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点半的光明渔港

2008-12-29

上海故事 2008年13期

  七点半的邀请
  
  肖东升刚刚放下女儿从法国打来的长途,就接到儿子电话。儿子肖强拿到了第一个月薪水,想请老爸吃饭。肖东升笑了,妻子去世早,他一个人带大两个孩子。好在都争气,女儿的钢琴在国际得了大奖,肖强刚刚大学毕业,正在自己的酒店实习。知道儿子的实习工资不过六百,肖东升问他请自己到哪儿吃?肖强说这点钱不够在老爸的五星级酒店消费,只好请他吃吃情调。
  “七点半,光明渔港,不见不散。”儿子说完,挂了电话。
  儿子请客,肖东升自然推掉所有的应酬。光明渔港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酒店,只不过,它有一面玻璃墙正对着旧城的环城河。夜晚灯光闪烁,颇具情调。进了酒店,肖东升看到儿子在角落里站起身,他走了过去。奇怪的是,如此普通的酒店,才七点多钟,竟然爆满。
  已经点好菜,肖东升略略品尝了一下,味道普通。这时,墙上的时针指向了七点半。一个身穿廉价西装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径自坐在朝向玻璃墙的角落里。掀开钢琴盖,一串行云流水般的音符从他的手上流出来。
  肖东升和儿子都喜欢音乐,尤其是肖东升,音乐造诣颇深。若不是为生计所迫,他不会从音乐学院转行经商。片刻之后,肖东升侧过头,盯着钢琴师。不过是普通的一架钢琴,年轻人竟弹出了具有奇异魅力的声音。那音调华美、炫丽、优雅,如同光芒四射的水晶珠帘垂到你的眼前,让人除了惊叹还是惊叹。一时间,大厅竟寂然无声,似乎都被这琴声吸引、震慑。
  这样普通的酒店,竟有这样天才的琴师!肖东升暗自赞叹。年轻人似乎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琴声中,众人因为他的动情而忘情。
  一曲罢,年轻人起身离开了。没有人鼓掌,大厅里依旧安静。琴声忧郁,那种忧郁击打人心,让人想起曾经的美好,逝去的甜蜜与温柔。肖强看着父亲,低声问怎么样?肖东升摇摇头说,让我这老头子又变成了多愁善感的毛头小伙。肖强意味深长地笑了。
  
  无法诱惑的琴师
  
  自打去光明渔港听了那次琴声,肖东升竟有点儿魂不守舍。坐在办公室,手敲击着桌面,他不禁哑然失笑。这样的失神,好像三十年前恋爱的时候才有过。他喜欢音乐,但从未痴恋,可这次,他却像一见钟情,欲罢不能。
  以后的一星期,肖东升每晚都到光明渔港用餐。他发现来这儿吃饭的,很多都像他一样,似乎是被琴声吸引而来。而其中,各个年龄的人都有。只是,琴师很古怪,从不接受任何小费。有女孩崇拜地送上鲜花,接受了,却只是放到琴台上,并不带走。
  肖东升是个精明的商人,从这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无限商机。他的酒店也曾请过几个琴师,但都不如意。如果这年轻人到自己的酒店,那酒店的格调、品味又会提升一个层次。这小小的光明渔港,实在委屈了年轻人。
  秘书按照肖东升的授意联络到了年轻人。他叫刘东文,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父母都是钢琴师,但早逝。他没受到专业训练,是自愿到光明渔港弹琴的,好像报酬并不高。
  只是,让肖东升失望的是,刘东文拒绝了他的高薪聘请。秘书已经开到月薪四千,刘东文却不为所动。四千元,已是大堂经理的工资。况且,光明渔港根本不能与他的五星级酒店相提并论。刘东文怎么想的?
  忍了两天,肖东升不甘心,索性直接找到刘东文。
  听了多次琴声,却还是第一次坐到刘东文的对面。刘东文脸色微微有些苍白,但眼神深邃,极富魅力。听肖东升再次提及高薪,刘东文的神情竟有些淡漠。他说自己不需要很多的钱,在光明渔港弹琴,能让他得到比钱更美好的东西。
  “是什么?”肖东升好奇地问。
  “希望。”刘东文低声回答。他只在光明渔港弹琴,只有在这个地方,他才能感受到希望带来的温暖。肖东升再要追问,刘东文却站起身,缓缓离开。
  肖东升心里既佩服又无奈。这个刘东文,倒不像现在急功近利的年轻人。或许,给光明渔港的老板一些好处,能说得动他?
  为了刘东文,肖东升特意备了桌酒席,专门请光明渔港的老板。老板听肖东升提起刘东文,说那是个怪人。肖东升问他怎么留住的刘东文?老板伸出五个手指头,说用钱。
  “五千?”肖东升问。
  “不,五百。”老板答。
  
