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笔记(一)
2008-12-29王溢嘉
书屋 2008年5期
从生物演化看《桃花源记》
中学时代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觉得渔人的见闻不可思议,后来认为它很可能只是描绘心中理想世界的小说,更后来却发现里面有一个大纰漏,文章说桃花源中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记得教科书上的解释是“男女的穿着,跟桃花源外的人没有两样”。我不解,既然从秦朝就避乱于此,与外界完全隔绝,衣着怎么可能跟几百年后的东晋人完全一样?以为自己有了什么大发现,查资料才知道,不少人已对此表示过疑问,而且说文中的“外人”应该解释为“外邦之人”或“世外之人”。
我会产生疑问,而且认为后两种解释较合理,主要是从“演化论”出发的。生物不断在演化,但大陆地区(互相连通)与海岛(孤立世界)的演化结果不太一样。当欧洲人刚踏上澳洲的土地时,不仅发现土著的长相、衣着跟他们不一样,更看到许多前所未见的珍禽异兽,譬如袋鼠、无尾熊等。有些欧洲人因此将澳洲称为“世外桃源”。澳洲之所以会有(其实是保留)这么多珍禽异兽,主要就是因为它长期与外地完全隔离的关系。现在我们知道,澳洲与南美洲原是相连的,后来因陆块漂移而越离越远,终至成为孤立世界;在未分离前,南美洲与澳洲的物种差不多,譬如也有很多有袋动物,但后来因南美洲北移与北美洲衔接,北美洲的动物南下,在物竞天择下,土生的有袋动物不敌来自北美的胎盘哺乳类动物,才日渐式微乃至完全消失。而澳洲的有袋动物却因无外敌的挑战,反而得以幸存,并自行演化。
生物会演化,文化会演化,衣着也会演化,它们依循大致相同的法则。在人文荟萃之地(譬如中原),其衣着的演变除了自身的创意(突变)外,更会与接触到的异文化相互影响(物竞),然后产生新的款式(品种),改变的幅度由接触的中心向周边递减。从秦朝到东晋历经数百年,特别是在北方民族南下,民族与文化的大融合之后,即使在长江流域,衣着也不可能跟秦朝时完全一样。但如果是与外界完全间隔的孤立世界,那就会保留当初脱离时的模样,或自行演化出另一种模样,桃花源内就理应如此。其实,这也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文前的诗里所说的“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不只衣着,文化的其他层面也都保留古代的模样;对渔人来说,就好像进入异国,看到“外邦人”一样。这样的解释不仅较为合理,而且让我们领会出从动物演化来看人间文学时的一种特殊趣味。
贪官污吏与黑蛾的生态
知名的环保作家、也是山西作协副主席的哲夫在《淮河生态报告》这本纪实文学里,对何谓“贪官污吏”提出一种新的解读:“贪官”就是掠夺资源的人,而“污吏”则是污染环境的人,能允许、纵容、甚至主导掠夺资源与污染环境的人通常是官员,他们是新的“贪官污吏”。这样的“贪官污吏”不只中饱私囊而已,还会破坏生态,祸及子孙。
能从环保的角度来对“贪官污吏”提出一个新的定义,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其实,我们也可以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各种传统的、新型的“贪官污吏”的兴衰起伏。只要是有官员的社会,就会有贪官污吏,当然也有清官廉吏,问题是两者的比例。有些时代、有些地方贪官污吏似乎特别多,若问“中国哪个朝代特别多贪官污吏?”恐怕难以有客观可信的答案;但大部分的人都会同意,在法纪不彰(贪污很少被抓,抓了也不会重罚)、社会风气败坏的年代,贪官污吏就会比较多,也就是特殊的“环境”会使得贪官污吏大量“繁衍”。
在英国生物演化与生态史上,曾出现过有名的“胡椒蛾工业黑化现象”:当地有两种胡椒蛾,一种体色较浅,一种体色较深;体色较深的蛾本来只占极小的比例,因为其栖息树木的树干颜色较浅,它们很容易被天敌鸟类发现,成为掠食对象。但在英国工业化后,生物学家发现,这种深体色的蛾反而获得大量繁衍,没几代之间,它们就成了胡椒蛾族群里的压倒性多数。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煤烟熏黑了胡椒蛾所栖息的树干,体色较深的蛾和树干“浑然成为一体”,因为得到如此的“掩护”,所以较不会被鸟类“揪出来”;反而是体色原本较浅的蛾,如今在“污浊”的环境中却变得特别“醒目碍眼”,成为鸟类掠食的对象,于是越来越少,成为族群中的少数,面临“灭种”的危机。
