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雨露皆春风
2008-12-29刘绪义
书屋 2008年11期
曾国藩与李元度的关系向来是学者们关注的兴趣点之一,过去很多人对此缺乏客观的认识,都以为曾国藩三参李元度对李不公,因此多罪曾而同情李。而对曾国藩的所作所为背后的深意却缺乏历史的分析。其实,只要认真分析二人的关系渊源,不难探究其中的奥秘。
相交于患难之中
1853年1月,刚刚奉命赶赴长沙出任帮办湖南团练大臣的曾国藩,有一天收到一封信。曾国藩打开一看,只见洋洋洒洒数千言,多涉兵略战守机宜,对于从未领过兵打过仗的曾国藩来说,这真是一篇好文章。欣喜之余,他才留心去看写这书信的作者,只见上面署的是“罗江布衣”。显然这是一个假名。
出于对这个罗江布衣的才识的赏识,曾国藩决定要找到这个人。通过一番细细打探,曾国藩终于得知这个罗江布衣原是湖南平江人李元度。
李元度(1821—1887),字次青,四父丧父,家境贫寒,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举人,其才学早为时人所称颂。
1854年1月,湖北田家镇被太平军攻占,湖南局势相应发生急剧变化,江西、安徽的几座重要城市也相继失守,朝廷屡饬曾国藩率湘军救援,就在这个时候,曾国藩给李元度写信,情真意切地希望他前来相助。
此时的李元度早到了郴州。
好在李元度收到曾国藩的信,也告知自己将于10月经过衡州。
曾国藩立即复信,恳请他“即日束装来衡,筹商一切”,即使“不能从我东下,亦聊可临歧相送,惠我至言,无任翘企”。
被曾国藩的真诚相邀打动,李元度收到信后,于一个月后即带所部兵勇从郴州赶到衡阳,自此成为曾国藩身边一位重要幕僚。
在曾国藩众多的幕僚中,李元度与他的相交堪称患难之交。
1854年4月,曾国藩轻信人言出兵靖港,遭受惨败,羞愧交加,欲投水自杀,被李元度和另一随从章寿麟救起。
获救后,曾国藩上奏朝廷,自请降罪。
不久,朝廷降旨:“着加恩免其治罪,即行革中,仍赶紧督勇剿贼,戴罪自效。”
革职事小,然而,对曾国藩至关重要的“专折上奏”的权力也随之被剥夺了。这对于曾国藩来说显然十分不利。李元度对曾国藩说,这意味着曾国藩与皇帝的直接沟通渠道断绝了。万一朝野对曾氏和湘军说三道四,曾国藩连说话解释的权力都没有。
这时李元度早已替他草拟了一份奏疏,向朝廷索要这个“专折上奏”权。然而,此时此刻向朝廷要权,弄不好会招致更大的麻烦,故而曾国藩举棋不定,不敢决断。李元度反复劝说曾国藩下定决心上折,并表示自己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曾国藩感其诚,就以李元度的折稿为底本,反复斟酌修改后,以密折形式呈上。出乎意料的是,朝廷竟然允准,这样,曾国藩的专折上奏权得以保留。
经过这一次之后,曾国藩对李元度更加信任,两人同吃、同住,几乎无话不谈。李元度很快在曾国藩的保举下开始了仕宦生涯,做了知县并加内阁中书衔。
1854年6月,曾国藩开始东征,半年时间里先后收复岳阳、武昌、田家镇、黄梅等重镇。随即进入江西,率水师在鄱阳湖与太平军展开了一场激战。是役,湘军水师被太平军分割为外江和内湖两块,曾国藩的座船也落入太平军手中。
遭受惨败后的曾国藩再次投水自尽,也再一次被李元度等部下救起。并把他护送至罗泽南军中。
此后,曾国藩一度受困江西达一年之久。很多幕僚见局势不妙,纷纷离去。有一段时间,曾国藩身边只剩下了李元度等少数几个亲信幕僚,情形悲苦之至。
为了扭转江西战局,李元度奉命回平江募集一军,以解江西之困。
咸丰七年,曾国藩抛下湘军将领,回乡奔丧。在此期间,李元度在浙江巡抚王有龄的保举下,升为浙江温处道员。
在乡闲居的曾国藩得知这一消息,十分不悦。静思之际,曾国藩固然以为李元度是改换门庭,但他意识到自己有愧于李,是自己保举不力所致。因此,他在给九弟的信中表示:“使次青去乡从军者,皆因不才而出也。若得东路大定,次青归来,握手痛谈,此心庶几少释耳。弟在吉,宜以书常致次青。余前有信求润公保之。闻润公近解万金至贵溪,奏派次青防浙一路,张皇而提挈之,次青于是乎增辉矣。”
与此同时,他也写信给李元度,坦陈心迹:
