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成绩让她感到“害怕”
2008-12-29章剑和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12期
[典型案例]
珊珊是个相当普通的高中女生,而且长期以来她的成绩和校内活动都表现平平,出风头受表扬的事情从来与她无关。直到高一下学期,珊珊开始用功了,每天放学回家至少有5个小时花在学习上,晚上12点睡觉,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
也许真的是功夫不负苦心人,珊珊的成绩跃居全班前3名。老师总是在成绩分析课上表扬她,还号召同学们向她学习。珊珊很开心,也更努力了。爸妈看到宝贝女儿学习进步神速,更是欣喜万分,各方面都很支持她,在家为珊珊的学习创造最好的条件和氛围,比如看电视他们会开到最小的声音,每天晚上给珊珊做她喜欢吃的夜宵等。
珊珊仿佛觉得自己已经提前进入高考准备期了。可她知道,自己进步可不是因为聪明,只不过因为比别人更用功。所以,她总是害怕突然失去现在的一切。同学把她当榜样,爸爸妈妈对她百依百顺,逢人就夸女儿聪明懂事。
慢慢地,珊珊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她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自己拿不到好的成绩了,哪里还有脸见人。一想到这里,她就会浑身发抖冒冷汗。有天早上,看到妈妈忙前忙后为她准备精美早餐的辛劳,珊珊居然莫名其妙地说想退学,吓得妈妈出了一身冷汗。
珊珊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理压力过大,思想负担太重,在家里复习功课的时候,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都要想半天,学习效率越来越降低。一想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让自己的成绩下降,她就更加担心,由此造成恶性循环,晚上经常睡不着。
[心理分析]
珊珊的症状属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强迫症。强迫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珊珊的好成绩没有让她感到自信,相反倒有着很大的压力。她缺乏对自己客观的认识,将自己的成功全部归功于自己用功。她的认知误区是:“聪明的人不用功,用功的人不聪明。”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聪明和用功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范畴。“聪明”是属于能力(智力)范畴,而“用功”属于意志力范畴。如果不明白这点,一直对自己妄自菲薄,自然会加大心理压力。
珊珊的这种症状跟很多成人工作狂症状一样,她对学习缺乏来自内在兴趣的动力,只是在为别人的期待和肯定而努力,所以她会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害怕成绩掉下来,无法面对身边的人。这样心理压力就会很重。一方面内心缺乏信心,另一方面来自外在的压力又越来越大,超过了自己的承受力,就会出现精神疾病。
[贴心处方]
高中阶段是一个紧张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体力上的支持,更要经受住精神上的压力,拥有自信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因此,珊珊要十分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可经常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如通过写日记,宣泄自己的低落情绪或考试失利时的不自信心理,同时也写一些激励的文字以鼓励自己。
除了拥有自信心之外,高中这三年,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要因为取得良好成绩而骄矜自负,也不要因为某次“考砸了”而灰心丧气。快乐地对待每一天,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去夸大学习、考试的“可怕”,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
研究证明,当人们处在高压力之下,大脑就容易“短路”。只有消除思想上、心理上的重压,调整心态,恢复最佳学习状态,才能保证大脑正常的思维和有效的学习。最佳的学习状态就是既保持自然放松又集中注意力的一种精神状态,做到轻松、自如、乐观和自信。要保持这种状态,重要的是保持对学习的浓厚的兴趣,要敢于说行。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应当依靠毅力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尽快使心理达到平衡状态。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持续终身的活动,珊珊要想获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必须学会将情绪与理智分离,用理智战胜干扰学习的不良情绪,抛开一切烦恼与顾虑,那么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地增长,学习也就会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
另外,合理地调整心态,要拒绝与人盲目比较,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正视紧张情绪。因为适当的紧张情绪可以让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要树立“过程大于结果”的观念,从平时的考试中发现不足而不是怀疑与胆怯。
最后,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珊珊应当注意的。合理分配时间,有规律的生活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减轻压力,学习自然会更有效率。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把握好“营养、锻炼、睡眠”这三个重要环节。及时的营养补充十分必要,尤其是早餐。其次,应适当地进行室外锻炼。如一些学生边听英语、边跳绳,这样学习、锻炼两不误,记忆效果也不错。还有要将自己的课外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如和好友一起去植物园逛逛,让高中的生活,除了有做不完的功课,更有着说不完的乐趣,成为人生长河中最美好最难忘的历程。
编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