官吏的贪污化与兴衰跟胡椒蛾的黑化与兴衰遵循的是同样的演化轨迹,在“污浊”的生态中,黑色的蛾会得到“生存优势”而大量繁衍;同样的,在“污浊”的世态中,贪官污吏也能得到“生存优势”而大量孳生。关于英国的胡椒蛾还有后话:当环保意识抬头后,空气污染的问题获得改善,树干不再被熏黑,结果不消几代之间,体色较黑的蛾几乎被鸟类“捕杀殆尽”,又沦为少数。生态引起的问题还是要用生态的方法来解决,这对如何解决贪官污吏问题,应该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中国父母有点像土拨鼠
中国父母疼爱子女,从小就呵护备至,有什么好吃好穿的,都是子女优先。到了子女要结婚时,更是恨不得将什么压箱宝都掏出来给他(她)。2007年公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有百分之四十七的新人结婚费用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六十来自父母;其中更有百分之十四的新婚青年,结婚消费的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百都靠父母资助。近年来,由于房价飙涨,想“成家”的年轻人根本买不起房子,而现在的媳妇又不喜欢和公婆同住,结果,很多大都市就出现如下的现象:为了让新婚的儿子有个“自己的家”,退休或快要退休的父母让出自己(和儿子)住了多年的房子(通常是较靠近市区,上班方便,生活机能好),而自行到什么都不太方便的郊区去租或买较便宜的房子。
真是“屈膝甘为孺子牛”。这种为儿女“做牛做马”的亲情,跟西方父母似乎大相径庭,譬如美国父母也疼爱子女,但却更希望他们能独立自主,儿女想要零用钱,自己打工去赚。多数年轻人在十八岁时,就自己搬到外面住;如果你一直“赖着不走”,很多父母还会赶你走。有人认为,美国人的这种亲子关系是比较合乎“自然”的,譬如多数鸟类,对幼雏的照顾虽然无微不至,但等到雏鸟的羽毛长齐时,双亲在短暂教导它们飞翔和觅食的技巧后,它们就必须离巢去过自己的生活。又譬如狐狸,幼狐在长到四五个月大时,父母就不再为他们准备食物,撒娇也没用,自己的肚子自己填;等再大一点,就又被无情地赶出住惯的巢穴,自谋生路。
中国父母在儿女长大时,不仅不赶他们走,甚至还让他们“子占父巢”,老夫老妻自个到他处另谋新居的想法和做法,是否“违逆自然”呢?这在自然界的确较为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北美的草原土拨鼠在地底挖洞做“家”,它们喜欢过集体生活,大致以三十户为单位形成一个“庄”,家与家(地洞)是相互连通的,彼此经常串门子;每个“庄”都设有警卫,站在地洞入口的高台看守;然后,三四十个“庄”又形成一个“镇”。这样的居住形态跟中国人有点类似,更妙的是,在地洞里生养子女的土拨鼠夫妻在子女长大后,它们会把“家”留给孩子,而自行到“庄”的边缘地带再挖一个新“家”。土拨鼠的“城镇”就是这样逐渐扩大的。
这不也是“自然”吗?其实,只要让大家生存得更好、更愉快,就是“好”方法,自然界什么都有,并没有什么是“违反自然”的。
曹操、瞪羚与蟋蟀
在《三国演义》里,荆州刘表死后,次子刘琮刚继位,曹操率大军直逼襄阳而来,“荆襄之民,闻曹兵至,未战而胆先寒”,刘琮和属下几经商议,派人献上降书,曹操大喜,兵不血刃,就将荆州纳入势力范围。然后,他将矛头对准东吴,发檄文给孙权说:“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幸勿观望,速赐回音。”意思是要孙权也赶快弃甲投降。
整体说来,挥军南下的曹操采取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两军直接交锋总是会有伤亡,并非上策,真正厉害的是不必交战就让对方投降或受挫。但要如何做到呢?曹操采用的是孙子所说的“威加于敌”,也就是在敌人面前摆出架势,展现实力(雄兵百万,上将千员),让敌人心生畏惧(如果打起来,那会死得难看)而自动投降,刘琮就是在这种心理威慑下俯首称臣的。当然这种策略并非无往不利,对不受威胁的孙权和刘备,曹操为了表示自己不是在“虚张声势”,就只好真的动手打了,于是而有接下来的赤壁之战。
