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
2008-12-29安宁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5期
谷雨原名叫Brad,是个正宗的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美国人。刚认识他的时候,爸爸还是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的院长,遇上洋节他每次都带上我去练习英语交流。
4月19号那天晚上是一个生日派对。我刚推开门,便被一个宽阔的臂膀给环拥住了。我抬头看清面前站着的是一个美国人。两个人相视一笑,简单地作自我介绍,竟然都用了对方的语言。
这家伙的汉语水平不低,也很会显摆,一听到我的名字,便很肯定地说:你定是二十四节气里第八个节气——小满那天出生的。说完了便歪着脑袋得意洋洋的。我也用英语显摆道:干脆把你的名字叫成“谷雨”吧,rain rain(谷雨)嘛!没曾想他连连地点头称好。
次日相遇,便直呼他“谷雨”了。我虚情假意地邀请他:“改天到我家玩啊。”他连连点头,很中国地回答:“一定一定。”本以为谷雨会深谙这“改天”的含义,没料到这次他的美国脑子却没转过弯来,过了两天真的乐颠颠地提了大包礼物来玩了。
是妈妈开的门。没等他开口,妈妈便用山东方言朝我喊:小满,你爸爸的朋友怎么跑到咱家来了?我想妈妈大概以为这个洋鬼子听不懂方言,所以把爸爸几乎不回家的隐私毫无遮掩地就嚷了出来。我的脸微微地有些红,而谷雨则一脸无辜地朝妈妈解释:是小满邀请我来玩的。我能进去吗?妈妈很吃惊地仔细看了看这位傻大个儿,点了点头,便进了卧室。
谷雨丝毫没有受了冷落后的不快,喜气洋洋地在家里溜达。每发现了一样“中国特产”,谷雨便会情不自禁地高呼。家里一向是比较安静的。不安静的时候,常常是爸爸从他的单身宿舍里回来拿什么东西,被妈妈碰上了,两个人仇敌似的吵上一通。所以,当那天谷雨欢呼着在客厅里奔来跑去的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吵闹”原d2b76ec4d7703c0db1b24eca1253909e2a33dc83b0c6792e72ae94c6651dc774来是一种生命力。妈妈显然也是被这种久违了的欢笑与生机吸引住了,倚在门框上出神地看着神采飞扬的谷雨。
以后,谷雨便成了家里的常客,用他慢悠悠的汉语,与寂寞惯了也寂寞怕了的妈妈交流。我从没见过与爸爸分居之后,妈妈有这样明朗宽容的心态。谷雨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她。
谷雨隔三差五会跑来找我们聊天。有一次,他很兴奋地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我们。等他一脸激动地宣布完了,我们却觉得有些尴尬和难堪。尤其是妈妈,她几乎很是震惊。好半天,我才艰难地吐出一句:你爸妈离婚了,又各自成了新家,你怎么……怎么会觉得幸福?这次迷惑不解的,变成了谷雨:两个人没感觉了,当然就分手啦。现在好了,我又有了两份独立的幸福关爱啦!
看得出妈妈依然无法体会谷雨的喜悦和开心。她拍拍谷雨稍显单薄稚嫩的肩膀,叹了口气。谷雨显然忘了中国的传统观念。然而,还是可以看出,谷雨的观念开始一点点地侵蚀妈妈的心。有一次,在家里碰上爸爸,她竟没像往常那样,堵住他,大吵一架,而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一转身便进了自己的卧室。
我不知道该为妈妈高兴还是哀伤。我没有谷雨的豁达和大度。他的幸福观是从小就深植到心里去的。而十六岁的我,在没有家便没有幸福可言的传统里,还是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无助。
圣诞节那天早晨,刚刚起床,便听到妈妈一声惊呼。我跑过去,看到一株几乎堵住了楼梯口的硕大的圣诞树,旁边还站着个高高大大的圣诞老人,满身的雪花,像是刚刚风尘仆仆地穿过了千家万户,给小孩子分发完礼物的样子。还是妈妈眼尖,认出了是谷雨。谷雨很夸张地一把搂过我和妈妈,很真诚地说:Merry Christmas!那一刻,我看见妈妈,不知是泪,还是消融的雪花,湿漉漉地沾了满脸。
第二天,谷雨告诉我,他要回国看望父母了。我有些黯然,说:“那我们只能后年见了,因为我马上也要去日本留学了;还有,爸爸和妈妈已经……已经签了离婚协议了。”后面这句话,我是用英语说的。突然间觉得,有时候,英语真的是比汉语好得多,话里种种的尴尬和忧伤,会被过滤器一样缓缓地分离掉大半。
谷雨长叹了口气,说:“他们终于自由了。你也可以安心去日本了。别忘了给父母和我写信啊。”我努力地点头,又努力地将泪倒流到已是汪洋一片的心里去。
我知道自己该像谷雨,真心地为父母能寻到各自幸福的家庭而祈祷。毕竟,他们都有一颗爱我的心;走到天涯海角,这两颗心都不会将我忘记。就像,爸爸不爱妈妈,可是他带来了一个叫谷雨的美国人,宽慰妈妈的心啊!
其实,十六岁的我,什么都明白。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