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奥运战略就像快开的水
2008-12-29王莹
中国报道 2008年4期
“奥运战略就像水快开了一样,随着奥运会的接近,全国人民对奥运的关注会越来越大。我们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作为官方的互联网赞助商,我们有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奥运营销的权利。这个奥运营销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对竞争对手有很多的限制。所以,我们很有信心,我们会用最好的技术平台来展现奥运,向世界说明中国。”
离奥运会开幕仅剩100来天,问及奥运战略,在搜狐网络大厦接受记者采访的搜狐公司CEO张朝阳信心十足地表示。
事实上,早在2007年9月,搜狐即公布了其2008奥运赛时网络报道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搜狐将推出16个系列、48项网络报道产品的奥运报道计划。赛前的备战阶段将有直播奥运、奥运速递、金牌辉煌,每日烽火,五洲圣火、运动队系列、明星系列等7大奥运主题系列报道,赛时以福娃奥运速递、奥运奖牌榜、直播奥运、胜利中国、视觉奥运等6大奥运主题策划全方位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报道第一手赛事资讯,此外,搜狐还会相继启动《奥运新闻播报》、《奥运趣视》、《奥运焦点新闻》、《赛时奥运主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直播》等十余档新闻视频直播栏目。
打开现在的搜狐奥运频道网页,除新闻、快讯外,专题性的“冲刺2008·备战奥运、奥运活动·欢乐奥运、奥运筹备、建设奥运、奥运中国·自强奥运、奥运经济-科技奥运、明星奥运·娱乐中国、奥运资料”等共同呈现的奥运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备战奥运的氛围十分浓烈。
作为中国奥运会唯一的互联网赞助商;也是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搜狐正加着奥运战略的最后一把薪催开这即将沸腾的水。
“奥运战略效应才刚刚开始”
“关于品牌广告的增长,我觉得奥运战略才刚刚开始,不是现在就要看到结果,因为奥运还没有到。奥运的效果会逐渐开始显现。”
搜狐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第四季度总收入达到653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品牌广告46%的增速超过了新浪(新浪的增速为40%),收入达到3220万美元。
随同“中国速度全国行”走进搜狐,记者问及搜狐这些上升的业绩是否可以看作是奥运战略的初显成效时,搜狐公司CEO张朝阳很低调地强调奥运战略才刚刚开始,“我们的品牌广告在第四季度的增速比竞争对手略微快了一些。我们不会因为这个欣喜若狂”。
对于奥运会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奥运题材必将成为网络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对于能够以向北京奥运会提供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承建奥运会的官方网站,张朝阳显然很是自豪。他强调,跟其他奥运赞助商所能提供的赞助形式相比,搜狐赞助官网就变得很核心。
“运动员喝一杯牛奶跟奥运的关系,只是我们用奥运做营销了,它是一个比较外围的东西。但对搜狐来说,整个奥运的媒体平台、互联网信息平台都由搜狐来建,搜狐对奥运的参与要深入得多。”张朝阳说。
对于作为奥运赞助商获得的权益,张朝阳介绍说,除了奥运的营销权之外,因为官网拥有的报道权,它产生的内容同样为搜狐所用,“奥运内容不止是官网拥有,搜狐也拥有,这就导致了搜狐网成为一个民间的、对中国人而言的奥运网站。”
