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数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2008-12-29于爱芬于雪慧曾焱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8期
摘要:利用Eviews对我国货币数量(M2)与名义国民收入(GDP)进行了单位根、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给出误差修正模型,指出GDP与M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从而论证了货币是非中性的并且具有内生性。
关键词:货币数量;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
一、引言
从20世纪初起,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关系问题就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最初是由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影响宏观经济各因素(产出、就业、物价等)的争论引起的,后逐渐发展为货币供应量与GDP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是否中性问题;二是货币的内生性问题。此问题的实质即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单向因果关系还是双向因果关系。
过去几十年来,许多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他们普遍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并有内生性,货币与GDP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且随货币层次的深入,货币与GDP的关系越密切。近年来,我国经济学者对该问题也得出了一些结论,方国斌、马慧敏(2006)通过误差修正和协整分析得出收入和价格波动对货币需求量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货币供给,而货币供应量对就业和实际收入的影响微弱;刘金全、刘志强(2002)用自回归法分析货币供应、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关系,发现任何两个变量间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本文将利用Eviews,对我国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和名义国民收入(即名义GDP)的季度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现代货币数量论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将货币需求函数定义为:M=f(P,r,r,re,1/p dp/dt,w,Y,u)。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十分发达,从长期来看,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会太大,通货膨胀的总体情况比较稳定的,非人力财富占财富总额的比例难以度量,归于随机误差项。因为货币供给数量是一个外生变量,而货币需求则是一个内生变量,所以考虑长期的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必须假设货币的供给数量适应于货币的需求量,由此,上式简化为M/P=f(Y),表明货币需求量由收入决定,是内生的。又因为货币供给受货币需求的影响并由其决定,因此,国民收入影响货币供给数量;同时,货币供给数量又会反过来影响国民收入。二者间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
二、数据与模型分析
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统计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以及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等资料。这里选取的数据时间跨度,为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二季度共54个GDP、M2的季度数据。
在理论模型中,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量,而货币需求却是一个内生变量,但在这里分析的是货币供给数量与GDP之间的关系。因为货币需求最终决定货币供给,并且本文考察的54个季度总体上基本满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另外,也没有出现失控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因此为了分析起来简便,在此不考虑物价水平的因素,GDP和M2均使用名义数据进行分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4/6yBoaVrAy8Vp5NecAphDQP.webp)
(一)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1、单位根检验
对lnGDP和lnM2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汇总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og_GDP和log_M2都是不平稳的,因为无论是在1%临界值条件下还是在5%和10%临界值条件下,DF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因此不能拒绝零假设,存在一个单位根,所以是不平稳的;但是,Δlog_GDP和Δlog_M2是平稳的,DF检验值均小于临界值,拒绝零假设,不存在单位根。由于log_GDP和log_M2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这表明它们都是I(1)过程,因此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将log_GDP的一阶差分序列对log_M2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回归,并对上述回归的残差序列数据做水平单位根检验。从该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小于临界值,表明残差序列的水平检验是平稳的,不存在单位根,因此log_GDP的一阶差分序列和log_M2的一阶差分序列存在协整关系。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建立群,对log_GDP和log_M2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4/ngaWZDdXroDEkVoACL5pdM.webp)
从检验结果看出,当滞后阶数为2和3时,在临界值为10%的情况下都拒绝原假设,因此log_GDP与log_M2互为的格兰杰原因。
(三)估计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单整和协整检验可知,GDP和M2的对数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变量并且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为:
Δlog_GDP=b+b*Δlog_M2+b*ECM
+u,其中,ECM反映了国民收入和货币供应量的短期波动偏离它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方程估计结果见表3。
因此,方程为:
Δlog_GDP=0.115104+2.035035* Δlog_M2+1.010568*ECM
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可决系数一般,但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水平达到95%,且F统计量显著成立,并通过了T统计量检验,因此回归效果较好。
三、结束语
根据本文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并且这种因果关系是相互的,即一是货币影响实质的经济增长,即货币是非中性的;二是实质经济增长影响货币供应的变动,即货币是内生变量。从拟合函数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与国民收入之间是正向变动的关系,并且短期存在一个对长期均衡的正向偏离。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