姑不论赤壁之战的胜负,曹操这种“威加于敌”,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在现代战争甚至商战里,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战略。有人认为他们的灵感都来自孙子,其实,早在孙子之前,甚至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它就是很多动物在争斗时最先也最常采用的战略。譬如为了交配与地盘而争斗的两只雄瞪羚,会先站在一段距离外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块头和双角,如果对方不知难而退,它们就侧着头彼此逼近,摇晃坚强有力的双角,昂首露出白花花的喉部向对方示威。彼此估量实力后,自认不如的一方通常会退避;只有在吓阻无效时,才会彼此以双角缠锁真的打起来,直到分出胜负。
以善鸣好斗著称的公蟋蟀,夜晚会发出响亮的鸣声吸引异性,同时也在向其他同性示威,要对方知难而退,否得就要“将你打得落花流水”。科学家将勇猛公蟋蟀的发音器涂上蜡,让它发出的鸣声变微弱甚至无声,结果,“不把它看在眼里”的公蟋蟀就会增多,而使它不得不增加打斗的次数来赢得母蟋蟀。科学家因此说:“在对手面前宣传实力是值得的,否则就必须花更多的代价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曹操像瞪羚与蟋蟀般宣传自己的实力,可惜的是,在赤壁之战里,他表现出来的实力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厉害。
幼稚男友其实是朝鲜鼠
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如何对付你的幼稚男友》的文章,劈头就说:“当下,很多男人年龄不小了,却依旧像小孩一样幼稚、调皮、任性、粗心、撒娇。当‘幼稚男’在你周围层出不穷,当你身边的男人就是这样一个‘幼稚男’,你该怎么办?”读后让人觉得“成熟女”因遇人不淑,愤而跺脚与兴师问罪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男人不是一直幼稚,而是“变得”幼稚,之所以如此,原因是他们“坠入了爱河”。洞悉人性、擅长描写男女感情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说:“恋爱是我们第三次的脱胎换骨,爱情简直就像让人回到童年一般。”希腊神话里的爱神丘比特,为什么会以婴儿或小孩的造型出现呢?有一个解释是:爱情使人像丘比特一样,变成了“小孩”,像小孩一般天真、纯洁、幼稚、调皮、任性、依赖,而恋爱中的男人似乎比女人更容易变成“小孩”。小说家罗曼·罗兰就说:“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时,他永远是她的孩子”,恋人的关系似乎又回到童年时代的“母子关系”。事实上,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就从这个方向来解释很多爱情关系。他说:“恋爱中的人经常使用他们在儿时称呼的小名,男人在坠入情网时,会变得幼稚……人们常说爱是不理性的,而它的非理性正可以追溯至婴儿期的来源:爱的冲动是婴儿的。”
弗洛伊德不愧是“深层心理”大师,但也许我们应该说,这种“冲动”还有更深的根源:动物也会恋爱,公朝鲜鼠在向母鼠求爱时,母鼠通常会先逃避它的性追逐,但尾随的公鼠此时若发出异于巢外的“幼鼠叫声”,母鼠就会被吸引,而允许公鼠的接近,然后成其好事。公松鼠在求爱时,也是发出惹人怜爱的“幼鼠叫声”来吸引母鼠;而公树鼩则会像幼鼠舐取母亲口中的唾液般,热情地舐着母树鼩的嘴唇来求爱。鸟类也有类似情形:譬如雄信天翁在求爱时,会快速地把喙伸向旁边,像幼鸟索食般一开一闭;而雄红梅花雀则在雌鸟旁将翅膀拍得叭搭叭搭响,好像在向亲鸟求食的幼鸟。
恋爱中的男人会变得幼稚,似乎也是出于这种“动物本性”,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恋母情结”。那么要“如何对付你的幼稚男友?”也许你应该知道,他之所以变得如此幼稚,变得如此“无力”和“无助”,都是因为爱上你的关系,他渴望得到你的安抚和鼓励。你就看着办吧!
