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马旦
2008-12-29廖华
上海故事 2008年13期
明天启年间,宣城万柳园外的空场
上,一个干瘦的跛脚老人铛铛地敲响了一面铜锣。人们知道来了耍把式的,纷纷围了上来。老人交代了几句场面话,手一挥,一个劲装打扮的俊俏姑娘走到了场中央。只见她把一把小小的椅子放在一根胳膊粗的毛竹上。老人喝一声“起”,单手托起这根两丈长的毛竹。那姑娘将身一纵,猴子般灵巧地攀到了竿顶。
紧接着,姑娘拔出一把柳叶刀,就在竿顶的椅子上耍了一套刀法,闪展腾挪,上下翻飞,实在是惊险万分。突然,那姑娘一个筋斗从竿顶跌了下来,众人齐声惊呼,心都吊到了嗓子眼,却见那姑娘在半空中张开双臂,脚尖轻轻一点,稳稳地落到了地上,面不改色地向大家行礼:“献丑了!”
众人轰然叫好,纷纷向场中扔钱,姑娘一边道谢,一边向跛脚老人使了个眼色,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都看清楚了,里面没有那人!”老人叹了口气,一脸失望之色,对满地的银钱似乎并不在意……
这两人是谁?他们又在寻找谁?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原来,这两人是父女俩,老人名叫侯万海,姑娘名叫侯月儿。靠着家传的功夫,父女俩跟着一个戏班子走南闯北,侯万海是武生,侯月儿是刀马旦兼武旦,两人都是戏班里的台柱子。后来戏班子散了,父女俩只得在街头卖艺为生。一日在崇州府街头,侯万海在表演时失手摔断了一条腿,一帮泼皮借机起哄,试图调戏侯月儿,侯月儿忍无可忍,奋起反击,因为要顾着受伤的父亲,再加上寡不敌众,形势十分危急,好在路过此地的崇州知府李和松令手下赶走了众泼皮,救了父女俩。
李和松听侯月儿哭诉了身世,十分同情,把他们带入府中,安置在后花园一个幽静的小院中,每天请医问药,嘘寒问暖,父女俩十分感激。
侯万海的腿伤渐渐好了,父女俩商量着要离开。又觉得还没有报答李大人的恩情。心里很过意不去。
就在这时,李府却出了事。这天半夜,府里突然响起了女人的尖叫声,接着就乱成了一团。许多护卫手持兵刃到处搜查,似乎在追捕什么人,父女俩想去帮忙,但因为不了解情况,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第二天早上,侯万海才见到一脸沮丧的李大人。侯万海再三询问,李和松才一脸羞愧地说:“说来惭愧,本地最近出了一个采花大盗,专凌辱良家妇女,盗人财物,而且手段残忍,都是先奸后杀。这人武功高强,来去无踪,我派人抓了他几次,都被他逃走了。没想到,这淫贼昨晚却潜入了我的府中,奸杀了我一房小妾……”
侯万海义愤填膺:“李大人,这淫贼如此猖狂,小的父女愿助大人一臂之力,杀此淫贼,为地方除去一害!”李和松迟疑道:“实不相瞒,我手下那些捕快都是些酒囊饭袋,我把你父女俩留在府中,也是看中你们的身手,希望有一天能够助我除去此贼,只是你的腿……”侯万海道:“我虽然跛了腿,但父女联手,自信还可以制服那淫贼,请大人放心!”李和松大喜:“我有几个手下和那淫贼打过照面,我请了高手画师,根据他们的描述,画下了那淫贼的像,你们按图去寻,一定可以成功!”但随即脸色转忧,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侯万海再三询问,李大人才说道:“我多次派人捉拿那淫贼,他这次冲着我来,显然是要坏我名声,以图报复。我已经吩咐家人,昨晚的事一定得守口如瓶;还有,这贼人为了报复我,偷了我的官印,这事要是传出去,只怕下官的身家性命都难保,所以还请您务必替我追回,并且一定要秘密追查,切不可声张……”
