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酬定律”断腕求生
2008-12-29李志起
中国市场 2008年46期
有这么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天猎人遇到了—氓狼,猎枪只打到了狼的右后腿,猎人追赶这只受伤的狼。跑了一段时间,狼拼命地向前跳跃了几下,和猎人的距离拉大了一些。奇迹发生了,狼利用了这个机会,回过头去撕咬自己受伤的右后腿,几下就把那条腿咬断了。猎人完全被吓傻了,静静地看着狼拖着血迹逃跑了……这种现象在动物世界比较普遍。比如睡鼠,当凶悍的敌人咬住它的尾巴时,尾巴上的皮会整个脱落下来,而它终生却只能使用一次,因为尾巴不会生长出来。
我们可以将这个现象称之为“血酬定律”:为了生存,有时候不得不让自己流血,牺牲局部,保存本体。动物界如此,企业界也如此。
所有企业都喜欢做“加法”,可面对“减法”抉择时,企业就会“肉疼”。可是,在危机关头,只有那些像狼一样敢于“残体自卫”的企业,才能度过“寒冬”。因此,对成长的辩证取舍决定着企业的存亡。
有人说杰克·韦尔奇在担任通用电气CEO期间最大的成就是收购了上百家有价值的企业,可杰克·韦尔奇却说:“不,我对公司最大的贡献是拒绝了至少1000个看上去很值得投资的机会。有时能否安然度过危机,决定于决策者是否懂得取舍之道。”杰克·韦尔奇在出任通用电气CEO的最初两年里,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其中包括通用电气赖以起家的业务。正是因为他敢于舍弃,才使通用电气这样成熟的综合性大公司摆脱了庞大的多元商业帝国的弊端,确保通用电气能够持续、稳定地成长。
早在几年前,华为总裁任正非断言IT业的冬天就会来临。2004年对于国内制造商来说,意味着苦熬的一年。而此时的华为已经有了厚厚的棉衣御寒。这件棉衣就来自于任正非的果断“自残”:2001年,华为把安圣电气(约等于其“地价”)卖给了美国艾默生公司。
2008年,经济上的危机让许多成长型企业措手不及。此时,流血、断臂,然后集中资源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发力,虽然痛苦,但或许能熬过冬天。正如任正非所言:“壮士断腕只是一时之痛,优柔寡断则会无休止地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