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建设,打击领导干部职务犯罪
2008-12-29王群英
中国市场 2008年1期
摘要:如何有效地遏制官员职务犯罪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国际经验表明,法制是调适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强制性规范,能起到强化领导干部廉洁勤政自律机制的作用,是对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根本依据和保障。加强法制建设,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犯罪的利器。本文拟从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危害出发,侧重从法制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法制建设;领导干部;职务犯罪
一、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危害性
一是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职务犯罪侵害了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破坏了国家法律,损害了公务活动的公正性,影响了政府及类似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职务犯罪中的贪污犯罪,直接导致国家经济利益的损失,从根本上看,也直接蚕食了人民群众创造的财富。二是败坏执政党的形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但是,一些党员干部的职务犯罪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不仅其个人成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罪人,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给党和政府抹了黑,极大地败坏了执政党和党领导下的政府的良好形象。三是破坏社会稳定。由于多数职务犯罪行为人在群众心目中,是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权力的,其犯罪行为给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极坏的政治影响,导致社会群众对政府官员和其他管理者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产生普遍怀疑,继而与政府产生对立感,使整个社会逐渐削弱了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团结性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职务犯罪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社会群众的经济利益,影响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贫富分化。四是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规则。少数国家公职人员运用权力不正当地介入市场,进行各种职务犯罪活动,许多紧缺资源及生产要素流入了非重要领域,造成了资源和其他重要生产要素的巨大浪费。
二、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根本原因
1.职业道德及立法的缺失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与公务员的职业活动相联系,反映公务员职业性质和特点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一种有效的自我内在约束机制,对加强公务员廉洁自律,预防职务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防止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第一道防线。长期以来,党中央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一直抓得很紧,如《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党纪政纪规定,但效果比较不好,主要原因是缺乏法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