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杏芳:跌跌撞撞走来的羽坛“一姐”
2008-12-29黄胜利
今日文摘 2008年6期
2007年6月17日,在苏格兰举行的代表世界羽毛球最高水平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中国队以3:0战胜印尼队夺得冠军,作为绝对主力,谢杏芳为捧杯立下汗马功劳。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连续获得两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单打冠军的体坛风云人物出身贫寒,父母曾双双遭遇下岗。谢杏芳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
从下岗父母身上汲取向上的力量
谢杏芳1981年1月出生在广州,父亲谢杰林在市磁性化工厂上班,母亲邱玉英在电机厂工作。虽然谢杰林身高只有1.70米、邱玉英只有1.63米,但谢杏芳小时候就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头。
谢杏芳7岁那年,市体校的潘祝英教练来学校挑选羽毛球苗子,弹跳不错、身体柔韧性好的谢杏芳被他们一眼相中。就这样,8岁的谢杏芳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练习羽毛球,成了一名半专业运动员。
1995年,14岁的谢杏芳以优异成绩顺利进入广东省羽毛球队,成了一名专业运动员。也就在这一年,谢杰林与邱玉英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先后下岗。
为了挣钱养家,谢杰林花50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每天早出晚归地去人多的地方载客。邱玉英到一个水果批发市场搬运水果,一筐筐沉重的水果压得她走路踉踉跄跄。
1996年除夕,谢杏芳和母亲张罗了一桌可口的年夜饭,可左等右等,父亲还没有回家。夜幕降临了,谢杏芳去父亲常载客的地方找他。节日的街头霓虹闪烁,远远地,她看见父亲站在摩托车旁,冷风吹乱了他的头发,只要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就微笑着问:“过年好,坐摩托车走吗?”别人都在家里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只有父亲,她勤劳的父亲,还在寒冷的除夕之夜为养家糊口而奔忙……谢杏芳心酸的泪水夺眶而出。
那时,这个15岁女孩最朴素的愿望就是:一定要练出来,当上世界冠军,让父亲不再骑摩托车载客,母亲不再那么辛苦地搬运水果……
1997年11月,谢杏芳“杀”进了国家羽毛球青年队。次年,在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她与张洁雯搭档,一举夺得女双冠军。谢杰林夫妇欣慰不已,他们仿佛看见了女儿前方灿烂的曙光……
从命运低谷里艰难崛起
就是这个世青赛女双冠军,让谢杏芳顺利进入国家队。著名教练唐学华见她步法灵活,在场上照顾面积大,让她主攻单打。单打使谢杏芳的身高优势和技术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1999年10月,主攻单打才一年多的谢杏芳就在香港羽毛球公开赛上获得冠军;2000年,她又勇夺亚洲羽毛球女单冠军,成为队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2004年,谢杏芳迎来了运动生涯里第一个辉煌时期,她连夺德国、印尼、中国、丹麦四站羽毛球公开赛冠军,并作为主力队员为中国队顺利夺回尤伯杯,成为世界羽坛一颗耀眼的新星。女儿终于真正成长起来了,谢杰林有说不出的欣慰和骄傲。
那时,所有人都认为谢杏芳是雅典奥运会的铁定人选,然而,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她。当时,参加雅典奥运会女子单打的名额只有3个,队内竞争非常激烈。这年7月,当李永波找到谢杏芳时,他话还没有说出口,谢杏芳就明白了总教练要说什么,自己将无缘雅典,伤心的眼泪流满了她的脸……
8月上旬,在队友们激情澎湃地奔赴雅典时,谢杏芳黯然神伤地回到了广州老家。那段时间,羽毛球成了谢杏芳心头不敢触摸的痛。谢杏芳身材高挑,模样出众,气质高雅,是世界羽坛少见的美女。早在几年前,就有好几家模特公司找到谢杏芳,愿意包装她,把她打造成超级名模。现在,谢杏芳心动了。
那天晚上,谢杏芳认真地对父母说:“我不想打羽毛球了,想去当模特……”谢杰林夫妇愣愣地看着女儿,半天没有说话。回到房间,夫妇俩思考、商量了一夜,他们知道,女儿现在的心头有了一个死结,这个死结让她在遭遇人生低谷时转不过弯来,作为父母,他们必须帮助女儿把这个结解开。
第二天一大早,谢杰林夫妇带着女儿去了广州乡下的亲戚家。谢杰林夫妇带着女儿吃农家饭,喝甘醇的井水,和亲戚们一起下地锄草、上树摘果子……这种新鲜的生活让谢杏芳忘记了奥运会,忘记了羽毛球。晚上,邱玉英和女儿睡在一张硬板床上,语重心长地对谢杏劳说:“人这一辈子啊,谁都不容易,都有顺境逆境,迈过了这个坎儿,前方就是一片明朗的世界……”
