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界定的李景汉
2008-12-29唐慧芳
中国新时代 2008年12期

2008年5月,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南角的前门23号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开幕展“我们在哪儿”让世人的目光聚焦在这个由清末美国驻华公使馆改建而成的艺术中心,也让其创建者——李景汉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他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总是那么温文尔雅,但生活中的他,热爱冒险,追求速度与激情。
他是个律师,也曾经是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却是作为一名设计师和中国当代艺术的推手。
他生长于美国,但成名于中国,在上海、北京两大文化地域都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地标。这个勇于超越身份和地域的距离,敢于打破一切鸿沟的人,就是“四合苑”、“外滩三号”和“前门23号”的设计者李景汉。
作为画家的后代,他多年沐浴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熏陶;作为美籍华裔,他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作为成功的律师,他严谨、细致而富有逻辑性;作为设计师,他总是深深的为中国文化的精髓所感动……
绅士与骑士

每次在公众场合见到李景汉,他总是衣着得体,带着温和的微笑,举手投足间弥漫着一副绅士派头。他在北京、上海的多处住所,无不布置得闲适、低调而不落俗套,让人流连忘返。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李景汉其实也有鲜为人知的狂野的一面。
“我15岁的时候就自己买了一辆摩托。不知道你有没有梦见过自己像鸟一样在天空里翱翔,没有任何羁绊,完完全全地放松和自由——骑摩托就是这样的感觉。”谈得投机时,李景汉会这样对你说。
美国式的叛逆和自由精神,让李景汉迷上了摩托车——骑摩托、玩摩托、收藏摩托,成了他私人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凯旋”、“印第安”、“哈雷”……这些收藏记录着摩托车的历史,也记录着摩托车背后的文化,以及收藏者的激情澎湃的轨迹。
李景汉说,他最欣赏的是哈雷,不仅因为它的线条和速度,更因为经历了时光的洗礼,哈雷已经成了美国怀旧的标志和自由精神的象征。
李景汉也欣赏英国的纯种骏马,只要是充满速度与激情和冒险精神的事物,都会令他着迷。这与他斯文的外表有着极大的反差。
为了满足自己随时飞速驰骋的愿望,为了和马儿相伴,为了豢养自己钟爱的大型犬,为了珍藏自己钟爱的美酒,李景汉不惜从北京东四附近的一座四合院搬到了郊区。
律师与艺术推手

1991年,作为美国文森艾尔斯律师事务所驻中国首席代表,李景汉如愿来到北京。
对于北京人的身份,李景汉认为,这给了他特殊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来自上他上小学时的某一天。母亲带他去看了祖先的画像,画上的题跋有五个大字——“大学士一等”。 很多年后,李景汉才知道画中人正是他的祖先,而那些字是出于乾隆皇帝的御笔。从此,皇城根的情结融入了李景汉的血液。虽然直到现在他还是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的主席,但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却是“外滩三号”和“前门23号”的设计者,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推手。
这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律师要求的是理性——严密的逻辑、实证的精神和谨慎的态度;而设计师要求的是感性——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自在的灵魂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当被问到如何平衡这两种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身份时,他从容地答道:“其实这两种身份并不矛盾,虽然有很多的区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要敢于创新”。
在来中国之前,李景汉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律师事务所,但现在他已定居北京,艺术事业也已成了他生活的重心。
这样截然不同的身份转变源于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执著,也源于他成长和生活的经历。李景汉的父母都是中国人,多年流落异乡的失落,奠定了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所以,他决定要回到中国。
李景汉真正开始扮演一个艺术推手的角色是在回国以后。他发现在国外经常看到的优秀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回国后却很难看到了。在当时的中国,艺术是脱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因为这种脱离,很多中国人没有办法好好欣赏当代艺术带来的感动;因为这种脱离,中国最好的当代艺术家、最棒的艺术作品都去了海外。