侯万海一口答应,李大人才转忧为喜:“我听手下人说,那淫贼往宣城方向逃去了,你们可速去追赶。那淫贼武艺高强,心狠手辣,你们要加倍小心,不可手下留情,反被他害了。”父女俩拿了那淫贼的画像,收拾停当,悄悄出了李府。
茫茫人海中,仅凭一张画像要寻找一个武功高强、行踪诡秘的人,实在是大海捞针,谈何容易!父女二人只得一边卖艺,一边留心查找。
这宣城万柳园是那些公子哥儿寻欢作乐的地方,侯万海父女俩寻思那采花大盗说不定也浪迹其中,所以才在园外以卖艺为名,登高窥探。但刚才侯月儿却并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父女二人只得失望地收拾起东西,离开宣城,沿官道而上。
父女俩正走着,忽见前面树阴下拴着一匹瘦马,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背负着双手,摇头晃脑的似乎正在吟诗。侯月儿仔细一看,那书生不是别人,正是画像上那淫贼!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父女俩心中暗喜,但都不露声色,装作若无其事似地走近那书生。那书生一抬头,正巧和侯月儿四目相对,见侯月儿如此美貌,竟看得呆了。“果然是个淫贼!如此无礼,教你死无葬身之地!”侯月儿银牙紧咬,心中暗骂,但她知道这采花大盗武功不弱,握着刀柄的手不由得出了冷汗。
就在这时,只听那马惨叫一声,倒在了地上,原来侯万海怕采花大盗乘马逃走,所以先下手为强,一刀砍下了马头。那书生又惊又怒:“你们,你们……”抽出背负着的手,手中已多了件兵器,直指侯月儿。侯月儿早已全神戒备,一见书生出手,来不及细想,拔出柳叶刀,上前就是一刀!这一刀又快又狠,只听那书生惨叫一声,一条胳膊已经被斩了下来!
这一来,侯月儿反倒被惊得目瞪口呆!原来父女俩早已商议好了,因那采花大盗武功高强,所以必须得下手不留情,一上来就是杀着。没想到,这采花大盗竟如此不济!
侯万海纵身上来,刀尖直指那采花大盗咽喉。侯月儿见那人血流不止,已经晕了过去,再看他手里哪是什么兵刃,分明是把扇子!心中不由得惴惴不安:“爹,这人不像是有武功的样子,咱们是不是认错了人!”
侯万海道:“我已经仔细看过了,画像那人唇边有颗黑痣,这人也有,如果只是相貌相似,不可能那颗痣也长得一模一样,错不了,就是他!你是个女流之辈,他可能没有提防……这也是这淫贼应有的下场!对了,我来搜搜他!”
侯万海上前一搜,果然从那书生怀中搜出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一看,里面用锦帕包着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不是印信又是什么?这一下,两人不再怀疑,“待我杀了这个淫贼,为民除害!”侯万海手起刀落,只听“铛”的一声,火光四溅,却是侯月儿架住了他的刀。侯万海不解地问:“女儿,你这是怎么了?”“爹,这人已经残废了,今后再也不能作恶,咱们饶他一命吧?”侯月儿虽然自幼舞刀弄枪,却从未杀过人,心里虽然恨那采花大盗,但终是不忍心伤他性命。
侯万海对这个宝贝女儿一向言听计从,他收了刀,道:“那咱们走吧,李大人还等着咱们的好消息呢!这采花大盗,就让他自生自灭吧!”
