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并购案的民族品牌情结
2008-12-29李国文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8年10期
9月初,北京的黄祖斌在香港H股上赚了一笔。他5月份以6.3元购买的汇源果汁股票暴涨160%多,一日之间由亏损33%到暴赚80%,这在证券市场行情不好的2008年实属不易,原因是可口可乐要约收购汇源果汁。
9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
此消息一出,新浪、搜狐等网站第一时间做出调查,约80%的网友反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类似“汇源被卖了,我再也不买汇源果汁”的话在网友的留言中反复出现,社会各界纷纷关注汇源被购案。沉静几天之后,网友也逐渐变得理智了,反对的声音由最初占83%降至78%,这说明越来越多的网友认同汇源被购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
从感情上讲,黄祖斌并不希望汇源被收购,但是理智的他还是在高位套现,抛出了手中的汇源股票。在巨大的溢价面前,市场中的人们不免为金钱折服,在资本市场,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也是在高位溢价卖出了汇源。正如他早先把汇源比作待嫁的姑娘,“太早出嫁还不够成熟,太晚了年龄又大了,只有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合作。”对于朱新礼来说,现在嫁掉他的“汇源”是合适的。
民族情结需要顾及
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大多还是担心收购之后,汇源果汁这一果汁占据龙头地位的民族品牌会从此消失。江苏无锡的网友“兰台兄”说:“中国缺少百年企业,这是悲哀的事。中国的企业家也需要有远见!”
尽管9月4日可口可乐集团副总裁李小筠表示,如果收购成功,将会保留汇源果汁的品牌。但中国人并不怎么相信这话。并购后品牌如何处置完全是可口可乐说了算,正如中国传统习俗中,女儿出嫁了,就是人家的了,再也管不着了。有专家认为,可口可乐看中的是汇源果汁的市场和渠道,一旦占据果汁市场,汇源就会遭到封藏。
也不怪中国人不相信,回顾中国品牌历史可以发现,从上个世纪90817c5c0e57a71a5d458940bffac39a24e3e31b2a1f958aa705dd79667b6b71ad年代至今,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已被人们遗忘: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品牌承诺没有兑现,“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渐渐消失了;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可以说,中国人都希望这些民族品牌的悲剧不要在汇源果汁身上重演。在心痛之余,人们想的更多的是能为中国品牌做点什么。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刘东华说,在中国众多令人痛心的“品牌之殇”中,哪些问题主要出在企业和企业家自己身上,哪些问题主要出在政策法规、舆论氛围、国民心态等环境因素上?如何做出有效的改变,如何避免不该发生的悲剧一再发生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民族也好,爱国也罢,情绪本身并不能当饭吃的。朱新礼选择在这个时候封刀,不应该被人诟病。当年他从“县对外经贸委副主任”任上辞职后,首先接手的是一家小罐头厂,他在正对厂大门的墙上写了“走向世界”四个大字。作为创业家,他从山东走到北京,再从北京把企业带到香港,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决定因素不是情结
其实,民族品牌情结不只中国有,其它国家同样也有。10年前,承载着英国皇室尊贵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被德国奔驰和宝马争相竞购,也曾在英国掀起一阵舆论风波。发展中的中国人在跨国资本并购时代,有着这种情结也在所难免。
然而,这种情结并不会决定此次并购的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相关法律及市场经济秩序、公平交易原则是此次调查的依据和原则。
根据今年8月1日起实施的《反垄断法》及其配套《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强调,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就需要接受反垄断审查: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当事双方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当事双方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在调查过程,如果发现并购后的公司集中了该领域超过50%的市场份额,便为垄断。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表示,汇源果汁占有果汁市场达46%之多,加上可口可乐的果汁份额,肯定超过50%。如果按饮料行业市场份额来,并购后的可口可乐也就占30%多。
到底是按饮料行业还是按细分的果汁行业来调查,只好等着商务部的调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申洪说,关于可口可乐申请收购汇源果汁一案,中国商务部将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则依法行事——反对市场垄断,但支持正常的市场行为。
有饮料行业内人士担心,像汇源这种旗帜性的龙头企业都被收购的话,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创。目前,一些国内饮料企业已发出号召,呼吁国内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商务部举行的有关汇源收购案的听证会”。同业人士的担心不无道理,自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进入中国以后,国内碳酸饮料行业基本上销声匿迹。
更有部分网友将之提升到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上。梅新育博士认为:“那谈不上国家经济安全,我根本不相信卖罐装饮料涉及经济安全。经济安全要讲,但不能所有的案子都是扯到经济安全上去,就好像政府的权利对维护经济安全给予非常高的警惕性,但是这只能用在非常关键的项目上面。”
当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兼并浪潮,从微软单方面宣布放弃收购雅虎到必和必拓和力拓之间难解难分的收购战,引人注目的并购案一桩接一桩。看待全球化态势下的内外资企业并购,要少一些情绪化等不符合市场化规则的因素,更多地从市场经济秩序、公平交易原则、社会经济全球化角度进行理智考量。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终归有法律管着,是否构成垄断,是否构成恶意收购,是否属消灭式兼并,要进行深入、严谨、审慎的法律衡量才能下最终结论。”并购领域专家肖金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