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乐中国 构建可循环产业链
2008-12-29胡霞
中国新时代 2008年1期
200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利乐中国与上海市电力公司签署首个绿色电力认购合同,在一年的合同期内,为其设在上海的中国区总部购买12万千瓦时绿色电力。这一举措使利乐中国区总部率先成为全部采用绿色能源的“环保办公室”。此合同的签署意味着利乐在一年的工作运营中可以减少115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终端:创建可持续再回收体系
2007年1月5日,北京邮电会议中心礼堂,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正在一片生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听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座的每一个学生都穿着统一的环保工作服,他们分别是来自北京近50个社区的拾荒者、保洁员和废品收购员的代表。在这个课堂上,他们第一次有了用利乐环保纸特别定做的个人名片。
这个特殊的课堂是在利乐公司的支持下,由北京联合开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的,主讲人是来自利乐的环保工程师和开源的组织者。目的是向从业者讲授牛奶饮料纸包装的回收知识,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利乐公司纸包装的回收网络,创建更加规范、有效、完整的回收体系。学员通过学习包装的回收知识,了解循环利用的价值,学会分拣可再生利用的垃圾。

利乐中国区副总裁杨斌在接受《中国新时代》记者采访时表示:“利乐虽然是一家食品包装与加工设备供应商,但是同时一直致力于推动消费后纸包装的回收,并将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利乐积极通过支持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帮助回收网络的建立等途径,推动形成可持续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对拾荒者和废品收购员的培训就属于支持回收网络建立的工作的一部分。”
这个特殊的培训课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两个月内,利乐纸包装回收总量就达到8000多公斤。其中,拾荒者个人的回收量最高的达600多公斤。培训进行4个月后,纸包装回收迅速上升到50多吨。2007年,这样的大规模培训一共举办了两次,共覆盖了京城的一百多个社区,此后,联合开源公司又组织了多次小型培训和社区推广,截至目前,纸包装回收量已经达到253吨,如果以利乐包装计算,相当于2500多万个包装。
据统计,2006年中国纸盒包装市场超过200亿个,其中利乐包装用量占到180亿个,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每个利乐无菌纸包装中优质纸纤维、铝箔和塑料的含量分别为7.5克、0.5克和2克。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地回收,这将是巨大的资源。
据有关人士介绍,庞大的废弃包装足以养活以之为原材料的再生产品企业。而目前在国外,利乐包装的再生利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回收和再利用比率还在逐年增加。但目前我国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尚不足总量的20%,远低于发达国家50%-60%的平均回收率。杨斌表示,目前利乐包装的回收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我国普通的消费者大部分还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更遑论养成相关的习惯。且中国没有专门的分拣回收队伍,这给后端的再生产利用带来很大压力。对此,杨斌认为,构建回收再利用产业链的最大瓶颈在于回收的环节。为改变这一局面,利乐积极参与并支持对分拣回收队伍的培训。
另外,利乐还在上海帮助有关方面建立了500家废品收购站;在北京联合开源回收公司建立了覆盖500个社区的回收网络;在广州与环卫局合作也建立回收站,并添置了设备分拣机、打包车辆,并出资运行和维护。“2006年,利乐包装在中国的回收处理量达到4900多吨,2007年的总回收量将突破1万吨”,杨斌说:“这是利乐在主包装业务之外的新延伸,目的是构建新的环保系统,打造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链。”作为辅助手段,利乐还深入城市社区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帮助居民提高环保意识,接受垃圾分离的概念。在全面推进中国环保事业的进程中,利乐公司无疑带了一个好头。
至2008年,利乐全球消费后包装的可回收及再生利用率将从13%提高到25%。为了这个目标,利乐中国在回收和再利用方面每年都要投入1000万人民币。杨斌表示,2008年利乐计划在环保事业上的投入会超过4800万元人民币,利乐将继续加大在消费后包装的回收和再利用上的投入,重点帮助再生厂家改进设备和技术,提升再生产品的价值,并培训更多的拾荒者。还要继续向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促进回收再生体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提升再利用企业的产品价值,最终拉动终端的废弃物回收价格。
前端:环保始于原料采购
利乐在关注产业链终端——包装回收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产业链前端——采购。
2007年3月,利乐公司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分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支持中国的森林认证试点项目参与国际权威的“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利乐此举,是从源头处再延出的一个环保之举——坚持原料采购可再生性原则的一个深化和拓展。
根据协议,WWF将为利乐在中国指定一个森林认证试点项目,帮助该森林经营单位最终获得FSC认同。与此同时,WWF和利乐中国将共同为森林管理人员和相关产业人员举办一系列培训和研讨会,介绍FSC认证标准和要求,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改进管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等一系列先进经验。
中国森林认证(FSC)工作组于2006年3月在北京成立。在WWF的推动下,很快就有6个森林经营单位的71万公顷林地通过了FSC的森林认证。2006年确定了在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广东和四川等6省开展森林认证试点,2007年又确定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广西、云南、海南、安徽、河北6省开展第二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