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表达
2008-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8年12期
希望孔子不再是一个娱乐化的元素
湖北 陈莫
贵刊的《孔子娱乐化》让我联想到了近年来的“国学热”,究竟是大家开始反思拯救传统文化,还是仅仅把它们作为符号去炒作?这些年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飞速发展,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使用中国元素。但是我觉得在文化输出上,中国的影响力还是相对薄弱,这跟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学习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我们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才导致了目前传统文化符号的虚假繁荣。很希望若干年后,孔子不再是一个娱乐化的元素,他的思想精髓能真正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给了我们这代人机遇
安徽 朱新礼
上期的封面文章,既生动又典型,很多文字几乎就是在讲述我自己的生活。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考上大学的,读书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开始慢慢好转,使我得以安心读书,后来又考了研究生,因为学的是临床医学,毕业后顺利分配到省城的一家知名医院,定居在省城。在这30年里,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主治医生,除了个人的努力外,改革开放大环境的改变给了我们这代人成才的机遇,对此我心怀感激。
经历30年变迁的人都有故事
陕西 周国康
贵刊11期封面故事《1978-2008:变化就在身边》真实感人,勾起了我不少回忆。回看30年的生活变化,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ajxed67hakcaj30ZwXLk0A==我家的生活得到最直接的感触:从之前的筒子楼搬到如今近130平方米的公寓;从月收入几十元,到如今过万;当年的“飞鸽”自行车现在也换成了汽车……我觉得很多经历过这30年变迁的人都和我一样,有很多相似的故事可讲,许多话想说,如果贵刊能举办相关的征文活动,或者开辟一个刊载读者文章的平台,那就更好了。
感谢:加拿大 覃德荣,美国 胡天辉,北京 黄家璟 李云京 白德强,天津 董明辉,河南 王道军,陕西 周国康,甘肃 宋维恒,安徽 朱新礼 刘林,江苏 吴科达 张智,浙江 周磊 周伟勇,湖北 陈莫,四川 安志民,西藏 高峰等读者填写读者调查表或寄来评刊意见,赠阅杂志已寄出。
本人出生在广东台山,12岁毕业到香港念初中,14岁跟随舅父去台湾。在台湾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即来到加拿大留学,而后即在加拿大落地生根,未曾回过中国。不是怕,而是老了,身体受不了长途劳累,不敢乱动。如果可能的话,贵刊能否增加代寻失散同胞或红娘栏目。
——加拿大 覃德荣
贵刊8、9、10期以大量精彩的篇幅报道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全过程。中国实现了向世界承诺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回味两个奥运会开闭幕式表演,以灿烂文明与辉煌的时代为主题,达到了华丽的极致,超越了色彩与想象。海外的炎黄子孙们,被北京“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所感动,为自己是中国人深感自豪和骄傲。
——美国 胡天辉
贵刊的一些小栏目很有意思,比如“网来文字”和“视野”,短小精悍,里面不仅有最新的资讯,还有一些关于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回应,也很有趣味。
——浙江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