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构建
2008-12-29吕群智
中国市场 2008年15期
摘要: 浙江经济以企业集群为特色,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以地方产业为特色的区域品牌。本文从浙江产业集群现状出发,分析了构建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提出了从政府、品牌层次和行业协会三方面来构建浙江区域品牌的策略。
关键词: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区域经济
中文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 A
一、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现状
浙江的经济被称为“块状经济”,它最初由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块状经济又称区域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围绕某类产品,众多企业通过积聚,协作形成专业化的产、供、销基地的组织形式。它的发展又以“温州模式”而闻名。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块状经济”发展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温台地区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十二大产业:分别是塑料制品业、打火机制造业、眼镜业、民用灯具业、阀门产业、汽摩配件业、纽扣业、印刷业、医药化工和精细化工业。其中的五大产业集群已有相当规模:占领国内低压电器33%市场的柳市低压电器产业群;占领国内20%皮鞋市场的鞋革产业集群;占领国内市场95%、国际市场70%的打火机产业集群;以及占领国内80%眼镜的眼镜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中产生了众多的知名品牌,如桐庐称为“中国制笔之乡”、永康称为“五金之都”、浦江称为“中国水晶玻璃之都”,温州赢得了“中国鞋都”,“中国锁都”、“中国印刷城”等,品牌的兴起无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虽然浙江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数量众多,其中也不乏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如温州已产生了11个产业的“国字号”。但并非所有集群产业都会产生知名品牌,比如,临海杜桥的眼镜;永康的电动工具,大多没有自身的品牌。很多集群内的多数企业经营规模不大,价格恶性竞争、相互间的仿冒,缺乏商标和争创名牌意识,导致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强,永康保温杯企业集群区的“劣质品市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永康保温杯的生产企业曾一度达到了几千家,从永康到义乌公路两侧堆满了待销的保温杯,价格也从最高的260元/只降到了10元/只,甚至有跌到5元/只的,而且大量的低质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导致品牌形象大损,最终的结果是永康市几千家保温杯生产企业最后只留下了几十家。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产业集群企业的品牌共享意识差,大企业更倾向于创建自己的品牌,而中小企业的力量又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是区域品牌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一个系统的构建及管理方案。
二、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区域品牌又称区位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的产物,它是和区域经济息息相关的。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即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就形成了该区域所特有的经济特色,区域品牌的效应就凸现出来,因而构建一个强势的区域品牌也就势在必行。
1.区域品牌能为集群产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企业通过区域品牌的差别优势可以降低来自替代品的压力,进而建立了阻止竞争者进入目标市场的有效屏障;通过品牌的声誉溢出效应,企业能获得在供应链或销售中的主动权,降低供应商或买主的砍价能力;如果产品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那么产品的价格将会产生很大的品牌增值效应,建立如名牌商品采用“优质高价”策略,增加盈利的同时又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感到满足。
2.区域品牌具有引导功能。通过构建区域品牌可以使企业实现有序的竞争,并使产业链得到完善,降低重复建设,引导企业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浙江产业集群中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多数属于家庭工场,企业行为具有明显的投机性和短期性,在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增长趋势预测不准确的情况下,企业盲目扩大生产,结果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充斥市场。不但降低了各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使产业集群的整体公众形象遭受严重的损害,影响产业集群的后续发展,甚至直接导致产业集群的衰退。通过区域品牌的构建可以形成合理的分工,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品牌的保护意识,从而减少无序竞争的出现,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3.通过区域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使区域经济和集群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是充足的资金,没有资金,企业的扩大、技术的改造、新设备的引进都无从谈起。而集群中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本身实力有限,若要得到发展就需要资金的注入。而吸引外来资金就成为企业的明智选择,特别是港澳台地区的资金和外资。这类企业资金雄厚,他们看中的是一地区的发展潜力和该地区的影响力,拥有一个强势的区域品牌必然使投资者的信心大增,从而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例如嘉兴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和各项投资政策,吸引了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的大量投资者,使嘉兴市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也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发展。