除了奥运的logo、歌曲、吉祥物标识及文化主题活动等搜狐都有权使用或参与这些基本权益之外,早在首次公布其2008奥运战略计划时,搜狐副总裁兼奥运事业部总经理陈陆明曾较为详细地介绍过搜狐作为奥运赞助商的“独特之处”:“我们是所有互联网媒体中独家接入奥运会官方信息、系统INFO2008,可以独家接入奥运会官方服务ONS系统一实时的赛事信息的网站”,“我们还是唯一跟北京奥组委合作、拥有可以进入采访区域的、覆盖全部的奥林匹克区域的高级别证件的互联网媒体”,“我们有可以进入所有奥林匹克区域的工作证,是唯一可以进入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演播室和北京奥运会的主新闻中心(MPC)工作室的互联网媒体,也是唯一可以驻扎在奥运村的互联网媒体”,“我们有很多的奥运会特殊的接待权益”。
针对与奥运有关的资源,作为赞助商的搜狐的确有些独家垄断的意味,TOM网站上曾出现的“你的奥运会合作伙伴”的说法被奥组委责令整改:腾讯曾经有过的“举重队合作伙伴腾讯”的说法也被叫停,改成“腾讯支持举重队”:新浪曾推出的与奥运相关的评选活动也同样被叫停过……等等,都足以显示一些网络媒体在奥运大战中的无奈。
事实上,回顾搜狐2005年的状况可以看出,赢得了奥运这个“制高点”对搜狐意义重大。
2005年11月9日,搜狐发布2005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搜狐第3季度总营收为2830万美元,同比增长9.3%:净利润800万美元,同比下滑3.6%。与那段时间纷纷发布财报的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相比,搜狐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低于新浪的37%,但跟盛大等新贵们相比,状况要差得多(2005年11月10日盛大发布的第3期财报显示,公司净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1.4%)。
那时的搜狐,很多人认为其“门户三甲”地位已岌岌可危。当时张朝阳自己的解释是,搜狐走过了7年,“积蓄了很大力量,还没有爆发”。就在2005,搜狐终于行动了,并且出手就是大动作,竞标奥运赞助商成功,使得搜狐在互联网行业成了真正的“独家”。
奥运会为赞助商提供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佳舞台。有业内人士评价,搜狐在奥运上的独家性,正好给了搜狐卷土重来的底气。
访谈现场,张朝阳对于赞助奥运带来或即将带来的收益主要强调了两点,一方面是搜狐品牌的传播,“奥组委选择了搜狐,就是对搜狐的技术和平台以及地位的认可。从广告商角度,很多广告商会长期在搜狐做广告,它是一个可信赖的平台,因为奥组委都选择了搜狐。所以我们的品牌广告也会获得好的增长。”另一方面奥运会导致了一些用户的切换,“很多用户由于奥运来到搜狐以后,他会觉得搜狐非常好,这个用户的切换就会带来用户的凝聚、积累、沉淀和更大的流量。”
“做互联网就像攀岩”
“做互联网就像攀岩,要么就是攀上去了,要么就是掉下去了。不像其他行业,例如房地产,像一个斜坡,可以开很大。”
对进入互联网行业,张朝阳的建言是,互联网的失败率很高,小网站很难存活,必须在大网站醒过来之前迅速做大。
立住了脚的大网站之间的竞争其实也非常激烈。10年的发展中,搜狐也曾经历过阵痛,也有过遗憾。张朝阳曾经坦言,如果不是有些失误的话,搜狐现在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的老大了。
搜狐的失误主要在搜索和即时通讯市场,包括邮箱领域。“早期艰苦的融资,融到的资金的拥有人也不太懂互联网。由于搜狐董事会和股东以及我的经验缺乏,使搜狐一开始没有技术基因,导致我们最初走了一些弯路。”
“但是我们那么强大的品牌,那么好的’结构,以及那么早的时间,本来如果这些错误不犯的话,我们应该是绝对地领先。现在只能说我们进入决赛圈了,但是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所以,还是有机会的。”
从最初的探索发展到现在,问及搜狐的最大心得,张朝阳不假思索地说是创新。
他认为搜狐一直是处在一种非主流的态势,一直保持着一种比较鲜活的感觉。“包括营销上的创新,包括对很多事件的关注,让人们认识到企业可以这样做,生活可以这样做,营销可以这样做,总之是一整套很鲜活、很灵动、很时尚的感觉。”