江西军务,刻不去怀,所以奏请终制者,实以夺情两次,乃有百世莫改之愆,至所自愧感者,上无以报圣主优容器使之恩,下无以答诸君子患难相从之义。常念足下与雪琴,皆有亟不忘者。前年困守江西,贼氛环逼,雪琴之芒鞋徒步,千里赴援,足下之力支东路,隐然巨镇。鄙人自读礼家居,回首往事,眷眷于辛苦久从之将士,尤眷眷足下与雪琴二人。
等到曾国藩再度复出,获署两江总督之后,又奏请改调李元度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这样,李元度又重回湘军。
学诸葛一参李元度
1860年9月,太平军李世贤部攻打宁国、徽州。
徽州是皖南名城,守城者是副都御史张芾。但张芾对军事很陌生,面对汹涌而至的太平军惊恐无状,连连向曾国藩求救。而身为徽宁池太广道员的李元度主动请缨,因徽州是其辖地,理应出面救援。
李元度作为文人带兵多年,却胜少败多,曾国藩对他身上的书生气放心不下。但鉴于李元度立功心切,曾国藩也有心成全,于是临行前与之约法五章:
第一戒浮,不用好说大话而无打仗经验的文人;第二戒自负,切莫自视过高,师心自用;第三戒滥,保举要有节制;第四戒反复,不要意气用事,朝令夕改;第五戒引用私人。
李元度率其新募平江勇于8月14日抵达徽州,25日城就被李世贤部攻下,李元度弃城逃跑。
这时,曾国藩十分后悔,明知李元度不是独当一面的将才,却让其担当重任。徽州失守,导致安徽局势十分危急,太平军乘胜直奔曾国藩所在的祁门老营。
刚开始,曾国藩还十分担心李元度的安危生死,但徽州城破十天后,曾国藩收到了李元度的信,知道他没有死。这反而使曾国藩对李元度弃城而逃的行为十分气愤,认为他“大节已亏,此后难于自立矣”,按照常规,这种行为必然会受到惩处。于是,曾国藩亲拟奏折,“请旨将李元度革职拿问,以示惩儆”。
当时,祁门老营中的不少幕僚都替李元度说情,这中间还发生一段插曲。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见劝说不了曾国藩,表示宁愿离开祁门,也拒绝拟稿。
后世学者也都认为曾国藩在参劾李元度一事上做得太过分了。其实,人们不知道,像李元度这样弃城逃跑并非小事,按大清律例,守城主将应当与城池共存亡。与徽州同时失守的宁国,守将周天受死守宁国七十余天,援尽粮绝,城破之后以身殉职。而李元度仅仅只守了一昼夜。这样鲜明的对比反差,怎能让人心服?即使曾国藩不参他,又怎么可能保证湘军之外其他官员不参劾他?与其让别人来参劾,不如自己主动参劾,否则到时曾国藩就被动了。弄得不好,曾国藩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弃前情再参李元度
曾国藩一纸奏折,让李元度丢职归乡。
1861年,浙江巡抚王有龄奏请李元度在湖南组建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名曰“安越军”,由平江、通城东援浙江。李元度一路追击太平军李秀成部到江西瑞州,得以官复原职,加布政使衔;随后率军入浙,配合左宗棠将李世贤所部击溃,得以补授浙江按察使。
同治元年二月,曾国藩看到上谕后,当即上了一道奏折,参劾李元度三条罪状:一是冒禀邀功;二是徽州丢失后,不候讯结,自行回籍,又不候批禀,擅自赴浙;三是赴浙途中节节逗留,有负浙省期望。请旨革去其职,交左宗棠差遣。
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已今非昔比,他说一句,朝廷就批一句。这样,李元度再次丢官。从这里可以分明看出,曾国藩之所以一参再参,关键原因恐怕还在于李元度再次改换门庭。
如果说徽州失守,身为统帅的曾国藩不能不参的话;那么,这一次,曾国藩又遇到了一个不能不参。
站在曾国藩的角度来看,李元度和他关系非同一般,在第二度丁忧期间,曾国藩已然后悔没能用力保举李元度,故采取了多种措施补救。一是写信向李致歉;二是嘱九弟多多联络李;三是拜托胡林翼大力保举;四是与李约为亲家。总之,主要目的还是想把他团结在湘军内部。
那么,徽州失守后,李元度自应向曾国藩表示一个意思,认错也好,道歉也好,或者回到湘军大营也好,曾国藩都不至于不通人情。令曾氏恼火的是,他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另树一帜,既不主动向曾国藩致歉,反而另标“安越军”旗帜,再次投入到自己的政敌身边去了。
