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愿意关灯一小时吗?

2008-12-29韩方明

中国新时代 2008年9期

  周末约了朋友来乡下的牧场小住,有来自北美的朋友说起他们的一个环保活动,令笔者很受鼓舞。当晚,我们就在乡村的房子里关灯一小时。在短暂的黑暗之中,我们一起安坐,听着窗外坝上草原在雨中呼啸而过的风声,在摇曳的烛光和熊熊的炉火下,从容地享用简单的晚餐,体验到一种久违了的宁静和喜悦。
  朋友说,为了响应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发起的全球“地球时间”环保活动,上个月底的一天,在加拿大十余个主要城市的150个社区,晚上8时到9时熄灯一小时。最令人鼓舞的是,各地上千家商户也不甘落后,有些餐馆在熄灯的一小时里全采用烛光照明。
  加拿大的“地球时间”环保活动本打算只在多伦多开展,没想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据说,在该机构网站上注册参与这一活动的加拿大人有5.5万,仅次于美国。
  熄灯一小时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小事,却能让人们意识到,能源浪费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据当地的电力公司官员估计,安大略省周六的日常用电量约在1.6万兆瓦至1.7万兆瓦,熄灯一小时活动预计可省电5%。这也是今年多伦多“地球时间”环保活动的节能目标。
  比节电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意识到,个人能为控制气候变暖做些什么,比如关掉多余的灯、用冷水洗衣和多乘公交车等。每个人都采取一个小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地球时间”环保活动广受欢迎本身就说明,人们愿意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虽然也有人对此活动持批评意见,但支持者占大多数。
  诚然,节能只是人类应对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同样重要,那就是人类要改变现在使用能源的方法。
  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对于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美国等汽车大国在招致油价日益高企的同时,还导致汽车尾气泛滥。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暂堵能源缺口,竟又把煤炭这一高污染的能源作为替代品。我不在意山西煤老板是否暴富,但每当冬天看到北京许多社区还烧煤取暖,导致天空遍布阴霾时,我都感到心情沉重。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但是,我们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呢?难道真的是一个被破坏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
  美国前总统戈尔作为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在颁奖仪式上说:“那些旱灾、海啸、热浪不再是新闻,它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降临,而且愈演愈烈。这是一次全球性紧急状态,我们如同坐在一枚定时炸弹上面,必须尽快行动,阻止浩劫。”
  事实上,这正成为科学界的共识。就在去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专门报告还只是强调,为了把二氧化碳的浓度限制在450ppm以内,2050年时工业国必须将碳排放减少80%至95%,整个世界将减排50%至80%。
  除了关灯一小时之外,那些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应该更加积极地为社会贡献更多。去年至今,笔者多次提及新能源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已是刻不容缓了。早一天、多一家新能源供应商的出现,就意味着我们能够让地球少受一点污染,少受一点迫害。
  不需要更多的国际公约来敦促,每个政府都应该认识到,对于新能源的扶助、支持和倾斜,于己于人都是功德无量的善行。这是一个只争朝夕的紧急行动,其重要性不亚于拯救雪灾和拯救股市。因为,当有一天环境恶化之后,就已经无法逆转,那时候再来补救,已经太迟。
  我们共存于一片天空下,忽略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则是对于自身、国民、海洋和陆地的不负责任。我们期待每个政府都能坐言起行,迈出积极的步伐——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保护家园,应该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和一致行动。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投资银行家,是今年两会期间推出的新阶层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