4.区域品牌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浙江的企业多民营企业,是从农村的家庭作坊起步,由于起步低、工艺和设备之间的差距,各个企业之间特别是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产品质量差距大;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之间的相互模仿,造成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大量劣质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致使低价倾销战兴起,区域形象大损;专业市场的重复建设和布局的不合理性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建立区域品牌,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使企业自觉的维护区域品牌,把好质量关,不断的引进新工艺改善产品的质量;强化企业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使企业的创新和研究成果得到保护;使区域内的专业市场做大做精,合理布局,减少重复建设。
三、 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构建的策略
浙江产业集群升级为区域品牌的战略应以创建品牌产品为前提,集中发展以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形成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扶持
在打造区域品牌过程中,地方政府机构必须成为区域品牌最主要的推动者,鼓励、扶持区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争创名牌;搞好招商引资、引进支柱性的龙头企业;转变职能,支持民间协会和行业协会独立运作;授权民间商会和行业协会管理推广区域品牌的有关事务,在商会和协会的协助下,制定有关维护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的地方性法规,依法建立区域品牌,通过召开年度性的博览会或交易会,如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绍兴轻纺博览会、海宁皮革博览会、浦江水晶博览会以及永康的五金博览会等扩大知名度,建立专业化工的工业园区和交易市场,创建专门的集群网站等方式,来建立区域品牌。
2.从品牌层级构建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中的产业优势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石,而区域品牌的形成又依赖于龙头企业数量和名优产品的多寡,所以必须以大量形象良好的企业品牌为基础来推动区域品牌的建设。浙江在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以产业集群的主导企业为主体,以品牌资产为纽带,通过与其它中小企业达成互惠共利的品牌共享协议,将诸多中小型同类企业捆绑在一起,在企业品牌的互动中,形成一种整合的力量,使主导企业独占的企业品牌,转换成产业集群企业共享的区域产业品牌,再通过区域产业的升级,形成区域品牌。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加强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改变各自为战的模式。企业集群构建区域品牌需要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合作来改变浙江企业集群的“低、小、散、弱”和竞争力不强的弱点,增强竞争优势。上下游企业、同行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如共同建设销售渠道、进货渠道、共享技术、共同建设品牌等,强化企业间的联系,整合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例如,2003年5月温州组成了中国最大的制锁企业——温州强强集团;2004年2月温州65家企业组成了家具联盟——温州家具集团,这些经验都是可取的。
(2)龙头企业积极建设强势品牌,支撑区域品牌的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品牌的竞争,企业要积极地建设自有品牌,加强品牌保护意识。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管理实力、人才储备较为充足,完全有条件建立自己的品牌,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价值。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强化商标注册意识,企业要保护好自己的商标,防止被抢注现象的发生。永康的王力、群升、步阳、永江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产品销量不断上升,除了国内市场还远销欧美国家和地区,并实现了和沃尔玛等跨国企业的合作,公司实力不断增强。
(3)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及档次,提升品牌形象。要创建区域品牌,首先要有产品的保证,品牌向消费者传达的是一个产品的理念,它能使消费者对该地区的产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因而,在构建区域品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使产品具有代表性,增强消费者的品牌信心。
3.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和服务功能。
行业协会在区域品牌的构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由企业法人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为行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民间性中介组织。
行业协会的组织和服务功能表现在:(1) 提供包括市场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等在内的信息;(2)利用行业协会的知名度,帮助和指导成员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与素质;(3)提供咨询服务,聘请有关专家为成员企业就经济动向、企业难题、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开发产品、协调各种经营关系等提供咨询服务;(4)发挥维护企业权利的功能,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和各种政策壁垒。如2002年5月,欧盟启动反倾销贸易壁垒制裁温州打火机。面对反倾销贸易壁垒制裁,温州打火机协会领导人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带领16家企业无偿集资200多万元巨资,聘请国际间有关精通WTO事务的律师积极应诉。在应诉中,协会与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建立“民间联盟接口”,也形成了信息预警机制。温州打火机协会的这些创新之举,开了中国应诉国际反倾销的先河,并在应对欧盟反倾销中终于取得胜利。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速,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浙江产业集群只有有效构建和利用区域品牌,才能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许基南.企业集群中的区域形象品牌[J].经济管理,2002,(21):27-28.
[2] 夏曾玉.优先发展区域品牌[J].商业时代,2003,(18):15-16.
[3] 黄明忠,钱燕群,陈建平.关于温州行业协会情况的调研报告[J].广东发展导刊,2003,(5):34.
[4]姚作为.企业集群与品牌聚合[J].生产力研究,2004,(9):131-134.
[5]王蕾,周梅化.基于品牌的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