当真武大帝遇到鸟类学家
武当山是道教圣地,除了奉祀真武大帝的紫霄宫及各式道观外,还有一间乌鸦庙。传说真武大帝到武当山修炼时,在茂林中迷路,即有乌鸦在空中陪伴叫唤,为他引路。真武大帝成仙后,乌鸦亦被尊为神鸟,立庙供奉。附近的人也都把听到乌鸦叫声当作吉祥之兆,游客上山朝圣,多会准备食物喂乌鸦,“乌鸦接食”还因此成为武当山的“活八景”之一。
虽然只是传说,但很多人可能还是会感到纳闷,因为俗语不是说“乌鸦叫丧,喜鹊报喜”、“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吗?在中国民间,把乌鸦叫当作不祥之兆的人似乎比较多,但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把它当作吉祥之兆的亦所在多有。不过另有人可能会义正词严地说:“不管是凶兆或吉兆,都是迷信!因为乌鸦对着你叫,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含意。”的确,很多说法都是穿凿附会或过度解释,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类经常听到乌鸦在身边叫,问题是“你又不是乌鸦,你不懂乌鸦的语言(叫),怎么知道它有没有含意?”
美国科罗拉多州圆石镇有一位妇人,某天在自家后院工作时,听到空中传来乌鸦的嘎嘎叫声,叫了近半个小时,声音越来越大,先是到她头上盘旋,最后飞落她家后院,停在一块大石头上注视着她。妇人起疑,环顾四周,赫然发现不远的树丛里正有一头山狮朝她扑来;她立刻大声呼救,幸好丈夫及时从屋内冲出,才使她幸免于难。这个事件成为当地的头条新闻,妇人说“感谢上帝派遣乌鸦事先向她警告”,她把乌鸦的叫声当作让她得救的讯号。但研究乌鸦二十年的韩瑞希教授却说,乌鸦素有“掠食者向导”之称,当乌鸦在空中看到妇人和山狮时,它的不停啼叫其实是在向山狮说“这里有一个大猎物”,而引导山狮(到妇人头上盘旋)来猎杀妇人,然后想分一杯羹(乌鸦喜食腐肉,这也是他们经常出现在墓地的原因)。
乌鸦叫代表什么意思,山中妇人和鸟类学家做了完全相反的解释。我们其实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人兽杂处的初民时代,乌鸦也许经常在空中啼叫引导野兽来吃人,“乌鸦叫丧”的说法可能就是这样来的;但如果人因此提高警觉而逃过一劫,那么乌鸦叫就转而成为“救命的佳音”了。传说中真武大帝听到的乌鸦叫可能也是如此,它的确是在“引路”,但是吉是凶?若能将神话与科学冶于一炉,将真武大帝与鸟类学家的说法合而观之,也许能带来更深的领会吧?
