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罗格

2008-12-29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30期

  2008年8月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Jacques Rogge)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说道:“现在,我们毫不担心组织工作,也没有任何遗憾。8月9日(奥运比赛开始日期)一旦到来,奥运会的巨大魔力和完美无瑕的组织工作将取代一切争论。”
  “北京奥运会的准备工作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国际奥委会对此感到十分满意。”8月4日,罗格在出席奥运赞助商展厅揭幕仪式时对于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如是评价。
  当日晚间,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二十次全会在北京开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致辞中说,他相信北京奥运会将是一次历史性盛会。“我相信,历史学家将把2008年奥运会看成是中国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罗格是个好主席”
  
  罗格与北京奥运会之间似乎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2001年7月13日,北京如愿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3天后,罗格击败了庞德和金云龙这两位重量级人物,接替萨马兰奇出任国际奥委会第八任主席。
  7年以来,北京为了奥运会的筹备全力以赴,罗格也在就任后很快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他公开宣布了自己的施政目标:保证奥林匹克运动免受药物、腐败和暴力的侵袭,并为此实施有力的改革措施。当时美联社的一篇评论文章撰文称“他是外科医生,见到出血已是司空见惯。对于日渐泛滥的兴奋剂,他一直都坚持着‘零容忍’的强硬态度。因此,即使在改革中需要‘出血’,他也不会畏惧。”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每次被媒体要求评论罗格时,只有一句简短而有力的话:“罗格是个好主席”。罗格当选以来,除了大力推行反兴奋剂之外,还推动了奥运比赛项目的“瘦身”变革,在2005年7月的新加坡会议上,棒球和垒球这两项运动就从奥运会比赛项目中消失了。此外,国际奥委会作出决定,每届夏季奥运会最多不得超过28个大项,并且从2016年起,每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都会对设项进行讨论。如此一来,各个项目要为有限的名额相互竞争,比如中国的武术为了进入奥运赛场,一直在积极努力。对此,罗格认为这是件好事,他认为这就好比上大学,必须要先努力学习,与其他人一道参加考试以决定谁能进入大学一样。体育的精髓之一就是力争最棒。
  此外罗格也在积极改革国际奥委会的人员组织结构。过去,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大多数是瑞士的商人和政府官员,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代表和单项国际体育协会的代表加入进来。例如近日刘翔竞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备受期待,无论结果如何,从一个侧面或可反映出国际奥委会的开明和改革。对此,罗格以专业姿态做出了精辟见解:“身为医生,发现病人长了肿瘤就必须切除,挤出脓血,让肌体康复。工作中如果发现了问题,就必须尽快找出症结所在。我就是一个麻烦收拾者,发现了问题,我就会出现,并设法解决它。”
  
  语言学家的出色公关
  
  记者在奥运村采访时,遇到罗格正在参加赞助商的仪式,面对蜂拥而至的拍照,罗格始终报以微笑。一旁的工作人员一遍遍解释着暂不可进行采访的理由,但话筒一个个伸过来时,罗格依旧不厌其烦重复回答。当记者用英文请罗格看镜头时,他居然字正腔圆地说:“你好!北京欢迎你!”
  路透社的同行告诉记者,罗格每到一个国家访问,都会说几句当地方言,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当地民众的距离。当年,罗格就是以精通荷兰语、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并且对现代艺术情有独钟的“全能素质”得到很多评委的青睐。当选后,越来越多的机会展示了他极高的语言天赋和幽默风趣的性格。例如,他对北京奥运会香港马术赛场的“六星级”马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