父女俩走了一阵,侯月儿心肠软,始终放心不下,终于找了个借口,让父亲先拿着官印去回复李大人,自己又偷偷溜了回去。此时那书生已是奄奄一息。侯月儿掏出祖传的治伤良药为他敷上,又把他挪到了道旁一个山洞中,找些枯草盖上,这才离开。
虽然砍伤了采花大盗,成功夺回官印,但侯月儿却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回李府时便多了个心眼,她没有从大门进去,而是施展轻功越墙而入。料定父亲在李大人的书房,她便飞檐走壁,上了书房屋顶。揭开一片屋瓦,察看房中情景。
却见书房中摆了一桌丰盛的酒菜,父亲和李大人正对坐饮酒,显然正在庆功。只见李大人满口夸奖父亲,不住地劝他喝酒吃菜。父亲埋头饮酒,并没有什么异常。侯月儿暗笑自己多虑,正想离开。突然见父亲抬起头来,满脸惊讶痛苦之色:“李大人,你这酒……”李和松退后一步,奸笑道:“哈哈,现在才发现不对,已经晚了!今天我用的是一把转壶,我喝的是上等女儿红,你喝的却是毒酒……”父亲猛地站起,但却“咕咚”一声摔倒在地,口吐白沫,眼见是不活了。
侯月儿大惊,拔刀正要冲下去救父亲,突听有人大叫:“有刺客!”霎时,整个李府锣声铛铛,书房外已经聚集了数十个家丁护卫,不住地向屋顶放箭,侯月儿知道再呆下去自己也不能幸免,只得一咬牙,含泪跃上另一个屋顶,逃出了李府。
李大人为什么要害自己父亲?这里面藏着怎样的阴谋?侯月儿想了想,决定去找那个采花大盗问个明白。
侯月儿赶到那个山洞,那书生已经醒了,不住地呻吟,但一见到她,便满脸愤怒,不住地骂道:“你这恶婆娘,我没有得罪过你,你为什么要害我?”侯月儿气不打一处来,拔出柳叶刀在他面前一晃,“你害的人还少吗?你再骂人,我就一刀宰了你!”那书生愤愤地说:“我冯俊才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我害过什么人?你这恶婆娘一定是李知府一伙的,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你要杀便杀吧,我姓冯的自从下定决心上京告御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什么上京告御状?你不是采花大盗么?”侯月儿一愣。冯俊才开始破口大骂,后来见侯月儿真的不知情,才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冯俊才是个秀才。父母都已不在人世。他一个人守着几亩薄田,耕种读书。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自在。不想这李和松任知府后,和一些地头蛇勾结,鱼肉百姓。那些所谓的“采花大盗”,都是李和松的手下,专门绑架那些良家妇女归他们淫乐。当地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
冯俊才义愤填膺,知道李和松一手遮天,便拿出祖传的一方印信,决定上京告御状。这印信来头不小,是太祖皇帝御赐给他们家的。原来太祖皇帝原是前朝的地方官,因见朝廷腐败,密谋起兵造反,不想被叛徒出卖,被官兵追杀。是冯家冒着灭门的危险救了他一命。太祖皇帝当时身上没什么财物,便留下这一方官印作为感谢。并言明他日得志,只要冯家拿出这方印信,自己一定有求必应。
这印信冯家世代祖传,但冯家世代都是淳朴的乡农,从未想过拿这印信去换一场富贵。不过这一次,为告倒李和松,冯俊才却豁出去了!
侯月儿直听得出了一头冷汗。原来李知府是如此阴险的人!因冯俊才手中有先皇御赐之物,李和松不敢公然和他作对,便使了这借刀杀人之计。把自己父女俩当枪使!除了冯俊才,夺了印信,却拿自己父女顶罪!
侯月儿银牙紧咬:“我这就去找李和松那狗贼拼命!”冯俊才冷笑道:“你虽然会点儿功夫,可是一个女流之辈,成得了什么大事?还是我上京告御状吧!”说着,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侯月儿忙劝道:“你一个书生,现在又没了先皇御赐的印信作护身符,出去不是送死吗?”冯俊才痛得额上满是冷汗,但却正义凛然:“人固有一死,我就要让李和松之流的贪官看看什么叫布衣之怒!”说完就往外走。
侯月儿没想到这个书呆子如此硬气。再看看他那空空的袖管,不由得懊悔心疼。心想:“我误伤了他,使他终身残废,决不能再看着他去送死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罢,先救这书呆子吧!”主意已定,突然间倒转刀柄,向冯俊才头上击去……
三年后,李和松升了官,在万柳园大宴三天。一连传了几个戏班子伺候,众官都来庆贺,看戏吃酒,热闹非凡。
这天,李和松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园中看戏。台上演的是一出武戏,那刀马旦一出场便翻了数十个筋斗,台下一片叫好之声。李和松大喜,吩咐手下看赏。那刀马旦翻完了筋斗,面不红,气不喘,眼睛往台下一溜,来了个漂亮的亮相。李和松与她目光相接,不由地一怔:这人脸上虽然画着戏妆,但那眼神却似曾相识……
就在他发愣的当儿,只见那刀马旦手中已多了柄柳叶刀,大喝一声:“狗官,拿命来!”李和松只见眼前刀光一闪,就惨叫一声倒了下去,戏场大乱,这时,一个独臂乐师偷偷点着了戏台上的幕布,瞬时,万柳园里烈火熊熊,人们争相逃命……
多年后,江湖上多了对卖艺的夫妻,男的独臂,但却能拉会唱,女的娇小,但却一身功夫……
(责编/方红艳插图/黄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