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饰:“奇装异服”的日常化

2008-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8年12期

  1980年,由张瑜和郭凯敏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庐山恋》像一阵浩荡的春风,吹醒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影片中的张瑜像模特一样,换穿了43套时装。这些时装都是依照当时欧洲时装杂志上最流行的款式定做的。
  《庐山恋》把大上海着装的时尚传遍了全国。
  
  
  “奇装异服”引发的革命
  
  还是1980年,上海芭蕾舞学校去湖南演出,当地观众对舞台上出现穿白色紧身衣的男子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这近乎于裸体。落幕时,一个很生气的观众突然喊道:“这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西服、裙子、牛仔裤等都被斥为“奇装异服”。有报纸还郑重其事地公布了“奇装异服”的标准,即女装敞袒胸部的袒胸领、彻底暴露肩膀的无袖衫、包紧屁股的水桶裙,以及紧束腰部而故意突出胸部的“怪样”衣服。女人的膝盖、胸部,甚至背,仿佛和长江、黄河的水位警戒线一样要严防死守。
  当年不乏挥动利剪剪碎年轻人“奇装异服”的家长和老师。一个中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不穿“奇装异服”是校纪中的一条,校长或教导主任经常站在校门口,检查风纪。
  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服饰的变革一旦开始,接下来的争奇斗艳谁也阻挡不了了。1983年12月,国家宣布布票停止使用。定点限量的布料供应再也不能限制人们对服饰创新的追求。牛仔裤、蝙蝠衫、夸张的塑料彩色耳环,再加“爆炸头”,成了80年代时髦女青年常见的形象。
  到了90年代,中国女性的服装个性更加凸显出来。露脐装、吊带衫、破边牛仔裤,薄、透、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男式服装也悄然由千篇一律的工装变为休闲西服。
  
  渐趋成熟的服饰消费
  
  服饰变得丰富多彩后,“品牌”开始吸引国人好奇的目光。皮尔·卡丹、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名牌不失时机地登陆,让国人看到了品牌服饰的“市场”,服装业在东南沿海勃然兴起。与此同时,杉杉、雅戈尔等一些民族品牌也应运而生。
  随着千禧年钟声的敲响,“地球村”仿佛就在眼前。定期举办的时装节成为中国时装与国际接轨的标志之一。大连、北京、宁波、深圳都举办颇具规模的时装节。在十七届大连服装节上,大连市市长夏德仁曾准确而全面地概括了大连时装节的三大功能,那就是:成为服装企业交易中心、服饰时尚信息交流发布中心和时装品牌孵化中心。
  品牌加文化,个性加品位,进入新世纪的人们,服饰消费更趋理性和成熟。
  在2001年上海举办的APEC峰会上,当20位参会国(地区)领导人同时穿着经过改良的真丝唐装出现在世界面前时,全世界一下子刮起了“唐装热”;2008年,当北京奥运会震撼世界的时候,奥运服装中的中国元素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服装30年的变化,作为旁观者的“老外”们看得格外清楚。法国《汉堡晨报》记者马庭·库摩1976年曾来过中国。他回忆当时所见,中国人“穿着一样的灰黑色制服”,如今他再来中国,发现“老百姓生活富足,衣着鲜艳,满眼都是各种西式服装,到处洋溢着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