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原:松嫩平原上的新兴城市

2008-12-29李丽坤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8年8期

  在浩瀚无际的星空中,有8颗星是以中国城市的名字命名的,其中有一颗叫做“松原星”。2007年,随着奥运火炬传递城市的公布,作为吉林省火炬传递城市,松原的名字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感受松原魅力
  
  吉林省松原市位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结合部。2000多年前的古夫余国、1000多年前的渤海国曾在这里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辽金时期,女真族儿女在这里创造了“兴金灭辽”的辉煌业绩;上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设想在松花江、嫩江两江交汇处的西南平原上建一座称之谓“东镇”的中枢城,以此带动中国东北部经济的大发展,“东镇”即指如今的松原。
  松原1992年设市,经过16年的发展,在2006年入围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20强,是吉林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敢于担当!”是松原市委书记蓝军常说的话。
  蓝军自2003年到松原以来,不论是当市长还是市委书记,只要在市里不出差,每天总是天蒙蒙亮就起床,同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一道,走大街穿小巷,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为市民排忧解难:“建设城市就要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节做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事关市民生活的大事,事关城市发展的大计。”松原,这个松嫩平原上近年崛起的新城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近几年是松原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截至2007年的5年间,松原经济总量翻了两番,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是2002年的4倍。
  
  驱车掠过松原大道,可以深切地感受这座50万人口城市的活力与韵味。宽阔的马路,有序的建筑,精美的雕塑,整洁的环境,无不显示着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雏形。
  
  工业立市战略
  
  松原市资源富集,素有“粮仓”、“肉库”、“渔乡”、“油海”之美誉,特别是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松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源优势并没有让松原人高枕无忧。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众多的资源性城市进入了发展最艰难的时期:城市资源枯竭、替代产业缺乏、企业倒闭、职工下岗……
  
  资源城市涅的阵痛更加坚定了松原人的认识:资源再丰富,也是有限的,要在挖掘现有资源潜力的同时,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强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松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着力发展石油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生物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发展电力、建材、制药、旅游等四大优势产业,发展石油、汽车两个配套产业,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松原特色的工业主体框架。思路决定出路,“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不仅走出了一条适合松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为松原这座年轻的城市谱写了一首完美的序曲: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00亿元,由2002年的全省第4位提升到第3位;综合经济实力则由建市之初的全省最末位跃升为全省第3位,且连续4年保持位置不变。
  
  和谐带动发展
  
  松原市地处长春-哈尔滨经济带,是吉林省规划的中部城市群之一,又是黑龙江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经济走廊的近邻。
  松原境TFq8RhaEDLKVBu2LVHsnWg==内有5条铁路和6条国省干线公路通过,是联结东北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8市14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辐射人口达3100多万。
  
  近年来,松原市跳出了就城市建设而建设的框架和制约,走出了一条城市形态拓展与功能完善相结合、城市发展和资源利用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路子。5年来,松原明确城市发展定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部分专项规划,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城市建设总投入96亿元,建设186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新建、拓宽、改造城区道路,建设城市广场;启动沿江开发战略,建设城市防洪堤和江堤内移工程,盘活城市建设用地,滨江新城雏形开始显现;完成4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1.13万户居民喜迁新居;城区面积得到拓展,是建市之初的两倍。
  在软环境建设上,松原市委、市政府全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为外商投资兴业提供全程的跟踪服务,着力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我希望有一天松原成为冒险家的乐园,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包容你、接纳你、接受你,这就是松原搭建的创业文化。”市委书记蓝军如此说。
  蓝军说,今后5年,将以建设吉林省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实现“五城”连创。2008年创建国家园林城的目标已经实现,力争2010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2011年创建国家卫生城、2012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全国文明城,打造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碧水蓝天、和谐发展的新松原。集中组织开展沿江开发战略,以松花江疏浚整形、下游壅水坝建设和沿江两岸综合开发为重点,全力打造沿江生态风景区,加快松原大桥建设,规划松原三桥,形成“纵向连线、横向相接、一江两岸”浑然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实施滨江新区开发战略,初步规划为东起龙华寺,西到大广高速公路松原段,南始东镇大路,北至文化路,打造成高档住宅区、行政办公区、商务中心区、休闲旅游区,建成全国滨江城市的亮点、东北滨江城市的明珠、城市形象的标志。实施哈达山旅游区开发战略,主体景区包括哈达山水利枢纽滨水休闲度假区、花敖湖专业户外运动旅游景区、查干湖风景区,沿江风情休
  闲带、沿江生态农业体验带、沿江自然地貌观光带,力争把哈达山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感受辽金满蒙文化
  
  松原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重点旅游景区已发展到20处,包括有风光秀丽的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查干湖,奇特地质地貌景观的乾安泥林,著名的龙华寺大雄宝殿,还有阅尽历史沧桑的大金得胜陀颂碑、清满蒙文碑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成了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工作,申报了前郭县大老爷府、宁江区清真寺等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郭县蒙古族曲艺乌力格尔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马头琴、扶余老醋酿造技术等9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或工艺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松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4.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幅在吉林省位居第一。2007年度被中国旅游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目前,松原正在构建辽金满蒙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自然与人文景观并重的旅游产品体系。依托松花江、嫩江、拉林河、查干湖和文化古迹,加大对旅游投入,以沿江旅游开发带为重点,着力开发建设沿江旅游百里长廊、哈达山、三江口、鳇鱼圈等景区,打造草原湿地、辽金文化、宗教文化、满蒙风情等八大旅游产品系列。推进单一蒙古族民俗风情向多民族融合转变,形成民族风格各异、古今文化交相辉映的民族文化集聚区。
  未来几年,松原市将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以查干湖风景区和沿江旅游开发带为重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兴主导产业。
  松原,天空湛蓝、土地黝黑、江水碧绿,人们的心胸豪爽。松原是一座宜人、宜居、宜游、宜业的和谐之城,一座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温馨丽景遍布大街小巷的美丽之城,一座人与自然充分融合、极度统一的滨水之城。
  相信松原在奥运圣火的照耀下,必将攻克艰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