  琴声速递
  
  一个月过去,肖东升成了光明渔港的常客。两三天不去听琴,他竟有些坐立不安。经过深思熟虑,肖东升果断地走了一步棋。一次拍板,他花四百万买下了光明渔港。既然挖不走刘东文,他就索性挖走整个酒店。
  这笔生意,让光明渔港的老板乐开了花。他十几万起家,经营了十年卖了四百万,完全出乎意料。他无法理解肖东升为何如此慷慨,就像不能理解刘东文为何只在自己的酒店弹琴。不过,对大把的钞票,他用不着深究。
  肖东升大张旗鼓地改造酒店,除了保留那面玻璃幕墙,其余完全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重建。他要让酒店的氛围真正配得上刘东文的琴声。
  保留玻璃墙,是刘东文提出的。而这正合肖东升的心思,他也喜欢那面墙。听着音乐,看着外面的万家灯火,容易让人产生幻觉,似乎外面的灯红酒绿与自己全无关系,他们已然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渴望的青春,留恋的爱情。
  肖东升召集更多的朋友来光明渔港聚会。一个做唱片的朋友对刘东文的琴声一见钟情,当下拍板要发行唱片。刘东文不善言辞,肖东升代为接洽。只是,他隐隐有些担心,一旦刘东文出名,还会不会留恋光明渔港?不过,令肖东升意料不到的是,刘东文平静地对唱片发行商说:“录制唱片,只能在光明渔港。每晚七点半钟。”
  在肖东升的周旋下,刘东文与唱片公司签了约。理所当然地,肖东升成了刘东文的经纪人,而经纪人的报酬就是每晚免费在光明渔港弹琴。
  光明渔港的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以前不过是局促褊狭的小地方,现在店面扩大了两倍,高楼拔地而起。明亮的大厅,大多数时候座无虚席。
  酒店员工都知道,董事长每天工作十小时,但七点半钟,雷打不动地休息。他坐在角落里品茶听琴。渐渐地,肖东升越来越好奇,刘东文的琴声为什么每次都能带给人回忆?为什么总能牵动心灵深处最敏感的神经?每次听罢,他都感觉怅然若失。
  刘东文是个差点儿被埋没的天才。他的唱片发布没多久,就风靡了大街小巷。在这样急功近利的年代,一张柔情、舒缓的钢琴碟居然热卖,不能不说是桩异事。
  
  琴声里的秘密
  
  肖东升父子,成了刘东文的朋友。肖东升让刘东文随便选了间客房,可以长期居住。甚至,在刘东文的房间,他专门摆放了一架昂贵的德国钢琴。去刘东文的房间听琴,这对肖东升是莫大的享受。
  肖枚从法国回来了。肖东升为女儿举行了招待酒会,邀请各路亲朋好友。他还特意邀请了刘东文。从心里,肖东升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
  站在别墅门前的草坪上,肖东升心情愉悦。这是一栋价值两百多万的别墅,临环城河,抬头就能看到光明渔港。肖枚落落大方地向长辈们问好,然后坐在钢琴前,弹奏了一首舒伯特的《小夜曲》。
  曲终,众人鼓掌。肖枚颔首离座。这时,刘东文来了。他捧着一束洁白的百合,将百合放到琴凳上,不待人招呼便坐了下来。他弹了一曲《爱的纪念》。琴声舒缓,悠扬,绵缠,却又纯净如朝露。一时间,四周寂然无声。
  弹罢一曲,肖枚走上前,紧紧拥抱刘东文。
  肖东升惊呆了。半晌,肖枚眼里含着泪花,拉着刘东文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这就是我一直想向你介绍却鼓不起勇气介绍的男朋友,刘东文。”
  刘东文向肖东升伸出手,肖东升呆愣片刻,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赴法国留学前,肖枚曾提及自己谈了个男友,是个公司小职员,他的钢琴,令人着迷。只是,他甚至没有一张音乐学院的文凭。肖东升当即否决。女儿典雅迷人,出身富豪,怎么能找这样的男朋友?在他看来,女儿的婚姻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艺术家,一条是富家公子。肖枚不忍心忤逆父亲,但赴巴黎求学前,她对父亲说:如果两年后我依然爱着那个人,我会不顾一切地和他在一起。而刘东文听到的则是:每晚七点半,像以前一样为我弹琴。两年后,如果你的琴声还能像最初一样打动我,我就嫁给你。
  现在,肖东升什么都明白了。透过光明渔港的玻璃墙,恰好可以看到女儿房间的灯光。肖枚走后,保姆一直记着她的叮嘱,每晚七点半,让她的房间亮起来。不过,他不知道,刘东文曾无数次在河岸边徘徊,只为了能从这灯影里获取温暖。
  看到一时没回过神的父亲,肖强递给他一杯酒,说:“爸爸,如果您能祝福姐姐和刘东文,也就是祝福了我。请您原谅,这一切,都是我的安排。”
  肖东升转过头,突然狠狠地擂了儿子一拳,想笑,眼前却一片模糊。
  (责编/方红艳插图/乐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