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总商会会长张思民:政府对民营经济要“彻底放,放彻底”

2008-12-29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21期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迅猛发展进程中,民营经济体现了巨大的活力。在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截止2007年底,民企总数达到22.7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0%,32家民营及中小企业在海内外成功上市,上市企业总数首次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但近年来,伴随着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近期美国次级贷危机所带来的贸易影响,让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的民营经济都面临关系到生存与发展的巨大考验。
  近日,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深圳市总商会会长、深圳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
  
  民营经济起飞受益于解放思想
  
  《中国经济周刊》:深圳的民营经济发展较早,目前其产值已占据了深圳经济总量近半壁江山。您认为深圳的民营经济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其最大原因是什么?
  张思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许多地方对发展民营经济尚处争论和观望阶段的时侯,广东省委、深圳市委就高瞻远瞩,制定发布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率先揭开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序幕。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十五大确立了民营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让民营经济长期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为其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