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涵的管理之道
2008-12-29田志伟葛遵峰
中外企业家 2008年11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的时空已经远去,但又有多少人像苏轼一样寄情于赤壁——那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赤壁”情结!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上)上映,又一次调动了观众的历史“潜意识”,将成千上万的人带进电影院。《赤壁》在18天中就创造了2-6亿的票房成绩,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吸金最快的华语大片的辉煌业绩。
赤壁大战在《三国演义》中共八回书,可谓浓墨重彩,这是奠定三足鼎立的大战,也是这部书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赤壁大战耳熟能详,因此影片必须在传达赤壁的神韵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再创造。添加于原著之上的东西恰恰是创作者最想说,也是最能出彩的地方。赤壁一战是一场管理智慧之战,无疑,从这个角度看电影《赤壁》班底的创作,确实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那么,我们就来谈谈电影《赤壁》上部中所蕴涵着的管理之道。
一、不要轻视“过时的阵法”
当学养深厚的诸葛亮看到周瑜演练中的“扇形阵”时,给出了一个评价:“已经过时了。”——其实是试探,周瑜不以为然:“诸葛先生说我的阵法过时了,你知道一个错误的阵法会害死多少人吗?”很显然,这是对今天管理者追求时髦商业概念、商业模式的一个警告。时髦往往意味着未经检验,潜伏着浅薄和风险,一个错误的商业“阵法”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走向破产。而一个看似过时的阵法,恰恰可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在新的管理实践中能够“历久弥新”。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管理大师德鲁克,他在20世纪中叶强调的“创造顾客”已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准则,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将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无论商业世界如何变化,变化的只是形式,而不会是实质。在今天管理界翻新的见解层出的时代,德鲁克的“阵法”看似过时,然而在管理的实践中,成功者恰恰却最为推崇德鲁克的思想,时间给了这一理念一个公正的答案。
我们发现,管理思想在与时俱进、不断扩展的同时,又要时时回归原点,固守根基。正如影片中诸葛亮在运用“八卦阵”时所说:“虽然过时,但运用得当,就非常合适。”在运用什么样的管理“阵法”方面,是选择“时髦”还是“合适”?当代的管理者应该深思。
二、决策者的关键:冷静
周瑜见诸葛亮手中羽扇轻摇,不禁问道:“这么冷,你还扇扇子?”诸葛亮答道:“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这习惯一直改不了。”这个桥段被视为一种调侃,不过仔细想想诸葛亮之所以神机妙算、屡出奇兵,确实和他决策时的一贯冷静是分不开的。管理者要分清“冰”与“火”的两重境界。如果说塑造企业文化、凝聚人心需要管理者巨大的“火热”和“激情”,那么决策时,管理者却需要一份绝对的“冷静”,一种冰点的思维。
冲动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因此老子告诫我们:“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二十六章)。孙子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孙子·地篇》)企业家洛克菲勒同样规劝自己的儿子:“你要修炼自己管理情绪和控制感情的能力,要注意作决策时不要受感情左右,而是完全根据需要来作决定,要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诸葛亮面对周瑜对他博学多识的夸奖时,总是淡淡地回答“略懂”,或许也是保持冷静的方式。在影片中,比之于诸葛亮,周瑜则更为“性情”,在战场上显然不够冷静,受到酣战气氛的感染,不再坐镇指挥,而是亲自披挂上阵,以致受了箭伤。可见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差距不是智慧和心胸,而是决策时的冷静。曹操的不冷静则体现在自负,比如对对手是“乌合之众”、“失败的人和失意的人在一起”的评价,都体现了他头脑发热的轻敌。
洛克菲勒认为不幸的管理者通常是由于“感情用事而解雇优秀的员工,同供应商发生争执,不恰当地提升员工,在新领域投资失败,放弃难以应付的客户”,这些大多都是由情绪导致的商业失误。可见,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避免情绪受到自负和贪婪的指引,保持头脑的清醒,永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立于不败。
三、注重组织中的凝聚力:齐心
周瑜操练军队时,当地居民告诉他军中有人偷了他家的水牛。其实识别的方法很简单:偷水牛的人脚上一定沾有泥巴。如果发现,按律当斩无赦。周瑜的处理办法却是让所有人跑向中间经过一片水滩的大树。之后,他向全军宣告:“我不把他们抓出来,是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绝不允许害群之马,东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齐心。”这番话感染了所有官兵,全体给百姓跪下。在旁观看的诸葛亮的评价是“这队兵,能用”。
作为一个组织怕的不是偶然的犯错误,怕的是缺乏一致的组织目标,怕的是缺乏组织凝聚力,怕的是不能齐心。团结就是力量(正如片中展现的当脆弱的草叶编制在一起就难以扯断),塑造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组织文化至关重要。
战斗力的前提是齐心,而齐心的前提是信任,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间网路(正如孙刘联盟),都必须以相互的信任机制为保障。在制度约束的前提下,在组织创造一种互信的文化,才能上下一心。而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组织才能应对巨大困难和灾难的考验,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四、面对强大对手的勇气与智慧
片中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环节:孙权射虎,这个环节在我看来独具匠心。孙权年轻有抱负,然而性格中却存在着优柔。面对强敌进犯,徘徊于“降”与“战”的两难。狩猎中的老虎象征着曹操,标志着强敌。几经内心的挣扎,孙权终于克服了心理的障碍,一箭射虎使其毙命。这促使他下定决心,力排众议,决意与曹操拼死一战。其实,强敌并没有那么可怕,许多时候面对强敌是败在心理上,未战而降。这正如全球化的今天,当我们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大对手,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心态一样。有的人妄自菲薄,认为我们基础差。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放弃应有的努力。而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则能够体现出超常的勇气和气节,走自主创新之路,抗衡于国际公司,像海尔、阿里巴巴、百度和奇瑞等优秀的公司都是这方面的典范。面对强大的对手,首要的是勇气,勇敢地去尝试与实践,否则永远不会有机会。
同样,只要努力去找寻,我们就会发挥出全部的智慧,何况还有我们对本土市场的了解。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依然要发挥冷静灵活的智慧,正如周瑜在大战之前所言:“任何阵法都有弱点,就看我们能不能找得出来。”商业模式就是商业中的“阵法”。识别对手商业模式的缺陷,就等于创造了我方战胜对手的机会,是谓“攻而必取者,攻其不守也”《孙子·虚实篇》。比如,淘宝网以免收服务费的方式战胜强大的eBay易趣,归根结底是商业模式上的胜利。
看来,强大与弱小也是相互转化的,关键是相对弱小一方要有与强大抗争的勇气,并能运用智慧找到对手的缺陷。尚还弱小的企业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运用你的勇气和智慧,自信应战,也许战胜强大公司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电影《赤壁》在带给我们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诸多的管理启示。基本的管理之道本来就不应是过时的“阵法”,因此电影人在悟出一些深刻的管理之道时,我们也应该从中有所感悟,这样才能在管理实践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