于是,李景汉开始试图拉近当代艺术和当代国人的距离,创造机会将那些当代艺术品展示给普通人。这便是他1995年开始创办中国第一家餐厅式画廊——四合苑的初衷。
在北京故宫护城河边上的四合苑里,你可以一边吃饭、聊天,一边在轻松自如的氛围里,欣赏中国当代艺术的顶尖画作。
四合院对于李景汉来说,不仅是北京建筑的代表和风格,还是身为傅恒后人、世代住在北京四合院中的母亲一直念念不忘的回忆。
在四合苑,画廊和西餐厅合为一体,画廊在半地下室,虽然面积不大,但设计专业,整体感强,也很精致,因此成了京城艺术界人士和艺术爱好者聚会的理想场所,也因此被著名旅行杂志Conde Nast Traveler命名为“全球50大热门餐厅”之一。
有了四合苑的成功之后,李景汉欲罢不能。1999年,李景汉又着手将当代艺术带到上海。经过四年多的设计和筹划,“外滩三号”成了外滩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不是因为那里有顶级的服装品牌、有高级的法国餐厅,而是因为它以画廊为中心、将艺术氛围和创意设计延伸到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2004 年4月,李景汉完成了对外滩三号的改造,将这座建于1916年的上海第一栋钢框架的大楼“换骨”成为汇集艺术、时装、音乐、餐饮及文化的都市生活地标。
改造后的老建筑在外观和基本结构上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在内部增加了很多“擎天柱”,以加固这幢百年老建筑的承受力。这种用现代生活重塑历史建筑的尝试,成就了上海时尚界的潮流,同时也重塑了外滩的繁华。这一创举为李景汉赢得了国内外的无数大奖,也让他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很多人认为,外滩三号代表的是一种消费方式,因为那里有顶级的服饰、餐厅和会所,不过李景汉坚持认为,外滩三号代表的是一种欣赏的生活态度、一种有品位的生活方式,而“沪申画廊”是三号生活方式的心脏。

“沪申画廊”处在这个建筑三楼的中心位置,无论你在哪一层、在做什么,都会以某种方式和画廊关联着,比如画廊旁边有一个餐厅,坐在那儿一眼就能看到画廊。他希望借着画廊影响到所有来到这里的人,包括客人,也包括雇员。
在这里,你可以一掷千金,买一身顶级服饰、做个创意水疗或者是吃顿饕餮大餐;也可以花十几块钱在顶楼的New Heads喝一杯咖啡,俯瞰外滩全貌;或者和朋友谈天说地;甚至可以不花一分钱,四处感受一下这个空间弥漫着的艺术气息。但是一定不能错过“沪申画廊”,近距离地欣赏那些大师级的当代艺术品,体会它们的精华所在。
当世人还在为“外滩三号”惊艳不已的时候,李景汉又悄然抽身。这段在上海的经历让他有机会对比京沪两地的地缘文化差异。他发现,北京更有利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一流的艺术家、欣赏艺术的传统、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了人们的鉴赏能力,也提高了人们的欣赏水平。于是他转战北京,将清末时期的美国驻华公使馆以保持原有外观、内部重新装修的方式,建起了“前门23号”。

和外滩三号相比,“前门23号”的空间规模更大,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更丰厚。李景汉希望将这几座建筑以艺术作为纽带串联起来,构成一个集艺术、餐饮、购物、商务俱乐部于一体的大规模时尚生活中心,将欣赏和生活加以完美结合。这个建筑群的核心便是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一个动态的艺术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观画展,在小剧场看戏,上网,去书吧看书,和朋友聊天,听讲座,尽情欣赏各种艺术,品味高雅的生活。
从美国到中国,从北京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北京的抉择,地域的距离对于李景汉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因为无论是地理还是身份,在历史长河和文化渊源面前,距离都将不复存在。
在李景汉的规划中,艺术中心的开幕还只是“前门23号”全面开放的一个序幕。现在,奢侈品腕表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的旗舰店已经搬进了“前门23号”;纽约名厨主理的米其林二星法式餐厅、如歌剧院般高贵典雅的意大利餐厅的进驻,也为其带来了最具欧洲风情的感官享受;美国顶级国际俱乐部“铭英会”、伦敦社交名流的生活中心——Boujis夜总会,开始在此诠释着优雅的生活方式。可以想见的是,这个浓缩了多样艺术风格、厚重历史和众多现代奢华元素的时尚生活中心,将为古老而时尚的北京平添许多迷人的色彩。
而谁又会想到,这一切的幕后推手会是一个归国华裔,而且还是一位大律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