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冈:革命老区谱新曲

2008-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8年11期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湖北的“东大门”。“黄麻起义”、“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黄冈的红安县(当时叫黄安)是全国第一“将军县”。
  这样一个革命老区,过去一直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境内交通条件、矿产资源也不占优势。2002年时,黄冈市区甚至找不出一家亿元企业;2003年时,黄冈市直财政收入只有2亿多元,支出捉襟见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黄冈市大力实施“六个一百”工程,即培植100亿元产业、100亿元工业园区、100家重点企业、100个重点项目,新增100家规模以上企业,市县领导联系100家民营企业。经过几年努力,100家重点企业逐步壮大,到2007年底,共完成产值17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68%,其中43家工业企业产值过亿元。广药核黄素和梦丝家蚕丝被双双荣获中国名牌,实现了黄冈工业企业产品中国名牌零的突破。汇源、太子奶、稳健、华新等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已成为促进黄冈市工业发展的强劲支撑。
  2007年,黄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5.3亿元;外贸出口3.62亿美元,增幅74.9%,居全省之首。招商引进5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0多个,合同投资额超过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湖北市州之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7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5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
  黄冈迈向工业化的这段过程,被市长刘雪荣形象地称之为从“种庄稼”到“种工厂”的转变。
  随着工业的发展,市区的城市商贸也活跃起来,就业增长,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从而为经营城市,建设城市创造了条件。
  在工业大跨步发展的前提下,黄冈市修建了9条全长28公里的主干道,结束了城区无黑色路面的历史;完成了18个重点城建项目改造。市民们欣喜地看到,黄州城楼房高了,道路平了,湖水清了,城市也靓了。
  如何让一个革命老区的经济从贫瘠走向富裕,是市委书记刘善桥经常考虑的问题。
  黄冈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城镇,早已变成刘善桥大脑里一幅幅娴熟的活地图,对黄冈的发展他成竹在胸。当笔者问及黄冈跨越发展的秘诀时,刘善桥谦逊地回答了两个字——“招商”。市主要领导始终坚持带头抓招商,重要客商亲自接待,重大项目亲自洽谈。2006年秋,刘善桥率专班赴北京、湖南,与汇源集团、太子奶集团总裁会谈,力促这两个集团在黄冈投资;2007年8月,刘雪荣在百忙中飞赴厦门洽谈项目……一次又一次,黄冈市主要领导始终坚持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亲力亲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不动”“感动”,再从“心动”到“行动”,一个又一个客商被老区人的真诚与执著所感动,前来投资兴业。奥康、汇源、太子奶、伊利、华新水泥、亚东水泥、晨鸣纸业等一大批国际国内企业形成了黄冈工业的增长极。招商不仅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且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2007年以来,全市引资企业提供就业和再就业岗位达10万个。目前黄冈工业已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汽车配件、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22个,网络企业1578家。
  骄人的成就没有让黄冈人沾沾自喜,为了明天的持续发展,黄冈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令人欣慰的是,教育已然成为黄冈的一大品牌。“黄冈中学”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黄冈基础教育的闪亮名片。该中学的重点大学录取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她“宽而有度,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坚持基础与能力并重的教学风格,被誉为“全国普通中学的一面旗帜”。
  今天,作为武汉城市圈(即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中重要的一员,站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新起点上,黄冈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文责编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