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中国审计风暴

2008-12-29冯小原

中国市场 2008年42期

  继四年前李金华“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掀起震动一时的审计风暴之后,今年3月才上任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萧规曹随,对贪腐依然不留情面。
  8月27日,刘家义在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报告)。
  刘家义的首份审计报告显示,通过对53个政府部门的审计,查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达569亿元,其中中央部门的问题资金近300亿元,有88人因违规违纪而彼逮捕或判刑。这次审计还发现,银行和金融部门违规违法的问题较为突出,涉及的资金也最大。
  在报告披露后,国外媒体均在gg-时间给予了高度关注。
  
  海外舆论关注中国风暴
  
  “中国审计署在年度报告中说,中国中央政府部门滥用资金45.2亿美元。”8月28日,美联社率先披露了审计报告的信息。
  《华尔街日报》也在当天详细介绍了审计报告的内容,并认为“解决贪腐问题是中国面临的最为严峻棘手的问题,贪污腐败严重影响到中国社会及政治稳定。”
  英国广播公司在《中国审计报告再揭“问题资金”》的文章中认为,“中国官员承认腐败是中国面临的巨大难题,但中国在这方面却表现不佳。”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则刊登了题为《中国审计发现政府资金滥用非常普遍》的文章,文章指出,近些年,中国审计出来的滥用资金规模非常大,几乎涵盖政府所有部门,“然而,审计署很少公布涉案官员的姓名及挪用细节,打击腐败旨在让各级政府更加负责,政府透明开放是中国政府的重点。”同时,该报还指出,“几年前,很难想像,这么大规模的挪用资金会被审计和公布;中国正处于政治改革进程中。”
  香港《星岛日报》网站则尝试解读中国官员“集体腐败”的原因,该报把中国所面临的腐败问题归根于“小金库”,“所谓小金库,也就是中国各级官员可以自由支配的公款,是当今中国官场腐败的明显标志之一。”
  
  民众期待“摧枯拉朽”
  
  在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执行主任袁瑞军看来,反腐需要政府各部门内外的共同作用,“不仅是审计署,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只有将官员与群众组织起来才能真正形成现行反腐的力量,从而最终达到反腐败的目的。”
  “有人说审计风暴雷声大雨点小,审计时高高举起,处理时轻轻放下,三拖两拖没有下文。尽管如此,审计署敢于触碰和揭露那些存在已久的问题,反映了中央反贪反腐的决心,但建立廉政法治还需要时间。”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英国《泰晤士报》也在8月29日发表文章称,审计报告揭露贪腐现象并予以惩处是中国政府具有责任感的体现,“这是一种信号,代表着中国政府正在逐步实现开放化和透明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审查并公布存在问题的单位对于审计署而言是件困难重重的事情,但是“这是中国政府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只有付出才可能得到收获”。(摘自:《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9月2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外煤 编译:何乐)
  点评:教育部、中科院、国开行,农行、中石油、光大、证监会……被审计暑点名的企业无一不是中国经济的明星,巨大的金钱漏洞除了引无数百姓咋舌怒骂外,也几乎踩到了政府及企业的诚信底线。诚然,人们都很期待“李金华式”的审计报告,它砸碎很多粉饰,揭开不少面具,但人们更期待“审计风暴”之后的“审计问贵”。如果只见国家“看门的狗”叫,不见国家“咬人的狗”咬,审计报告只能是毫无意义的一纸空文,审计工作就越来越没有权威性。
  况且,公众之所以关注“审计风暴”,不仅是希望看到有哪些部门存在问题,更渴望看到其负贵人因此而承担一种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怎样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从这种意义上说,“下雨”其实比“打雷”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