广州车站的鲑鱼潮
今年一月中下旬,华中地区出现百年来罕见的大雪,陆空交通为之中断,广州火车站附近挤满了数十万急欲返乡过年的民众。虽然能开出的火车班次不多,政府呼吁大家就地过年,但每天还是有人潮不断涌进,最后有一位女性民工被踩踏丧生,身体不适及受伤的民众更不计其数,但还是动摇不了几百万人的归乡之心。即使搭上了火车,一路还得忍受车厢里的拥挤、恶臭、饥饿、无眠,更有想伺机行窃的歹徒在一旁虎视眈眈,但大家都还是无怨无悔,甘之如饴。
这样的情景让人想起不计一切代价要回返母亲河的鲑鱼潮。每一尾鲑鱼都是在某条河里由父母的受精卵孵出,幼年在那条河里长大的,但在成熟后即离开那条河,遨游四海,有时还会游到离出生地好几千里远的地方。不过在几年之后,它就会再回到幼年时代的那条河,也就是它的“故乡”繁殖。
将广州的返乡过年人潮看成鲑鱼潮也许过于简化。撇开过年合家团圆这种节日的特殊性,中国人对故乡的情感似乎特别浓郁,所谓“游子思乡”,但故乡让人思念的是什么呢?是亲人、老屋、玩伴?还是母亲的菜肴、土产、庄稼、山川?也许一切都是,而且是由这一切混合而成的、留在我们脑中的独特“气氛”。有趣的是,驱策鲑鱼不辞辛劳返回故乡的原动力,正是来自它们对“故乡独特气味”的记忆。
每一条河流都有由其中的动植物、矿物质、泥沙、水质等混合而成的独特气味,它在成长于其中的鲑鱼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科学家的实验发现,用来自其母河的河水灌入鲑鱼的鼻孔时,鲑鱼脑的嗅叶就会“因兴奋而放电”(其他河流的河水则不会有这种现象),这股家乡的气味即使被稀释到几百万分之一,鲑鱼还是嗅得出来。在茫茫大海中,它们就是受到一股越来越浓的故乡气味的牵引,而来到自己故乡的河口,然后不可遏抑的逆流而上,即使沿途受到各种动物(包括人类)的猎杀,它们也无怨无悔(但如果将它们的鼻孔封住,它们就会在大海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回乡的路)。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年关将近时,漂泊在外的游子开启了脑中与故乡相关的记忆,故乡的“独特气氛”就变得越来越浓,他的大脑因一再“放电”而兴奋,返回故乡就变成了一种不可遏抑的冲动──因为“故乡的气味”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神秘召唤,召唤大海中的鲑鱼和出门在外的游子。
宠物“贞操带”的联想
年前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说,郑州市不少人家在带宠物(通常是血统纯正的名犬)出门溜跶时,会为它们套上“贞操带(裤)”,以防稍不留神,被街上的“色土狗”强暴,留下孽种,破坏血统。结果引起不少争议,争议似乎是必然的,因为“贞操带”让人产生很多不好的联想。
一提起贞操带,很多人都会想起欧洲的十字军。在中古世纪,不少参加十字军东征的男人在离家前会用贞操带套住妻子的下体,防止她情感走私。贞操带通常是用金属打造,套在女人的两腿之间,前后包裹,及于腰部,只留下两个小孔供排泄之用。要打开贞操带,需要特别配置的钥匙;这把钥匙当然是丈夫所有,他在要“用”时才打开它,出门时就锁起来,让别的男人“不得其门而入”。在欧洲人多次的十字军东征期间,有不少贵妇人因下体被丈夫锁住,排泄物积塞其间,痛苦不堪,而从城堡高处跳下,结束她们生不如死的人生惨剧。
为了防止女人情感走私,中国过去是在女子手臂点上“守宫砂”(据说发生性关系后,红砂就会消失),似乎没有使用贞操带的记录,看起来好像较为仁慈,但不管是贞操带或守宫砂,都是男人将女人视为私有财物的产物,理应受到唾弃。不过若让我们暂时撇开人间的两性纠葛,把眼光转到自然界,却也不难发现很多动物其实也有类似“贞操带”的配备,譬如有些啮齿动物(像老鼠)的雄性,在交配射精时,会随精液射出有黏性的胶状分泌物,硬化后即变成特殊的栓子,将雌性的生殖器塞住,阻止其他雄性“问津”(但有些雄性又发展出特殊的阴茎般尖刺,来清除掉这些栓子,就好像人类用来开启贞操带的“钥匙”般)。而有一种雄蜂在和女王蜂交配后,射出精子时,其生殖器的前端也会突然断裂,塞住女王蜂的生殖器,让其他雄蜂不得其门而入。某些蜘蛛、蛇甚至寄生虫也都有类似的现象。
当然,这些类似贞操带的东西并非雄性动物“有意”为之,而是在生殖竞争下自然演化出来的。两者的类似让某些人因而认为,人类为了阻止其他男人在自己女人的身上“播种”而发明与使用贞操带的“残酷思维”,乃是自然“无情律则”的一种回响。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不仁”。但为了防范自己的宠物被野狗“播种”,而替它套上“贞操带”,到底是“仁慈”还是“残酷”,恐怕还需另一番争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