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科院所在新农村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2008-12-29樊韶平

中国市场 2008年39期

  摘要:随着科研体制的深化改革,农科院所将更多地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农科院所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研推广成为农业科技研发的自然延续,同时成为农业科技成功应用的保障。我国现阶段要积极发展农科院所充分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发展以高校院所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以发挥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科院所;科技推广;作用
  
  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的研发和生产单位,处于上游环节,基层农技部门是农业科技的推广、中介和服务单位,农户是最终用户和受益者。显然,新农村科技推广离不开作为研发机构的农科院所等科研单位。2006年国发30号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逐步构建起“……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文件明确指出了农业科研机构应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但是农科院所在农技推广过程的具体作用和参与方式究竟如何呢?本文着重探讨农业科研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科技应用中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科研单位参与农技推广的必要性
  
  (1)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农业科技视为一种产品或服务,根据供应链理论,科技产品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就构成一条供应链。农业科技供应链的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效率,就取决于农业技术应用者—农业技术推广者—农业技术研究者三者构成的互动过程。市场经济使农业生产不仅是对产量单一目标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将产量、质量、效果和效率等指标整合为一个目标体系,这种生产目标的多元性和整体性,需要用市场利益机制将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三者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b392936ff5a64a706e382a91de84b403
  (2)科技推广是科技研发的自然延续,是可持续的科研行为。科技开发是科研院所的主业,其直接成果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具和新方法。这些成果往往需要通过范围不断扩大的田间试验试种来得以最终完成,并需在正式推广应用中跟踪试验并检验成果应用的效果,以便使成果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因此,可以说科研院所的科技推广工作是其科技研发的自然延续,是整个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是科研院所走向市场实现其科研价值的必要手段。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其成果的转化并取得经济效益,使其成果的市场收益在整个院所经费来源中占主要比例,走出光吃财政饭的困境,使自身走向良性发展的循环。
  (3)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功应用的保障。目前,科技推广的主力军仍然是专门的农技推广部门及其相关机构。但是,农技成果的生产者——高校和院所将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推广应用。他们在技术上有着更大优势,可以在培训、咨询、现场指导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他们不仅仅要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还可直接建立推广基地,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培训;不仅在科研产业链上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也大大丰富了科技“三下乡”的内容;不仅增加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渠道,也提高了农业科技推广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
  (4)国外的经验。首先是美国。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是建立在大学教育体系基础上的,形成以大学为依托,由联邦、州、地方农业部门为指导,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推广模式。州农业推广站一般是设立在州立大学农学院下,推广站与大学农学院联合负责农业教育、科研以及推广工作,从而将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是日本,日本的农业科学院和农业推广组织与当地农业、农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农业科学院和技术推广中心的合作关系和运作机制较为科学、合理。
  
  二、如何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新农村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1)要发展以院校院所为重要主体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农业院校院所具有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他们参与科技推广服务是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由前述可知,北美国家就是由农学院负责非物化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我国农业院校院所在科技兴农、振兴地方经济服务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有一些新的路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目前农业院校院所在科技兴农和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实际困难,其科技优势还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以农业院校院所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财政还应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鼓励农业院校院所结合各项兴农计划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网和科技示范点,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基层锻炼与转让成果、推广技术,将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支持科教兴农团队带项目到贫困地区开展农技推广,或者以专业生产大户为扶助对象,派遣科技特派员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构建以农业院校院所为龙头,以农技站和农村职业学校为依托,通过农技人员和职业学校学生面向千家万户提供农技推广服务的推广体系,以技术推广为纽带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更新思想观念。这既有利于促进农业院校院所投身农业发展主战场,更好地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又整合力量为农村科技推广增加了一支生力军。
  (2)发展以高校和院所为主导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主动投身到农业生产的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服务。这种推广模式应以非营利性服务为主,实现成果收益为辅。其推广服务方式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①与地方政府或农村合作组织、农协通过合同协议方式,建立比较稳固的关系,进行技术培训成果转化、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活动;②直接将农业应用技术研究中的科技成果物化为实物,通过科技市场流通过程,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机制,使农业科技成果从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入农户;③与产业主体联合,解决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在经费来源上,有多种方式,包括政府拨款、从国家及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农业部门、教育系统等争取推广项目而得到支持等,单位自筹资金、科技贷款、协作单位出资等。此外,要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互利合作机制,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从管理体制上实现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
  
  作者单位:株洲市农科所
  
  参考文献:
  [1]简小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框架[J].科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