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2008-12-29黄传荣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7期
摘要:文章采用Oa模型对常州市利用外资的效率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常州市出口贸易的贡献和外商直接投资引发当地商品进口贸易的程度,提出了改善常州市外商投资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Oa模型;对策
常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但是,如果仅仅注重量的增加,而不注重利用外资的效率和质量,会不利于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影响到利用外资的效益。因此有必要对其利用外资的效益进行实证分析。
一、基于Oa模型的常州市利用外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根据有关文献,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建立常州市利用外资效率的评价模型如下:
Oa (正常年份) (特殊年份)
Oa:外资利用效率值;X1: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规模相邻年份之比;X2:第三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比例相邻年份之比;X3:外资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相邻年份之比;X4:非独资企业占外商投资比例相邻年份之比;X5:外商投资除最大来源地以外的来源地所占比例相邻年份之比;对m、n的解释:在使用该模型计算外资利用效率的时候,会遇到一些特殊年份的数据处理问题。按照国际及国内的实践经验,当公式中的指标的环比比率<0.5或>2时,应加入附加条件来纠正偏差,防止一种独大的输入因子在数值上抵消了其他因子的弱势;或防止独小的输入因子在数值上因为其他因子的强势被忽略了。因此,合适的处理做法是对于<0.5的输入因子乘以1.1m,m是0.5减去输入因子再除以0.2后四舍五入所得出的整数;对于>2的输入因子乘以0.9n,其中n是输入因子减去2再除以0.2后四舍五入所得出的整数。
当利用已知数据计算出Oa后,应确定出外资利用效率高、一般和低的划分标准。根据有关文献,利用外资增长率定为10%的发展水平。只有当5个输入因子平均都大于或等于1.1,即各指标或绝大部分指标相对于上年的情况而言至少改善了10%,此时Oa≥1.1,则说明一地区的外资发展正朝理想目标快速逼近,当年的外资利用效率高;当各指标或绝大部分指标相对于上年的情况仅是略为改善,即处于0-10%之间,这时1≤Oa<1.1,说明当年朝理想目标逼近的速度较慢,当年的外资利用效率一般;当各指标或绝大部分指标相对于上年的情况不是改善而是恶化时,Oa<1,说明当年的外资利用效率很低。综上所述,外资利用效率高与低的划分标准为:Oa≥1.1,外资利用效率高;1≤Oa<1.1,外资利用效率一般;Oa<1,外资利用效率低。
本文利用历年来《常州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对常州市和江苏省的Oa值进行了计算,结果如表1。由表1数据可看出2002年、2005年、2006年常州市的利用外资效率高,2003年利用外资效率一般,而2001年、2004年外资利用效率差。江苏省这六年来的外资利用效率都在一般以上。其中,2002年、2003年、2006年外资利用效率高。如将常州市的利用外资效率和同期江苏省的整体水平来看,2005年、2006年常州市的外资利用效率都比江苏省高,尽管往年的外资利用效率有些是比江苏省的整体水平要低。
二、常州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贡献率分析
该指标是用来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出口贸易的贡献。其计算公式如下:
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贡献率= ×100%
外商直接投资对引资地区出口贸易贡献率= ×100%
本文利用上述公式,分别对常州市和江苏省的FDI的出口贸易贡献率及FDI对引资地区出口贸易贡献率做了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1998~2006年常州市FDI的出口贸易贡献均在100%以上,其中1998~2003年的变化不大,都在100-200%之间,而2004年后,FDI的出口贸易贡献率提高到300%以上。与江苏省的整体情况相比,常州市FDI的出口贸易贡献率较低。除了1998年的FDI的出口贸易贡献率比江苏省高外,其他各年都比江苏省低,其中2005年、2006年与江苏省相比,差距很大,分别低316.83%、408.73%。从FDI对引资地区出口贸易贡献率来看,常州市除了1998年比江苏省稍高外,其他各年均比江苏省低。常州市在1998~2006年的FDI对引资地区出口贸易贡献率的平均值为45.07%,而同期江苏省为64.43%。
三、常州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诱发率分析
该指标是用来体现外商直接投资引发当地商品进口贸易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诱发率= ×100%
按照上述公式,利用历年来《常州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分别对常州市和江苏省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诱发率的作了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看出,1998~2006年常州市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诱发率都比江苏省低。常州市在这段期间的平均值为127.00%,而江苏省同期的平均值为354.11%。其中近年来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诱发率与往年相比差距更大。2006年江苏省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诱发率比常州市高483.14%。
四、改善常州市外商投资环境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常州市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及技能素质
由于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的FDI在寻求投资地点时,要考虑到被投资地区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技能素质。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并有技能的劳动力才能吸收工作中的新技能、诀窍及新知识。一地区的教育如具有足以向跨国公司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就有可能吸引这样的FDI流入。
常州市要改善投资环境,就应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狠抓不懈,首先应充分利用常州市科教城这一高等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为常州市外资企业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也为吸引高质量的外资创造有力的软环境。其次政府应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人的技能培训。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的重要性很突出,而且还需不断地更新知识。知识进步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及生产率的提高,加速了产业结构升级,敦促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及发展。对知识、技能的需求要求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人的技能培训。政府除了依靠公立教育体制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外,还可鼓励公、私合办培训中心或由跨国公司自行进行培训。如新加坡一些领先的培训中心是和跨国公司联合创办的;马来西亚曾于1989年成立了Penang技能开发中心,其建立的目的就是出于不断增加的技能短缺的需要。总之,对于常州市政府来说,可从中借鉴的是应鼓励本市内的跨国公司对其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可采取的鼓励措施有:对培训费用实行减免税;提供培训场所和设备等。
(二)不断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培育商业友好环境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如交通运输条件及厂区环境优化(如供水、排水管道及公共用电设施等);进一步建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市场开放度,采取“市场引外资、市场引技术”战略;改善外商的居住环境,如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引资区内建立更多的绿地和娱乐设施,确保外商的住房供给。政府及相关单位向外商提供服务时应使用英语等。
(三)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加强对外商的法律保护
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与管理水平,竭力以高效、公平、“小政府、大市场”的新型政府形象来吸引外资;注重加强对外商的法律保护,包括能够求助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等。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