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次创业”中的美丽蜕变

2008-12-29刘丽琴

中国市场 2008年4期

  中国轻纺城座落于浙江绍兴,是亚洲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和原料交易中心。当前,一场场席卷大江南北的轻纺造城运动,昭示着国内轻纺市场建设与发展正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新时期,不断拔地而起的‘轻纺城’几乎都宣称要成为‘业内航母’。本刊记者为此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周如生。
  
  记者:周主任,您好!我现在最想问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轻纺城历经20多年风雨沧桑,面对市场的“烽火硝烟”,夺得全国同类市场的龙头地位,靠的是什么?
  周如生:你说的没错,中国轻纺城20多年的发展可谓风雨兼程。国际贸易摩擦、纺织配额限制、原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及长三角轻纺“造城”运动等困难都曾不期而遇地席卷来。
  在发展中,我们绍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加大力度对市场实施升级改造。如2006年4月,我县组织了大范围的国内纺织专业市场调研,发现中国轻纺城因产业支撑、交通区位、商业氛围等优势,目前在全国同类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尚不可动摇,但如果不加快实施市场升级改造,着力提升市场档次品位,安逸于小打小闹,极有可能落伍甚至出局。于是,在科学分析中国轻纺城固有的产业集群优势、市场资源优势、产品研发优势和正在形成的市场政策优势、环境优势、品牌优势的基础上,绍兴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轻纺城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将“深入实施市场升级战略,加快建设国际纺织之都,努力在现代专业市场建设上走在前列”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之首。提出了中国轻纺城“12345”的提升发展战略。
  