对搜狐的未来,张朝阳仍然强调创新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是非常年轻的互联网,现在上网的主体还是年轻人,他们好奇心很重,对新事物接受快。所以张朝阳说搜狐必须保持创新才能保持对年轻人的把握。“我们现在已经进了决赛圈了,失败是不太可能了,但是成功到什么程度,就依赖于我们是不是能够创新。”
“让互联网提前发展了”
2008年2月25日,搜狐公司十周年生日。
回顾十年的发展历程,张朝阳强调虽然1998年正式推出搜狐,但1997年的探索特别重要。1997年他们走了几个拐点。先是建立了一个网站,然后要做一个互联网公司,但当时人们对互联网到底是什么还不是特别清楚,就是当时美国也不是很清楚。
他们曾经在1996年底时尝试过各种努力,后来决定做一个网站,后来又决定不自己写原创内容,这一系列尝试最后终于触到了互联网的本质,“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平台,这是互联网网络革命的本质。”
国内也有很多公司比如说亚信就没落了,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大方向。“它本来是一个信息公司,但是最后偏要做系统集成。搜狐成功除了有它的一些特殊性以外。就是我们的大方向把握住了。”张朝阳说。
谈及搜狐十年来对互联网发展的贡献,“我认为是让中国的互联网提前发展了”,张朝阳说。搜狐给业界创立了一种模式,推出以后,大家都来学,制造了很多竞争对手,这样,大家共同推动这个新兴产业发展起来的同时,也使得互联网这一IT行业变数最大的领域保持了与世界的同步。
“如果没有搜狐的探索,以及推出搜狐,也就没有1998年门户的突然爆发,以及后来的消费者媒体平台的革命,可能这件事要到1999年才会发生,所以搜狐让互联网提前发生,并且应该是提前了两年。”他强调。
行业贡献之外,张朝阳还有搜狐于社会的贡献的理解,“搜狐包括新浪这些网络媒体,产生了很大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人的现代化、中国人的启蒙。”对奥运理念的营销以及创新,在张朝阳看来也可以向中国人展示另外一种企业形态,另外一种企业文化,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而从更小的话题来说,搜狐建立企业的方式以及张朝阳的创业故事本身,无疑也是对年轻人创业和实现梦想的一种激励。
“我不想演别人,唱歌是表达自己”
对于十年前是否设想过搜狐的样子,张朝阳坦白地说十年前也没想那么多,当时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现在的张朝阳无疑是成功者了,当初以融到风险投资起步的他有没有去做一个VC为那些想创业的人实现梦想的想法?张朝阳很干脆地说没有,他说做风投很需要你的心在那儿,“我现在的心还在做搜狐”。
十年间,除了搜狐的成长,他个人的变化也非常大,从没名气到有名气,从没钱到有钱,从风雨飘摇整天担心,担心被董事会炒鱿鱼,到现在很顺畅、很不错。十年间,张朝阳说自己过得越来越舒服了。
正如他一贯在媒体上展现的形象,张朝阳并不是一个工作狂,甚至有很多人评价他是一个很爱玩的人。被问及会不会像王石、潘石屹那样,走娱乐化的路线,演演电影或上上封面什么的,将个人形象与公司的商业运作结合起来,这个在公司被员工称为“老张”或“Chades”的CEO毫不讳言地说,自己其实是在结合。
但他同时也强调,“我不会去演电影。我比较喜欢唱歌,可能到时候会唱歌,因为我不想演别人,唱歌是表达自己。”
企业界有种说法,公司很顺了,找个职业经理人帮忙打理就可以了。张朝阳的观点是,这种打理方式在互联网界是不存在的,互联网是IT领域里面变数最大的一个领域, “因为竞争太激烈,创新的东西,你能不能保持这种文化,这种东西需要你的心在这里。”
他说将来搜狐的发展,他的角色当然会越来越小,“最关键的东西我来管,而不是5年以前什么都是我来管;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下个10年还会是以我特殊的方式来参与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