仍有很多人怪曾国藩做得太绝。其实我倒以为是李元度处事不当。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李元度在曾国藩心目中的分量太重,使得他从心底里不愿意李元度弃之而去。然而,书生意气的李元度哪里懂得曾国藩的内心?再则,曾国藩这样做,还有借惩治李元度来告诫其他人,防止别人效仿李元度之意。
曾国藩之所以请旨要将李元度交左宗棠差遣,这里大有深意,实则还是想把他拉回到身边,以免他被王有龄所用。
同治元年五月,曾国藩再一次上了一首《密陈参劾陈由立、郑魅士、李元度三将之由片》。曾老九看到阿兄的这道密片后,立即写信表示不同意将李与陈、郑并列而参。
顺便说一下,陈由立是离开鲍超投靠河南巡抚去了,郑魅士是离开福济去了江南大营。可见,曾氏将他们三人并列,就是基于同一个原由,都算是改换门庭。
所以曾氏在密片中以春秋季文子不纳莒仆、石祁子不保猛获为例,指出“叛于本国”之人,“断难忠于他邦”。曾氏是因一个“忠”字而参。
而在给别人的书信中,曾氏更将李元度的做法视为“以中行待老友,以智伯待怨仇”,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曾氏的这种做法首先遭到了老九的反对,因为李元度和陈、郑二人确实不能同日而语。曾、李不仅都是湘人,又是老友,更兼是患难之交。另外,此时一心想拉拢李元度的王有龄也已死去。读了老九的信,曾氏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妥,心内颇生悔意,觉得大负李元度,愧悔无地。“余生平于朋友中,负人甚少,惟负次青实甚”。“唯与我昔共患难之人,无论生死,皆有令名,次青之名由我而败,不能挽回”。“次青非常之才,带勇虽非所长,然亦有百折不回之气。其在兄处,尤为肝胆照人,始终可感。兄在外数年,独惭无以对渠……但得次青生还与兄相见,则同甘苦患难诸人中,尚不至留莫大之愧歉耳”。“余未能超保次青,使之沉沦下位,至今以为大愧大恨之事”。字里行间里流露出来的都是真诚的愧悔。
因此,曾氏一生只觉得对不起李元度一个人,他叫两个弟弟为他设法挽回。
真诚愧悔泯恩仇
曾国藩何尝不知道李元度是在他最困难时入幕的,多年来患难与共,“情逾家人”,致有“六不能忘”之说。前后态度之所以悬若霄壤,究其原因则主要由私情而起。
私情引起的愧恨,自然也只好以私情来设法挽回。
这就是与李元度约成婚姻,“以申永好”。
但是,早在1858年,李元度的两个儿子都已定聘,而曾老九与李元度的儿女年龄相差过于悬殊,一直到曾国藩去世数年之后,曾纪泽的抚子即纪鸿的四子曾广铨与李元度的女儿结成秦晋之好,算是圆了曾国藩生前的梦。
不过,李元度虽然屡遭老友曾国藩的弹劾,心有怨望,然而在曾国藩在世之时,因为看到了曾国藩真诚的悔歉,所有恩怨早就一笑泯之。两人后来长期通信联系,互致关怀。
1866年,贵州苗民事变,李元度再度官复原职,两年间因功授云南按察使,不久又被川督参劾,于是,李元度干脆称病开缺回籍,以平常的心态潜心学问,“奉亲著书,极孝友文章之乐”。
这一年,李元度所著《国朝先正事略》一书写成后,李写信并将书稿寄给曾国藩,向他索序。此书受到曾国藩的高度推崇,预料“必可风行海内,传之不朽”。
曾国藩病逝后,李元度写了十二首诗以寄悼念,诗中对曾国藩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一首是这么写的:
记入元戎幕,吴西又皖东。
追随忧患日,生死笑谈中。
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
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
这首诗,对我们认识曾、李关系无疑有着重要的帮助。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下述事实中分析出李元度的“前期我负公”:
一是报喜不报忧:“足下专好说吉祥话,遇有小事不如意辄讳言之。”“足下”即指李元度,曾国藩在信中当面与他说,断不会有假。
