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猜想?+YAHOO!
2008-12-29
中国新时代 2008年4期
雅虎被收购的消息不仅是一个网络门户的衰落,更预示着互联网未来的新方向。
尽管目前除了微软之外还没有第二家公司正式宣布参与并购雅虎的阵容,强大的雅虎依然掌控着自己的命运。但伴随着雅虎股价的下跌,雅虎的核心价值正在流失,其所占网络搜索市场的份额也慢慢萎缩。像一些曾经收入丰厚的服务,比如电子邮件服务和向手机公司公司提供的宽带系统业务等,都呈现出萧条境况。
相比之下,Google在搜索广告市场的不断进步,与2006年相比,2007年Google的广告收入增长了近2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从11.3%快速增长到14.9%;而雅虎2007年的业绩却下滑了12%,在市场份额上,雅虎没有上升反而下滑了一个百分点。
拥有1.43万名员工的雅虎是否还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业务模式?
这个曾经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新技术诞生的地方,现在它却面临着被认为是衰落的风险;而同在硅谷的Google公司被认为是创新的大本营,几乎每周都会推出一些新功能。
毫无疑问,具有技术思想家之称、在硅谷广受尊敬的杨致远必须推动公司进行重组,更快地整合有趣的技术创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式是更积极的收购或者消极地被收购。
雅虎+微软
即使雅虎和微软合并,其互联网业务也难以改变谷歌的老大地位。但如果能成功整合,必然对Google造成最强有力的冲击,有可能重回第一的位置。
收购雅虎对于微软来说意义重大,但是收购本身只是整个交易中最简单的环节。微软在收购雅虎后所面临的整合问题才是其真正的挑战。
尤其是在公司文化上,雅虎和微软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至少在技术方面,雅虎一直鼓励、倡导和使用开放性的软件产品和技术平台,而涉嫌软件行业垄断的微软在此方面则完全相反。
微软与其他企业的文化差距很大,被收购方要融入到微软的企业文化中非常困难。高通公司的首席信息官诺姆·福杰德海姆也有同感:“微软收购雅虎是一场文化冲突。如果我在Google,我一定会非常激动。因为我能够从雅虎挖到大量的顶级优秀人才。”
雅虎的互联网人才被认识是雅虎目前拥有的最具价值的资产。如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所说:雅虎之所以价值400亿美元以上,并不是因为丰富的产品线、庞大的广告客户群体、或者市场份额,而是因为优秀的工程师团队。
微软目前正致力于在网络搜索和广告市场追赶Google,因此对雅虎的技术团队当然求贤若渴。但分析人士指出,微软并没有充分规划如何将雅虎整合进自己的体系。同之前收购的aQuantive以及Tellme不同,雅虎与微软有太多重叠的业务,比如在搜索、即时通信、博客、邮件、个人门户、照片分享、音乐、视频、广告系统等方面,双方都有各自的产品。
为了优化资源、节约成本,微软将不得不决定保留哪些产品、舍弃哪些产品。这样的业务重组又无疑会带来相当多岗位的调整和删减。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会让许多雅虎员工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的大批高级员工的流失将不可避免。
同样,雅虎方面也曾因为业务整合遭受损失。以音乐服务为例,Yahoo Music跟数年前被雅虎并购的Musicmatch就一直未好好整并,导致两个部门同室操戈,形成业务和人力重迭。
在这场并购中,貌似主动的微软方面实际上处于被动状态。因为无论Google还是Sun等巨头都推出基于WEB的应用软件,向微软的办公软件发起直接挑战,比如Adobe公司最近也收购了Buzzword下属的开发者,准备提供在线应用服务。随着Google“云计算”等计算革命的不断推进,更多的桌面应用都可通过在线完成。因此,微软急需一个强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加入,扩充自己的网络优势。
雅虎+Google
如果雅虎的所有业务并入Google公司,毫无疑问,这将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强的组合,甚至比当年美国在线天价并购时代华纳还要让业界轰动。但两家公司在互联网领域的强大规模让业内每个人看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成功,因为这肯定将垄断美国甚至全球的互联网行业,无法获得批准。”
但微软发出收购雅虎的要约,据说也触动了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因为他随即与杨致远通了电话。毕竟微软对雅虎的高调收购,其根本矛头直接指向了Google,Google当然不会按兵不动。第一个直接反应就是搅局,Google频频指责微软收购雅虎将威胁到互联网行业的良性竞争。
另一方面,Google方面在积极布局和扩大自己在互联网市场的战略和优势。3月11日,欧盟监管部门正式批准了Google对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的31亿美元收购案。
DoubleClick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广告提供商之一。该公司利用多种技术帮助客户将他们的广告锁定特定的互联网用户进行宣传。DoubleClick公司向互联网用户电脑内安装一些类似“cookies”之类的软件,以跟踪用户曾经浏览过的历史网页。
Google通过这一交易,可以将自己在付费搜索领域的垄断地位与DoubleClick在显示广告市场的领先优势结合在一起,并在以搜索广告业务为主体之外,获得了图形广告市场的份额。
Google除了已经完全掌握了广告和搜索业务市场的主动权外,在其他多项产品功能上,都显示了自己的优势。相比之下,雅虎一直以来都很强势的电子邮件、图片共享、网络地图和即时信息服务等各方面都面临着Google的竞争,而后者在创新和整合方面都在竭尽全力,而雅虎在该方面却并没有太大起色。
早在一年前传闻Google并购雅虎时,埃里克·施密特就表示,移动广告和在线视频是Google在未来几年年的两大增长点——显然,对于雅虎投入巨资研发的“巴拿马(Panama)项目毫不在意——“巴拿马”即新型广告排名算法,旨在提高雅虎付费搜索营收。
