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丕宏 在体育中发现管理哲学

2008-12-29陈艳艳

中国新时代 2008年9期

  
  北京奥运,是美国宏道集团董事长陈丕宏第一次亲身体验的奥运会,对于他来说,不论工作多繁忙,不管距离有多远,他都要从太平洋的那一端,以一个华人的身份远道而来参与属于全球华人的北京奥运会,“因为北京奥运会,是所有华人的自豪。”
  
  现场感受开幕式
  七年前,生活在旧金山的陈丕宏因为时差的原因,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得知北京成功申奥。尽管错过了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依旧因北京的获胜兴奋不已,“兴奋,感觉中国真的强大起来了,也相信中国有实力成功举办奥运会。”陈丕宏对《中国新时代》说。
  作为美国百人会的成员之一,陈丕宏见证了这个致力于为中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交流多做有益之事、聚集了为美国各行业各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华人精英团体的集体庆祝,“有没有人流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所有人都倍感自豪。”
  从2005年,第一次回国创业开始,先后担任新浪董事和用友软件独立董事的陈丕宏,基本每三个月就要回国一次。“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北京的变化非常大,建设了很多新的项目,各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改善。一直让人头疼的交通状况不再成为问题,空气质量也有很大提升,这是奥运带给一个城市的财富,我们要把握每一笔财富,比如空气质量问题,我希望我们可以一直保持奥运期间的成绩,因为北京是每一个在这里生活的人的家。”
  虽然很喜欢运动,陈丕宏却很少有时间亲临现场感受。这次北京奥运会,陈丕宏非常希望有机会去亲身感受一番,“以前不去现场感受奥运,一是工作很忙,二是觉得太远,还有就是不适应繁多的安检,觉得人心惶惶,但在中国北京举办,我一定要来参加,在华人的土地上举办奥运会,是所有华人的节日。”
  让陈丕宏没有料想到的是自己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竟然来得那么有意义。
  北京奥组委给了“百人会”10个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名额。百人会在考虑分配这10个名额时,正值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于是百人会的会长决定拍卖这些名额,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四川灾区。陈丕宏通过竞拍获得了名额。陈丕宏称,“志在必得,对于我来说,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北京奥运会,非常有意义。”
  对北京奥组委精心筹备了7年的盛大开幕式,陈丕宏说:“倍感自豪,太精彩,太令人激动了!开幕式是奥运会最重要的部分,它的成功意味着奥运会的成功!我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中国的进步,更让全世界知道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国自古以来重文重武,武在今天来说就是体育,在这方面取得成绩,我们会得到大国更多的尊重。”
  
