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产业的首位
2008-12-29罗贵权
人民论坛 2008年9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这对加快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哲学理论依据
社会效益之所以必须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说,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社会主义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必须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头脑,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首位,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位的哲学理论依据,以保证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这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主张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经济效益的合理追求。发展文化产业,追求较好的经济效益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更要看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有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较小,经济效益也不十分理想。文化和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这一比重普遍高达10%。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就有l/4属于文化产业。2000年美国文化产业出口创汇高达72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创汇行业。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并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作为各级政府官员,都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社会效益问题的重要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更要看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力度,对只重视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社会效益甚至生产出一些低级丑恶的精神垃圾的企业负责人,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分别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以惩罚。对工作中渎职导致文化产业生产出坏产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政府工作人员要根据情节的轻重追究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作为文化产业的领导者和从业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论述。牢固地树立起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与效益相统一的正确理念。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决避免只顾经济效益而轻视社会效益甚至损害社会效益的问题出现。(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