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增长减速明显

2008-12-29宋雪莲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43期

  11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经历了9月小幅回升后,10月PMI指数又回落至44.6%这一三年来新低。在PMI数据的各系列指数中,同9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略有上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持平,其余各项指数均呈明显回落,且回落幅度多在6个百分点以上。其中购进价格指数、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回落幅度最大,分别达到12.4、10.3、9.6和8.4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组数字显示出从企业层面来看,对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前景形成的影响仍感忧虑。
  
  PMI走低的“三个罕见”
  
  中国PMI分析小组秘书处主任、中采咨询(CLII)总经理于颖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今年前十个月,除个别月份以外,PMI综合指数多数月份均低于去年同期,其平均值比去年同期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从走势上来看,PMI综合指数逐月回落趋势明显。“尤其是7、8两月一度下滑至50%以下,虽然9月略现回升,可10月又掉头向下,重回50%以内,为最近三年所罕见。”
   “PMI综合指数预示经济减速主要表现在‘三个罕见’。”于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第一个罕见”是该指数不但环比节节下滑,而且同比也持续回落,并且回落幅度较大,这种情况为最近三年所罕见。“第二个罕见”是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PMI指数普遍回落。1-10月份,东、中、西部地区综合指数PMI平均值分别为52.6%、53.6%和54.1%,比去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别回落2.4、1.5和2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如此步调一致回落,尤其是作为经济发展‘龙头’的东部地区回落最为明显。”
  “‘第三个罕见’是分企业所有制类型来看,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PMI指数也是普遍回落,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回落最为明显,较之于去年同期,平均水平回落达到两个百分点以上。”于颖说,“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其生产经营状况,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活力,各种所有制类型企业PMI均显示不同程度下降,部分类型的企业从6月份开始就回落到50%以下,至今仍未走出低谷,或继续低于50%,或徘徊在50%的边缘,这种情况亦为最近三年所罕见。”
  
  消费需求不足渐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反映需求的新订单指数来看,今年前十个月,除个别月份以外,多数月份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其平均值54.7%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4.7个百分点。从走势上看,该指数进入二季度以来回落势头尤为明显,5、6、7、8四月连续回落,由于回落幅度较大,7、8月份一度回落到50%以下,9月份略现回升,10月再次转跌,重下50%临界点。其中,一季度平均值为58.6%,二季度回落至57.6%,三季度深幅下跌至47.8%。“新订单指数的下降,已经显示了社会需求的不足。”
  “反映出口态势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更为明显。”蔡进说,今年前十月,各月出口订单指数均在去年同期水平以下,平均值只有51.8%,低于去年同期将近5个百分点。从走势上看,自5月份以来一直处在50%以下。“而分行业来看,多数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较去年同期回eeZE+BsOKj2QuLORPr3V/VXFkIz7FgOBEuCjws/T0K8=落,尤其是以纺织业、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加工业等行业回落最为明显。”
  “生产指数下降亦显示出制造业生产减速,实体经济产出活动滑坡。”蔡进分析道,“从反映生产快慢的生产指数来看,今年前十个月,除个别月份以外,多数月份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平均值为55.9%,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4.1个百分点。从走势上看,进入二季度以来回落势头尤为明显,7、8月份一度回落到50%以下,9月略见回升,10月再下50%临界点。其中,一季度平均值为58.5%,二季度为58.8%,三季度深幅下跌至50.2%。”
  可以佐证的是,本月产成品库存指数自7月份以来持续攀升,9月和10月均达到50%以上,而在此之前的将近三年的时间内,该指数一直低于50%。本月从业人员指数则为47.0%,比上月回落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