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闪婚:是情爱的浓缩,还是婚姻的速配

2008-12-29欧阳江南

伴侣 2008年1期

  时下,与“闪客”、“闪存”等话语一样,“闪婚”成为部分都市年轻人追捧的一种时尚。“闪婚”,意思是闪电般地相识,闪电般地恋爱,闪电般地结婚。
  三秒钟可以播报半条新闻;八分钟可以吃完一包方便面;十三小时纳斯达克指数可能翻降数倍……在有限的时间内,你还能做些什么?“闪婚一族”说:三秒钟足以爱上一个人,八分钟足以谈一场恋爱,十三小时足以确定同伴侣结一次婚……继“爱情速配”后,又一种情感快餐的“闪婚”成为现代都市一种新兴现象。
  “闪婚”,究竟是爱情精华的浓缩,还是快餐爱情时代里的绚丽空壳,我们来听听主人公们的发言……
  
  相逢时没有因为犹豫而使真爱和我错失
  (倾诉者:肖红女26岁某时尚杂志编辑)
  认识霍非的时候,我正在上大四。临近毕业时的茫然使我像一只失去航向的小舟,不知道何去何从。更重要的是,我相恋三年的男友突然换了手机号码,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天,霍非进我们宿舍时,外面正下着大雨,他像一只落汤鸡一样进来时,我正坐在桌子旁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看小说。我的室友、霍非的妹妹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我哥哥”。大家都热情地向他打着招呼,我漫不经心地抬起头,扫了他一眼,礼貌性地一笑,算是打招呼。
  毕业的日子进入了倒计时,参加招聘会、送简历、面试,失望和希望的交织让我几乎忘掉了心里的疼痛。我不想再恋爱,任何美丽的誓言都只是爱情的影子,我要的是婚姻和家庭。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奔波,在毕业前一个月,我找到一份在时尚杂志社做编辑的工作,同时,我也在无意中发现了我的男朋友的新单位。在这个城市,圈子就这么小,要想永远从一个人的视线里消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有工作了,我想买一部手机,这样联系起来会方便一些。那天,霍非来宿舍了。在闲聊中,他自告奋勇地说可以帮忙。第二天,霍非陪我逛了很多地方,终于买到了一部我满意的手机。在试手机时,他用自己的手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如果没有下面的故事,也许我和他将会永远错过。
  三天后的一个下午,下班后,我正忙着处理手头上最后一篇稿子,我那消失了半年的男朋友来了。他悄悄塞给我500元钱,要我请同事们吃饭,还说是每一个新人应该做的事情。我没有拒绝。当晚的饭局很尽兴,他在餐桌上像一个演说家,而我已经没有任何的狂热。在回学校的路上,他向我提出了分手。我默默地接受,无话可说。
  在宿舍楼下,我突然难过起来,虽然早知是这样的结局,我还是被直白的结果打击得泪流满面。我想找人倾诉,拿起电话才知道,这几年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在文字和他之间,我是一个封闭的人。手机上只有霍非的电话,我试着拨过去。他说他正和朋友吃饭,不过,我可以过去找他。
  我去了。和他们吃了饭,又去了迪厅。这些都是我不熟悉的场景,每个人脸上都写着自得其乐的幸福。我笑了,对陪我默默坐着的霍非说,我和我男朋友彻底分手了,声音涩涩的。我虚弱地伏在他肩上,像虚幻的光线下互相依偎的情侣。
  深夜了,他的朋友把我们当成了情侣抑或是一夜情缘的人,安排我们住进了一个房间。被霍非扶着走进房间时,我看见他的朋友一脸坏笑。
  房间里只有一张床,我虚弱到了极点,没有任何想法就躺下了。很久很久,在恍惚中,我感觉霍非在我身边躺了下来,我等着,等待着将要发生的一切,我想我不会拒绝。
  等我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光线透过薄薄的窗帘洒在地板上,而我像刚刚睡下时一样衣着完好地蜷缩在霍非的臂弯里,而他脸上写满了疼惜和爱。
  第二天傍晚,晚霞映在校园的林阴道上,霍非找到了我,他忐忑地掏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捧到我面前:“肖红,毕业后嫁给我吧!”我愣住了。一分钟后,我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