  活学活用体育哲学
  由于工作繁忙,在出席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陈丕宏便赶回了美国,“我会一样关注各项比赛,体操、乒乓球、跳水、蓝球、田径,都是我喜欢的项目。”陈丕宏说,他会抽出时间和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旁观赛。应该说陈丕宏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太太曾是台湾的体操运动员,获得过很多奖牌,“我的太太会为我做最专业的讲解。”有姚明参加的篮球比赛,也是陈丕宏关注的项目,他说:“姚明是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他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姚明经常会去旧金山与旧金山的战士队对决,陈丕宏每次都会去现场观战,“姚明每次来旧金山打球,旧金山都会准备很多精彩的节目,这些节目全部都是中国的传统节目,有杂耍、舞狮,还有中国传统的杂技等,老外都很惊异于我们的传统节目,那种感觉非常自豪。”
  通过体育,通过姚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正在深入地了解中国,陈丕宏希望,通过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启程来北京观看奥运会之前,他写了一篇名为“美国人应如何看奥运会”的文章发表在San Francisco Chronicle《旧金山纪事报》(见链接)上。
  据陈说,美国全国广播电视公司在全球所有电视公司中花费大价钱购买了奥运转播权,然而实际却并不会将所有赛事转播给美国观众,以乒乓球比赛为例,从上世纪70年代那场著名的乒乓外交后,就几乎没有再转播过乒乓球比赛,大部分美国人甚至都不知道世界乒乓球名将王楠是谁。“美国人对于‘非美国’或‘美国主流’之外的东西缺乏了解和欣赏。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经济改革后,正再次崛起。中国已走向世界,也殷切地希望通过奥运会让世界接受自己。待赛场上的喧嚣散去,待最后一块奖牌揭晓,中国仍将是那个崛起中的中国,她只会更加强大。将中国视为平等伙伴、相互沟通了解,会使西方世界获益良多。在此意义上,还有比奥运会更好的平台吗?”陈丕宏认为,美国不应因为自己的强大而自视清高,他希望更多的美国人通过奥运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在陈丕宏看来,奥运比赛不仅仅是一场娱乐盛宴,体育比赛中还蕴含着诸多哲学思想。陈丕宏发现,在美国创业、生活的华人,会取其精华地将美式足球蕴含的哲学思想运用到企业运营中,“美式足球,即橄榄球的场地为100码长,比赛一方一次要走10码,4次机会走不了10码,就要把球给对方。在美式足球中,最让人扼腕的是,往往一方已经攻到只剩1码之处,却功亏一篑。就算是已经走了99码,只剩1码,依旧不是胜利者。我们在销售中也强调,你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没有拿下这个单子,这和你败在只剩1码的地方一样。你之前做的太多太好的功课都没有用,没有真正的touch down,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希望销售人员不做只差1码的憾事。”
  陈丕宏将不做只差1码憾事——这样的体育哲学也融入到他自己的华美宏大公司的运营中,确保华美宏大的每一步都真正做到touch down。“目前,华美宏大的运营状况,我非常满意,下一步,我们会进行一系列地扩张,将华美宏大的产品推向更多的市场。”
  
  美国人应如何看奥运会
  撰文·陈丕宏
  和多数奔波于世界各地的旅人一样,我一直对美国之外的电视和其它媒体上的信息和节目的多样化感到惊奇。外国友人对我们的了解似乎要多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
  娱乐和体育节目也是如此。比如,ESPN经常会在亚洲地区播放精彩的乒乓球赛,但在美国本土却从来不播——从上世纪70年代那场著名的乒乓外交逐渐式微以来就是这样了。何以至此?原因是美国媒体认为美国观众只关注某些内容,对其它东西则毫无兴趣。不管怎么说,这都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美国人对于“非美国”或“美国主流”之外的东西缺乏了解和欣赏。
  一些评论家甚至在主流电视台上声称,美国观众可以在奥运会期间出去度假三周,等全美橄榄球联盟赛季开始再回来也不会错过什么。奥运会真的让普通美国人感觉如此乏味吗?也许是的,如果NBC还是沿袭以前的奥运转播策略,只播放美国体育明星参与的赛事,而无视其它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甚至不惜放弃最精彩的比赛。
  一个超级大国的自信最终演变成了自我中心主义,这似乎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避免的趋势。而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也给美国招惹了不少麻烦,比如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个道理,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美国之前的超级大国(包括中国)的兴衰有着深刻的经验可供借鉴。罗马帝国衰落后,中国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直到19世纪前期的工业革命才发生变化。中国视自己为全世界的中心——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向那些“蛮夷之邦”学习任何东西。正是这种自满使中国的发展落后了近两个世纪。
  在经历了30年的经济改革后,中国正再次崛起。中国已走向世界,也殷切地希望通过奥运会让世界接受自己。待赛场上的喧嚣散去,待最后一块奖牌揭晓,中国仍将是那个崛起中的中国,她只会更加强大。将中国视为平等伙伴、相互沟通了解,会使我们西方世界获益良多。在此意义上,还有比奥运会更好的平台吗?
  作为体育迷,我们会为每位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项目的精彩表现而喝彩,无论是科比、费德勒、贝克汉姆,还是王楠。王楠是谁?王楠就是那个左手横扫世界乒坛的女王,她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了女子单打和双打两枚金牌。但我估计在NBC上根本见不着她的身影。所以,今年夏天我是肯定要去北京看奥运会的,因为我是真正的体育迷。
  文章转自《San Francisco Chron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