与其他网络媒体相比,Google正在用更快的速度发展,因为它已经建立了一个更好的、更加直接的在线广告业务体系。
今年3月17日上午,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个人极力推荐“云计算”计划,“我们Google所做的投资或者所做的工作方面花费的精力都是与云计算相关的。”
其实,云计算就是Google数据中心得以处理互联网服务的技术秘密,而Google的搜索引擎就是云计算初期的服务产品,现在的云存储以及未来更多形式的Web新应用将使云计算成为Web时代的新型计算语言。
因此,云计算也被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服务方向。当然,互联网的昔日霸主雅虎也拥有了自己庞大的数据中心,但分析人士指出雅虎在创新方面的迟钝让其落后于对手。
此外,Google也明显地超越了传统媒体,因为传统媒体都已经完全成熟,而它还处于发展期。正如硅谷分析家表示,控制大部分在线广告收入只是Google野心的一部分。
根据TNS分析,2007年美国市场广告商投入总额估计为1537亿美元,按这一数字计算,Google的广告收入占到了总额的5.7%。现在Google显然还可以去争取另一块价值巨大的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包括电视广告、电台广告、户外广告等,每年广告商在传统媒体也有上亿美元的投入。
雅虎+eBay
关于雅虎与eBay合并的传闻一直在业界中弥漫,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因为雅虎与eBay的优势被认为是互补的——雅虎的强项是媒体功能,而eBay是电子商务;雅虎在国际市场的重点是亚洲,eBay是在欧洲。
最引人关注的是,双方合并之后,eBay可以使用雅虎的搜索器以吸引消费者,而雅虎会利用eBay的PayPal支付系统和Skype用户基础。
在微软提交并购雅虎要约之前,美国某博客发表了一篇文章称,雅虎正在与eBay协商收购事宜,结果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文章表示,雅虎公司出价1.76比1的换股方案收购eBay公司,估计它的这个换股收购方案将胜出。“看来2008年将出现一个名为‘yBay!’或者‘eHoo!’的新公司了。”
尽管没有任何消息显示双方会实现并购,但雅虎和eBay在商业策略上的方向一致却是公认的。eBay的PayPal支付平台已经与雅虎进行了搜索广告的合作,而eBay或许也可以同雅虎的邮箱与即时通讯服务有更多的整合,此外两家公司还有多项网络广告合作。
最主要的一点是,搜索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热点——这在雅虎的亚洲市场已经得到证实。2007年底,eBay和日本雅虎宣布了它们将联合各自的拍卖网站。这一交易为 eBay吸引日本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最为中国消费者熟知的就是阿里巴巴并购中国雅虎案,马云的最初想法就是通过利用雅虎的搜索,为电子商务提供更多的服务。尽管中国雅虎在随后的整合中不断被改变发展策略,但搜索+电子商务的根本模式仍然没有动摇。
目前应该说是这两家公司合并的最好时机。因为原eBay的CEO梅格·惠特曼将于三月底正式卸任eBay,新掌门人或许会对合并感兴趣。而且最近一段时间以来,eBay公司股价已经接近52周以来最低点,是收购的最好时机。
最主要的是华尔街方面一直对雅虎和eBay合作前景保持乐观。“双方合作将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最重要因素将取决于eBay访问量与雅虎品牌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分析师认为,雅虎受益将更大,理由是因为合作截断了从eBay流向Google等的广告收入,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装入自己腰包,这意味着雅虎在与最大竞争对手争夺最大客户时取得了胜利。


但双方在业务上的差异性可能会让华尔街人士失望,因为随着Google的快速发展,雅虎和eBay的合并仍然无法改变现在互联网的格局,可谓大而未必强。
雅虎+新闻集团
雅虎和新闻集团的合并,或许可以让微软的并购计划落空,而且雅虎还可以继续保持独立运营。此外,“Yahoo+MySpace”——即雅虎的门户模式与新闻集团旗下的人气社区MySpace的结合,其产生的效应以及合并后的整合问题尽管还有不少疑问,但目前看来是比较好的组合。
首先,雅虎将从MySpace身上获得巨大收入。因为雅虎自己在社交网络领域的努力一直没有取得成功,而MySpace在全球已拥有了近1.1亿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市场数据显示,预计2008年美国社交网络广告收入将达15亿美元,MySpace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4%。
此外,雅虎和新闻集团的合并,可以让其在随后的运营中保持独立身份,继续发挥雅虎在互联网业务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雅虎此前已经对多家具有前途的社交网络资产进行了收购,其中包括可以让MySpace成为更具魅力目的地的图片共享网站Flickr,这都是双方互补的优势之一。
但这一组合方式并没有令雅虎的股东满意,因为新闻集团的互联网业务目前也遇到了麻烦,难以找到盈利的途径。因此双方都无法从并购的交易中获益。“新闻集团和雅虎都拥有大量的流量,但难以将它们转化为营收和利润。”
同时,雅虎重点研发的Y!OS(雅虎开放战略)就是为了应对MySpace等社区类网站的激烈竞争,如果雅虎决心和新闻集团合并,将导致人们对于杨致远更大的质疑。
新闻集团与雅虎之间并购的最大障碍之一则来自Google。目前,Google已经拥有了一份多年的价值9亿美元的协议,为MySpace处理广告业务,因此新闻集团的介入会让人把Google牵涉进来,这样,任何协议都会使监管机构担心违反了反垄断竞争法。
当然,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雅虎因为在搜索领域内被Google全面挫败,才导致在互联网在线广告领域内被Google处处压制。新闻集团就算能提供充足的资本和资源支持,但在搜索这一最关键的领域内,雅虎并不能从新闻集团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