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解决国家支农政策效率低的问题

2008-12-29丁士宏

人民论坛 2008年9期

  丁士宏(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7年,三安农业科技有限该公司在我市姜堰河横生态区试种300多亩水稻获得成功,初步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技术领先。28项成果的应用,使生产环境安全、生态过程安全、生产的农产品达到“无化残、无药残、无农残”的标准。
  二是机制创新。政府提供政策、服务,引导农民建立合作组织;三安公司无偿提供技术、生产资料,培训农民、指导农民及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按其要求,组织农民生产合格的农产品。
  三是环境清洁。按照三安生物农药的要求生产,从源头上切断了污染源,解决了化学农业对环境污染的难题,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农民增收。除三安销售农产品返利50%外,因收购价格提高,较其他农户一亩均增收200元。借助三安模式促进农业增收的效果是明显的。要更好地发挥“三安模式”的作用,走好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我认为还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要解决国家支农政策效率低的问题。最近几年,随着财政的高速增长,各级财政确实加大了支农力度,但有些现象却不容忽视:财政支农资金越向上获取的成本越高、使用效率越低;财政支农资金理论上得实惠的应该是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而实际上得实惠最多的往往是企业、是老板、是收入较高的农户。比如,农机补贴,基本上是补给了农机生产企业,由于利益驱动,以致于个别农机局变成了农机推销局;农业龙头企业的贴补,理论上是扶持企业,让农民从销售中得到实惠,但实际上企业得到补助之后,由于分散的农户无法跟企业较量,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政府鼓励高效农业的发展,得实惠也仅仅是高收入农户,真正种粮农民无力得到政府补助。
  要解决三安企业与农民的关系问题。企业如何走好与农民共同致富的路,必须定位好。三安企业必须和政府共同努力,把农民组织起来,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真正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