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河南经济增长方式
2008-12-29赵水根
中国市场 2008年1期
摘要:河南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已有明显转变,但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要加快河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最有效的途径。而发展循环经济,应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经济增长;河南;循环经济
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今天,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但近年来,河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未得到根本转变。经济的这种粗放增长方式,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需求膨胀、经济效益不高、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则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河南经济增长方式。
一、河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
1.河南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显加快,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格局正逐步形成。但三驾马车之中,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仍主要是投资,2003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0.54亿元,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而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速基本持平,进出口总值虽然增长47.2%,但总量只有47.16亿元,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还明显有限。
2.产业结构仍落后于其他省份。近年来,河南的经济社会事业有了大的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调整也已大见成效。但是,我省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这种差距,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更大。邻省的山东、河北、湖北、山西、陕西也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比我们低,第三产业比重比我们高。
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靠资本投入转变为依靠资本和科技的双重投入。这对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的河南省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北京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2年达到52.5%,上海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9年已突破50%。
4.高新技术产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仍较低。近几年来,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200亿元,增加值86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和23%,目前已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但从整体情况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还较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靠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能源和原材料工业。
5.能耗物耗居高不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河南不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物耗、能耗水平居高不下,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经济同步增长,自然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如,万元GDP所耗能源,大约是我国平均能耗的1.2倍,是日本的19倍;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而千美元GDP排放二氧化硫,发达国家为2.0千克,河南却高达15.2千克。所辖黄河、海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中,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标准的Ⅰ-Ⅲ类水质河段,仅占56.0%,劣Ⅴ类水质河段高达35.8%。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行为准则是“减量化、 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再利用”,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资源化”,即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注重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合理和持久利用,要求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强调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发展的理想模式。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进入20世纪以来,在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造成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循环经济的诞生。
循环经济自诞生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虽然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从总体上看,发展态势良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90年下降了50%,累计节约能源7亿吨标准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5.8%;全国每年回收的废金属、废机电产品、造纸原料、化工原料等废旧物资超过6000万吨。
就我国特别是我省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拉长产业链条问题的需要。目前我们很多产业链条都很短,农业是这样,工业也是这样,不仅不长而且很多都是断的,上游产品多,下游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低效益的产品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拉长产业链,而且还能形成一个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循环经济,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又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是:力争到2010年,中国消耗每吨铁矿石、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十五种重要资源产出的GDP比2003年提高25%左右;每万元GDP能耗下降18%以上。农业灌溉水的平均有效利用系数提高0.5,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20立方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提高到60%以上;再生铜、铝、铅占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35%、25%、3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6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理量控制在4.5亿吨左右;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而河南省目前全省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四种常规能源探明含量折合标准煤计算,全省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全省每年供需缺口已达50亿立方米,据水利部门预测,到2010年全省将缺水69亿立方米,而煤炭、石油、黄金等支柱矿产后备接替资源严重不足,再加上一些环境污染、生态被严重破坏,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循环经济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问题上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思想观念、工作思路、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上的重大革命,而不仅仅是节约和降低成本。因此,要加大循环经济宣传力度,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引导公众树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2.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前提,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它通过排污设计、工艺筛选、实施防治污染措施等技术和管理手段, 尽可能地实现接近零排放循环生产方式,从生产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生态工业园区是指在一个园区范围内,各企业进行合作,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一个企业的废料当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料)。相比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由于克服了在单个企业层面上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局限而更适合河南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因此,要在开展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3.加大科技投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的要求,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大关键技术攻关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我省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
4.建立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应积极而科学的介入,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第一,通过引导、规范、监督、服务,重点做好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环保产业、生态工业园区的市场监督和技术指导;第二,通过绿色消费教育,引导公众和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建立绿色消费体系;第三,加快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四,加快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标准体系的建设。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春江.“鹤壁共识”力推河南循环经济[N].河南商报,2005-12-08.
[2]李新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N].光明日报,2005-6-22(C3版).
[3]孟庆合.“能耗大户”用绿色点缀中原[N].中国经济导报,2005-8-11.
[4]贾德忠.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J].时代潮,200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