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 雇员的最佳“导师”
2008-12-29陈益锋
中国新时代 2008年1期
普华永道是否是一个好雇主?尽管每年都有员工外流,但公司最新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显示,2007年是雇员最满意的一年
普华永道总是要求员工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少用纸张,“因为用多了纸就等于又砍了一棵树,这对整个环境就是一个损害。”
普华永道在办公室废纸的处理上,由于可能牵涉到一些客户的商业机密,会先进行粉碎,然后送去环保公司进行再循环处理。目前普华永道成立了一个社会基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各种形式,为需要帮助的人尽我们的一份力,实现我们对社会的回报。”普华永道方面表示。
普华永道在社会企业责任感的体现,更多的应该是来自于其对于雇员的关注和培养。
关于普华永道,业内有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它是否是一个好的雇主?因为普华永道每年都有员工外流,但是同时,也有更多人渴望加入这个颇具盛名的会计师事务所。
对于普华永道的人才外流现象,普华永道的管理层反倒显得很自豪,因为这恰恰说明了普华永道的人才很优秀,他们都很受欢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普华永道就像一个培训基地。
有意思的是,普华永道外流的员工,很多最终又会变成老东家的新客户。通过这样的循环,普华永道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客户群,比如有一个普华永道“旧友会”,其中很多人都是公司原先的员工,他们会像回“娘家”一样,和普华永道继续保持工作甚至是朋友的关系。
迄今为止,普华永道在中国已经投资了2亿美元——还将继续投资 5000 万至1亿美元,主要投入在培训和优化服务质量上。
目前普华永道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排名中,名列第一;被《国际税收评论》杂志评选为“中国年度最佳税务顾问机构”及“中国年度最佳转移定价顾问机构”;在中国 632 个大学3万多名学生评选的“最佳雇主”中排名第 26 位,这也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唯一入选的一家企业。
“2007年,我们所做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显示,这是员工对公司最满意的一年。”普华永道人力资源合伙人Dave McCann 在接受《中国新时代》专访时说。

“We Care”
在普华永道,任何人有建议和问题都可以直接反映,这恰恰体现了普华永道对雇员的人性化管理。每个员工,都可以通过邮件系统将自己的意见直接发送到公司最高管理层那里——这是一个叫做“We Care”项目的一部分。
Dave McCann表示,“We Care”是普华永道在雇员管理上的一种行为理念,员工可以通过热线或者邮件等方式传达自己的意愿,“我们要让员工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工作场所。”
在“We Care”项目中,公司成立了We Care Committee(即关怀委员会),同时还有40名合伙人作为“We Care”大使,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员工专题讨论会。
讨论会由来自不同级别、不同部门的同事参加,讨论如何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更好地让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委员会再从中归纳总结相关意见,向公司管理层提出。
比如2006年,曾有一个员工提出了组织公司篮球比赛的建议,2007年,公司管理层就进行了安排,全国各个分所都积极准备,通过预选赛选出获胜的团队,并进行训练,最终前往上海参加决赛,这个活动在2008年将继续扩大,并演变成普华永道挑战赛。当然,整个活动历时几个月的所有相关费用都由公司支付。
此外,普华永道每年都会针对雇员对于公司的满意度进行一次调查,即员工满意度调查。这是关于普华永道自身业务发展,尤其是关于公司管理和员工发展等主要方面的一项在线问卷调查。该调查自2003年起,每年进行一次,邀请全体普华永道的员工参与。
2007年,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超过59%的员工,即约4499人参与了此项调查。该调查由专门的调查机构执行,确保所有回复均为匿名且严格保密。对于员工们的意见反馈,普华永道公司管理层非常重视,并视此项调查是获取员工意见反馈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帮助公司制定未来发展计划。
在雇员福利方面,普华永道为员工提供一套系统的医疗保健措施。除了大部分公司均会提供的医疗保险外,普华永道每年均会为员工提供免费体检机会、冬季预防流感的疫苗注射以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措施。此外,公司亦会时常为员工提供一些健康小窍门,以及一些帮助身心健康的课程。
当普华永道员工在其它国家工作或旅行期间,亦可享受公司提供的24小时全球紧急医疗、安全及旅行协助服务。
“普华永道给员工提供的医疗福利是非常好的。”Dave McCann表示。
普华永道对于雇员的关怀,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7年夏天,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公布了2007年美国大学生最佳雇主排行榜,共有25家雇主上榜,其中普华永道被评为第7名,位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
而在中国,由中华英才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观察报、新浪财经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 评选活动中,普华永道连续三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入选前五十名。
本土化策略
普华永道的很多员工都有切身体会,“我的导师对我帮助很大,不光是工作,还有生活和做人方面。”
导师制——这也是普华永道长久以来形成的独特团队管理模式。普华永道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导师,每个新进来的员工,都会有一个导师来负责指导,不但在专业方面,也包括个人成长、职业发展方面,比如公司每年还有专门的经费,用以员工跟他们的导师吃饭,聊天谈心。而普华永道的经理人、合伙人,都要接受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导师的培训。
“企业文化对于打造团队非常重要。我们强调heart & mind——怎样让客户选我们、员工选我们——我们要赢的是他们的 heart & mind ,赢得他们的感情。”普华永道表示。
正是如此人性化、完善的培训体系为普华永道的人才成长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多的本土优秀人才正在成为普华永道的高层管理者。
按照普华永道的晋升制度,通常工作2~3年会成为高级职员,正常情况下5年可以做经理,在业务上独当一面,一般来说,如果工作12年就有机会成为合伙人。
2007年,普华永道提升了57名合伙人,令普华永道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的合伙人总数接近330位。新合伙人中,42位来自中国内地,15位来自香港。这是普华永道本土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亦是普华永道成功吸引本地人才的表现。
员工本土化,正是普华永道最重要的一个本土化策略。
普华永道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地区,差不多有9000 名员工,其中90% 都是本地员工。从2004年前开始,普华永道每年在中国招聘1500名以上新员工。比如在上海地区,普华永道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招聘500名左右大学应届毕业生。
“在业务起步阶段,派国外员工来工作,非常需要且必要,因为本地缺少具备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但要在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发展的话,一定要培养当地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因为他们熟悉当地的文化,熟悉当地特殊的商业环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本土化策略就是培养大批的本地人才。”
员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普华永道会派遣员工到海外工作。目前,普华永道在中国每年为200至300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员工提供海外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能获得更多的全球经验。
(本刊记者胡霞亦对此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