谢杏芳的心结就这样渐渐被父母和教练解开了。8月底的那天早晨,谢杏芳早早起来到外面锻炼身体,满头大汗地回到家后,对父母说:“爸妈,我想通了,我不去当模特了,毕竟羽毛球才是我的最爱。”女儿的话让谢杰林夫妇沉甸甸的心彻底轻松下来。
可谢杰林夫妇心头的轻松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又变得湿漉漉的。这年底,媒体爆出了谢杏芳与中国羽毛球男队头号主力林丹的恋情。谢杰林夫妇大吃一惊,连忙拨通女儿的电话:“孩子,报纸上说你和林丹谈恋爱的事,到底是谣传还是真的?”电话那头,谢杏芳支支吾吾。谢杰林夫妇生气地对谢杏芳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越大越让父母为你操心!”他们给谢杏芳下了最后通牒:“你现在不能谈恋爱,必须一心一意搞好训练。”谢杏芳在电话里委屈地哭了……
人生豪迈重头再来
从小到大,谢杏芳一直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但在与林丹恋爱这件事上,她坚持自己的主见,与父母拧上了。她和林丹很有共同语言,且他们从一开始就约定:绝不因为恋爱而影响训练。
谢杏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取得好成绩。2005年上半年,她连夺德国、英国、日本等五站公开赛冠军,世界排名跃居第一;紧接着,她又勇夺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单冠军和世界杯女单冠军。而林丹也不甘落后,世界排名一直稳居第一。这对“神雕侠侣”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让总教练李永波赞不绝口。谢杰林夫妇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这年11月,谢杏芳随队去广州参加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就在这次比赛后,林丹第一次以谢杏芳男友的身份拜见谢杰林夫妇。球场上激情四射的“超级丹”在生活中彬彬有礼,对谢杰林夫妇一口一声“伯父伯母”叫得挺亲切。谢杰林夫妇非常喜欢这个帅气、懂事的小伙子。这次见面,表明谢杰林夫妇对女儿与林丹的恋情正式认可。
次年9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谢杏芳再次封后。谢杏芳当仁不让地成了世界羽坛“一姐”。
打遍天下无敌手,让谢杏芳有些飘飘然,训练也有所放松。在12月份举行的多哈亚运会上,谢杏芳仅获得一枚铜牌,她心里很失落,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谢杰林夫妇知道,女儿是思想和精神上出了问题。这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朴实夫妇在多年的教女实践中悟到,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影响女儿。
2006年底,谢杰林夫妇花一万多元,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盘下了一个小商店,卖一些日常用品,进货、送货都是夫妇俩亲力亲为。2007年2月中旬,谢杏芳回广州过年,见父母开了个小商店,非常惊讶:“爸爸妈妈,你们操劳了一辈子,现在条件好了,为什么还要吃这样的苦?”谢杰林笑着告诉女儿:“闲着也是闲着,总得找点事做。”
每天一大早,夫妇俩就去商店里忙碌。看着忙碌的父母,谢杏芳感慨万千,无论身处什么环境,她勤劳善良的父母,始终以勤恳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通过父母几十年沧桑的人生履历,谢杏芳蓦然明白了自己在亚运会上失利的原因,不是别人打败了她,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彻底抛弃了思想包袱,谢杏芳的心里云淡风轻,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训练和比赛。2007年3月,在韩国羽毛球公开赛上,谢杏芳再现“一姐”风采,勇夺冠军。见自己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女儿,谢杰林夫妇有说不出的欣慰。
2007年5月,谢杏芳用自己多年的奖金和工资为父母在广州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让辛劳了一辈子的父母搬进了新居。她告诉父母,她会扎扎实实走好每一天,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创造辉煌,为国争光。■
(曾兆辉荐自《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