  记者:能否跟我们讲讲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的“12345”战略具体是指什么?
  周如生:好的。“12345”战略即确立一个目标、坚持两方联动、把握三项原则、完善四大格局、推进五项重点。市场提升发展的“12345”思路,为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指明了方向。
  一个目标把握市场定位。加快市场升级改造,加强纺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与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努力把中国轻纺城建设成为国际性的纺织品贸易城市、纺织科技研发平台和纺织品制造基地,致力把中国轻纺城打造成为经营规模最大、商务成本最低、交易品种最多、服务环境最好的“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
  两方联动促使市场腾飞。一方面,坚持市场发展与城市发展联动。按照“柯桥就是轻纺城,轻纺城就是柯桥”的发展理念,调整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把柯桥城市建设与市场升级规划建设联动结合起来,以中国轻纺城为龙头,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升级与产业升级联动。按照“延伸产业链、推进高端化、增强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以“自主创新强化年”为载体,创新招才引智方式,举办多种形式的人才智力博览会,对接高等院校、境外猎头,引进专业科技人才;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创立自主品牌,做强品牌经济;加大研发机构建设,组建浙江纺织工业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国轻纺城技术市场,做到轻纺产业优势与市场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升级与市场升级联动并进。
  三项原则搭准市场脉搏。遵循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重在政府主导、形成合力,重在降低成本、优化环境,重在配套延伸、创新发展”三项原则。成立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政府在综合协调、规划调控、投资建设、秩序管理上的主导作用。成立中国轻纺城市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以政府绝对控股形式,相继启动东升路老市场区改造和柯北新市场区建设。同时,注重发挥市场业主与商会的作用,调动多方积极性,参与市场升级改造。成立轻纺城审批服务中心,切实加强对营业房转让、转租的规范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恶意“炒房”行为。通过实行“捆绑租赁、随报随核、以奖代罚”的联托运管理政策,确保联托运市场治安稳定、秩序良好。按照“错位发展、配套延伸”的原则,在严格控制同类市场无序竞争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服装服饰辅料、日用品、家纺、纺机配件、产业用布等新型业态市场,增强轻纺城的集聚辐射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电子商务,积极推进公司化交易,有效促进中国轻纺城由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变。
  四大格局完善市场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市场细分、业态创新、南北共荣”发展要求,提出“南北中西”四大市场区错位发展新格局,形成轻纺原料、纺织面料、家纺服饰、服装辅料、纺织机械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纺织要素市场集群。南部,全面实施11.6万平方米的东升路老市场区拆迁改造,原地新建建筑面积达22.2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市场,着力改善老市场区外部形象,优化交易环境;北部,全面启动6平方公里的新型业态交易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柯北服装服饰辅料市场一期工程,积极规划启动日用品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科创大厦等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家纺、坯布、染料、纺机、产业用布等新型业态市场规划,滚动发展纺织品各类要素市场,有效增强市场集群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中部,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区一期招商与二期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集聚境外企业代表机构,确保已建成的60万平方米国际贸易区一期繁荣。抓紧30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底竣工,并力争建设、招商同步推进;西部,改造拓展30万平方米的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传统交易区,同期启动“大钱门”国贸区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轻纺原料市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中的龙头地位。
  五项重点推进市场升级。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加快推进”要求,着力抓好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的五项工作。一是抓起点,加快统筹市场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中国轻纺城市场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规划》与《柯北新市场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在控制性详规指导下,实现市场布局的超前规划、科学定位与整体优化。二是抓重点,加快现代化市场建设。南部在完成拆迁任务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东升路市场区一、二、三期及老市场西交易区升级改造工程,力争东升路市场区一、二期在2008年6月前完工,三期及老市场西交易区在2009年完工。北部加快推进服装服饰辅料市场一期工程建设,并抓紧启动日用品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内陆直通关)、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轻纺城技术市场(科创大厦)等项目建设。中部抓紧国际贸易区二期中央大厦、财富大厦、钻石大厦、东方大厦等的工程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底前竣工,明年初投运。西部在完成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一期改造并启动二期改造的同时,抓紧启动“大钱门”国贸区建设。三是抓热点,加快市场规范化管理。出台《中国轻纺城市场管理办法》,制定市场经营秩序、工商税收、交通秩序、城建监察、物业流转、消防安全管理等强制性标准,切实提高市场档次。有机整合市场资源,着手研究划行归市、分类集聚工作,对老市场八大市场区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做到市场形象标志统一鲜明,交易分区科学合理,建立市场信息共享平台,降低采购商搜索信息成本,避免经营户之间的低价竞争。建设市场“一站式”服务中心,将工商、税务、外经贸、司法、交通、营业房流转等职能集中中心窗口,实现“一揽子受理一条龙服务”,搭建起便商、利商、亲商、富商平台,促进市场和谐有序发展。四是抓难点,加快市场招商隆市。把新建市场区的招商隆市作为当前轻纺城繁荣的首要任务,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执行租金标准最低价、政府性规费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组织赴境内外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针对性招商推介,吸引知名企业、品牌机构、经营大鳄等入驻新建市场。五是抓亮点,加快市场品牌营销。设计载体,加大投入,着力做足电视、网络、报刊、户外广告等媒体宣传文章。组织好境内外主流媒体聚焦中国轻纺城活动,创新理念办好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编制发布“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全面提升中国轻纺城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记者:相对于国内其他同类市场,您认为中国轻纺城又有哪些特色?
  周如生: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特色:首先轻纺城有历史的传承之脉。中国轻纺城座落于浙江绍兴柯桥,绍兴拥有2000多年的纺织史,素有“千里闻机杼,日出万丈绸”之美誉。从手工坊到机器生产,勤劳聪明的绍兴人一辈接一辈,绵绵上千年,积淀了深厚的纺织文化。在改革春风的指引下,绍兴柯桥也从原先的一条“布街”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交易品种最多,成交额最高的“世界布市”。
  其次,拥有产业实力来源。没有产业支撑的商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多年来,我们始终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抓手,致力于纺织产业的巩固提升,基本形成了上游PTA等化纤原料,中游化纤面料、印染印花、纺机制造和下游服装、家纺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被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
  再次,把城市作为活力之源。2000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县行政中心迁址柯桥。我们以新城建设为契机,依托市场优势,市城联动,化市为城,做到了市场扩张到哪里,城市功能就配套到哪里,实现了城市随着市场的规模扩张而拓展,市场随着城市的繁荣而兴旺。
  此外,品牌的魅力所在也是一特色。品牌象征着财富,标志着品质,积淀着文化。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产业的基石,是市场的精华。我们通过自主创新,推广“中轻城”商标,涌现了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因此,招来了许多采购商,也因此引来了许多忠实的消费者。
  还有一点,我认为是国际化的潜力之源。中国轻纺城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目前,中国轻纺城的销售网络遍布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常驻中国轻纺城的境外代表机构和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71家,境外采购商日流量近1万人次,其中常驻境外采购商2500人,2006年实现纺织品出口达40亿美元。
  
  记者:最后我想问您的是,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这个组织是什么性质?它主要有哪些职责?
  周如生: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