树勇韦英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3期
摘要:目的:观察经筋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筋经疗法治疗;对照组80例,运用电针加温和灸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K(P<0.01)。结论:经筋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09-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包括髌骨软化症、增生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三者均是关节软骨退化引起以疼痛为主的症候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3年7月~2006年7月,采用经筋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取得一定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160例,均符合《现代中医骨科》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5例,女95例;年龄30~75岁,平均54岁;病程1个月~26年;其中滑膜炎症45例,骨质增生83例,关节变形26例,关节半脱位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经筋疗法,该疗法分以下为3步骤。
3.1.1 经筋手法(1)筋经查灶:以“以痛为腧”为取穴原则,术者循膝关节相关的经筋系统进行手法查灶,可在股四头肌的起止点,内收肌与股直肌的交叉点,缝匠肌沿线,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髌骨下脂肪垫等处查及条索状、磨砂样病灶点;(2)筋经消灶手法:在确定病灶点后,术者以拇指结合肘部对与膝关节相关的经筋系统进行全面松解,再重点对所查及的病灶点弹、拨、按、揉,力求其软化、松解,局部压痛减轻,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施术约25min。
2.1.2 经筋针刺 局部常现消毒后,术者左手拇指按压固定所查及有病灶点、右手持28号1.5~3寸毫针,快速刺入病灶点,以一孔多针,一灶多刺的针刺方法,待患处出现酸麻胀痛或向四周放射后即可出针。如有关节肿胀症状,则采用“燔针劫刺”针法(即火针)治疗:术者持40号毫针或5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局部常现消毒后,将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至发白,迅速刺入肿胀部位的病灶点,疾进疾出,每个病点灶施3~5针。
2.1.3 循筋拔罐 用不同型号的玻璃罐,在病灶点及相关经筋部位施闪火罐,留罐10min。
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选患侧膝眼、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环跳、委中、足三里、承山等穴位,局部常规?肖毒,以28号1~3寸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用电针连续波,加温和灸膝眼穴,治疗20~30min。
以上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隔日治疗1次,治疗期间,停用一切相关药物,避免负重,跳跃运动。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的疗效标准拟定,显效:患膝疼痛及僵硬消失,关节活动的摩擦音消失或偶见,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膝疼痛减轻,关节活动摩擦响声存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患膝疼痛、僵硬无明显变化,活动功能无好转。
3.2 治疗结果 见表1。经X2检验,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负重关节之一,常因损伤,过度负重,感染或炎症引起关节软骨破坏而形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为筋之府”,众多筋经聚结膝周,膝关节出现病变,必累及膝部相关的经筋系统,影响经筋系统的平衡状态,易在患处形成多处病灶点(即筋结点),从《灵枢·经筋篇》中足太阳经筋“……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胭中内侧,与胭中并,上结于臀…”,足少阳经筋“…其支者,别起外辅骨,前者结于伏兔上,后者结于尻…其病:胭急,前引髀,后引尻…”,足阳明经筋“…上结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上循伏兔,上结于髀…”得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灶点,不仅局限于膝周,还涉及到髋、臀、小腿等部位。
本法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治疗足阳明经筋,有学者提出,治疗膝关节炎,主要是恢复股四头肌的肌力,从而达到恢复髌骨的活动力,使膝关节达到力学平衡,足阳明经筋的沿膝部位与股四头肌的解剖位置是相吻合的,通过经筋的消灶手法,对以足阳明经筋为主的足三阳经筋由点及线,由线至面的治疗,促进股四头肌肌力的恢复。另有学者认为,膝部疼痛与骨内压关系密切,本法的火针及“一孔多针、一灶多针”的消灶方法。使针尖直达病所,减轻了骨内压力和关节腔内压力,符合《灵枢·经筋篇》中提出的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以知为数”的治疗原则,从而达到“结解则松,筋松则顺,筋顺则动,动则不痛”的理想功效,该法理论新颖,构思独特。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