二是能说不能做:“足下条理精细,而处事恒黯于大较;不解何故。”“仁弟论文,则按脉切理,丝丝入扣;临事,则浮光掠影,曾无极深研几之意。”
三是冒禀军功:“前此屡接函禀,言湖口贼不过千余,他处探报亦然。近日尊处胜仗禀报前后共杀贼二千有余;而湖城之坚如故,贼船之悍如故。”“自抚(州)来者皆言城内之贼不过二千余人,老长发不过数百;前后书牍所报杀毙受伤之贼,殆以万计,而贼焰转张。颇不可解。”
四是冒用“贱衔”:“掘坟告示切弗再贴,尤不可用贱衔。凡举事为千万愚人所喜而为一二有识所笑,君子弗为也。”当日,江西民众乐于“从贼”,群相呼应。李元度不在安民、治军上想办法,却提出一个挖祖坟的创意,希冀借此惩罚“从贼”的绅民,他并在告示上冒用了曾国藩的钦差大臣名义。曾国藩认为此种“辱及先人”之举大为不妥,必为“有识所笑”,故加以劝阻。
五是不遵军规:曾国藩所治湘军,有三“宜”之法,屡教于各统领,分别是文法宜简,事权宜专,情意宜洽。他认为:“一营之权,全付营官,统领不为遥制;一军之权,全付统领,大帅不为遥制。统领或欲招兵买马、储粮制械、黜陟将弁、防剿进止,大帅有求必应,从不掣肘。”而李元度治下的平江勇却迥然有别,曾国藩指出:“麾下平江勇与恒态微有不同者。他处营官、哨官,各有赏罚生杀之权,其所部士卒,当危险之际,有爱而从之,有畏而从之。尊处大权不在哨官、不在营官,而独在足下一人。哨官欲责一勇,则恐不当尊意而不敢责;欲革一勇,则恐不当尊意而不敢革。营官欲去一哨,既有所惮;欲罚一哨,又有所忌。各勇心目之中,但知有足下,而不复知有营官、哨官。甄录之时,但取平江之人,不用他籍之士;‘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营、哨之权过轻,不得各行其志;危险之际,爱而从之者或有一二,畏而从之,则无其事也。”
李元度在曾国藩身边历时最长,不可能不知道曾国藩治军之法,然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甚至违背曾国藩选拔将官不限地域而立足于基层的做法,只用平江人做将官,实行地域歧视,导致临险则乱,也破坏了湘军的规矩。
六是不听军令:李世贤围城之时,曾国藩曾指示李元度:“贼若围城,坚守六日,霆营援兵必到。”坚守六天对于任何一支湘军来说,要求都不算很高,况且徽州地理形势也并非不可守。曾国藩事后总结李元度失败的教训时就指出:“必待战(败)之后,始入城而分守之。分布未定,贼已来扑,士气已馁,军械已失,岂复能坚守哉!”李元度倘能严守曾氏教戒与军令,立定脚跟,不浪战以求胜,不侥幸以邀功,面对李世贤的挑战,只要经受其“诱惑”不出战,即可完成守城任务,不至于弄到整个战局不可收拾的地步。
七是文过饰非,毫无悔意。徽州城破的第二天日,在逃亡途中,李元度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信中并没有检讨自己的责任,相反他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责任,强词夺理,他哪里想到曾国藩此时正在替他的安危担心。更有甚者,李元度把逃亡当做游荡,逍遥了大半个月,才满不在乎地回到祁门大营,而在面见曾国藩时,他依旧不做自我批评,一味避责。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没有表示出一丝悔意。
如此种种,足见曾国藩对李元度的不满,并非全是曾国藩的原因,归根到底完全是李元度自承“前期我负公”并非虚言。
胡林翼对李元度的评价相对来说更为客观,他对人说:“(李元度)爱才如命,疾恶如仇;而所疾固多恶人,所爱未必才士也。”“李次青正人也,任事一片血诚,笔墨亦敏捷清挺无俗尘,军事参谋可得一当,特未可专以治兵耳。”所恨多恶人,所爱非才士;可为参谋,不可治兵,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李元度的弊病所在。
当然,有人会说,“前期我负公”的后半句应是“后期公负我”,但李元度是断断不敢说出这后半句的。不是说他没胆量,也不是说他宽容,而是他不能无视于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