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与企业组织变革
2008-12-29傅强
中国市场 2008年7期
《士兵突击》的热播,让“许三多”这个名字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 在我看来,《士兵突击》更像是一部绝佳的“管理教学片”。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承认,没有哪一个“组织的管理”比军队的管理更为有效了,向军队学习管理,从军队建设借鉴管理的经验,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在美国,最大、最优秀的“商学院”不是哈佛,不是斯坦福,而是西点军校。目前,许多全球知名企业的创始人和CEO都来自军队,中国企业也不例外,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万科的王石,等等,他们都有过《士兵突击》中类似的经历,在他们管理下的企业组织中,有相当多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法同样来自军队,“向解放军学习”这句口号,在企业管理的领域中同样适用!
还是让我们回到对《士兵突击》的探讨中来吧,看看许三多个人的成长与组织的变革是如何展开的。
剧情一开始,许三多仅仅是中国北方一个极普通的农村里的“傻孩子”,被同村的小伙伴叫做“三呆子”。当史今班长来到他们村招兵的时候,在父亲的“逼迫”下,为了能当上兵,许三多吃力地在背着这样一句话:“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这是半个世纪前解放军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也许他在背这句话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恰恰就是这句话,让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个人目的”,必须统一到“组织的使命和终极目标”上来,从而让使命和宗旨成为组织的“DNA”,成为组织生存的核心。
当许三多经过新兵连的艰苦训练,被分到红三连五班,在茫茫草原上驻守的时候,五班这个组织在班长老马的带领下,虽然“老少一家亲”,但却“无所事事”,且军纪涣散,尽管他们都穿上了军装,都成为了组织上的一员。他们或许都有作为军人的使命感,但一个组织为了达成使命,需要更具体的目标。德鲁克曾经说过:“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而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说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目的,那么目标就是使命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化,没有目标的管理一定是无效的。
无论从什么角度上说,钢七连都是一个优秀的组织,也正是在这个组织的教育培养下,许三多由一个“孬兵”成长为一个“好兵”。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连队,在与特种部队“老A”的对抗演习中,却一败涂地,以至于被上级裁撤、改编!到底是什么让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了呢?这或许也是许多曾经优秀的“庞然大物”在轰然倒下时最痛苦的思考!
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变革的时代”!技术的革命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当钢七连还在挖战壕,打冲锋的时候,“敌人”已经来到了身边,并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他们的装备更为精良,在信息网络的指挥下,他们早已经在对手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所谓的“前方”和“后方”,让前沿阵地、指挥所、后方补给线都成为了战场。让传统的作战方式以及作战团队无法抵挡。这就是许三多后来去的“老A”--一个依照全新战争理念打造起来的全新的作战“组织”。
组织的生存与成长,一方面在于他对外界刺激变化的迅速接收与反应,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自身的调整以应对,这就是变革。对任何组织来说,变革都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老A”,这样一个符合未来战争需求的组织又是如何变革的呢?首先,他们强化训练了组织中每一员的体能与意志,这样的训练近乎于“残酷”;达标之后,“老A”才开始了新的作战技能以及新的作战方式的训练。他们没有依照传统军队“团”、“营”、“连”、“排”、“班”这样的组织系统建立自己的管理架构,也没有依照“前锋”、“中坚”、“后勤”这样的传统阵型安排自己的岗位和流程。他们把有不同专业技能的成员,组成了一个个“战斗小组”,其中高级指挥员、有IT专家、有狙击能手、有爆破专家,他们依照不断变化的战争环境,不断地变化阵型,每个人都可以指挥、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起攻击,事实证明,这样的团队,其战斗力是极强的!
和当今战争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样,当前商业环境的改变,同样需要商业思维以及企业组织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世界是平的,一个没有藩篱的全新的管理时代即将或许已经到来。正如德鲁克在他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则需要一个全新的管理范式!”我们的企业同样需要“老A”那样的组织!
然而,仅仅拥有一支像“老A”这样的组织就能够战无不胜了吗?许三多在“老A”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否定的答案。在一次缉毒实战中,许三多因亲手杀死了毒贩而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人性与使命之间的冲突让他一度迷茫,因而丧失了战斗能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老A”的领导在重视技能、战术、组织的变革过程中,一度忽略了对组织文化以及基层人员信仰以及使命的培养。
在看得见的将来,文化越来越成为引领组织发展的灵魂。“老A”的领导者也正是从士兵许三多身上发现了并继承了钢七连的“军魂”所在--不抛弃!不放弃!才让“老A”这样的组织更为完善、更为强大,从优秀走向了卓越!
明茨伯格认为,作为管理者应该积极激励员工,创造开放的、能释放员工能量的氛围,正如“蜂巢”中“蜂后”无需做出决策,只需散发化学物质来维系整个社会肌体一样。在人类的“蜂巢”中,这种物质则被称为“文化”。在信息化的时代,管理成为组织中加强人们之间联系的文化纽带,员工不是作为可拆分的“人力资源”,而是紧密关联的社会体系中的成员。他强调:“人就是人,不要把人单纯看做服务于企业需要的资源、要素、工具”。当员工得到信任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就会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需监督和控制。良好的企业文化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凝聚力量,员工们能够被这种企业文化中的理念所吸引,不再是一盘散沙,心甘情愿地奉献着自己的能力。
(摘自:中国管理传播网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