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保障才能防止“官场秀”

2008-12-29

人民论坛 2008年6期

  
  实现党的干部制度和干部政策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链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政治制度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政治效率。
  
  我们党不仅肩负着领导人民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制度、创造更高的生产力水平的历史任务,而且还必须领导人民建立起良好的政治制度,创造出比资产阶级政党及其他一切政党更高的政治效率。经过近60年的不懈探索,我们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在此框架内,有关选举产生和监督制约行政官员的制度机制、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和健全,党内关于选任、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纪律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选好人,用好人,必须以制度创造更高政治效率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党和国家在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把制度建设放在尤为突出的位置。他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问题上也是如此。我们所说的更高的政治效率,是指我们的政治制度包括干部制度能够使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关的运转更顺畅,能够保障更强的执政能力和更高的执政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近年来,中央相继发布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条例和规定,有关法律法规也不断健全和完善,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许官送官、拉票贿选等违背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原则、败坏党风政风、侵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有极个别党政领导干部摇身一变成为“官帽”批发公司的“老板”。面对这样一些屡禁不止的违规违法行为,有必要从更深层次全面检视已经实施和推行的法律法规、制度纪律,从杜绝和革除选人用人制度积弊沉疴的目的出发,进一步加以修正和完善。对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原则、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要真正坚持下去。与此同时,要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制度机制。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切实把民主集中制更好地落实到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各个方面,努力实现党的干部制度和干部政策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链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政治制度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政治效率。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探索和尝试必须纳入正常轨道
  
  随着各级党组织和人大、政府、政协五年一度大换届工作的进行,各地在选拔和任用领导干部方面都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海内外各类媒体热烈讨论的话题。
  从各地的具体做法看,无论是实行三级联合公选、面向基层选贤任能、选拔干部注重情商,还是实名推荐领导干部、全面公示干部政绩、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作为一种改革和创新,毕竟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怎样的探索和创新,都不能脱离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都必须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都要纳入正常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轨道。否则,就很可能演变成一种劳民伤财的“官场秀”,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探索和创新是为了建立起更好的制度。我们从已经公开的材料中,不难看出一些地方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例如,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首长的选举和任用是各级人大的权力,相应的工作程序必须由各级人大去履行和完成。但是,我们在某些地方“公推公选”行政官员的材料中,自始至终看不到“人大”两个字。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唯一标准
  
  党的执政地位来自人民,党和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坚持群众满意是我们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实践证明,选好用好一个领导干部,组织配备好一个领导班子,直接关系到一个部门的工作或一个地区的发展。如果人民群众满意,那么这个领导干部或领导班子就有号召力,就会很快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反,如果人民群众不满意,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号召力,无论你说得怎样天花乱坠,无论你采取怎样的强力高压手段,人民群众也不会跟你走,弄不好还会造成严重的对立情绪。
  选拔任用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在用人问题上,各级党组织、人大、政府必须切实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把群众满意作为选拔任用各层级领导干部的根本标准和唯一标准。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是那些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是那些一心为公、为民,能够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的优秀干部;是那些甘于在艰苦条件下工作、努力开拓进取的优秀干部;是那些身处基层工作第一线、长期与人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的优秀干部;是那些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实人。对群众不满意的人,无论他来自党内还是党外,都既不能提拔任用,也不能介绍推荐,以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当前,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对的时代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肩负的任务和使命不同,当然应该有不同的干部标准和尺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为全党树立起了选拔、任用、考核、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的新标杆。我们必须以这个新的标杆为基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和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党领导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和干部支撑。(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