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粮油市场信息缘何难采集
2008-12-29江峰
中国市场 2008年21期
粮油的购、销、存、加、运基本数据和价格变化情况是反映粮食市场运行状况的基本信息。这些数据的采集必须来源于一线,必须准确及时,这样才能正确判断粮油市场的运行状况,制定调控决策,保障粮食供应的正常开展。
目前,我国粮油市场信息采集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为采取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逐级上报的办法进行收集,二为依靠确定的粮油信息采集点上报。
逐级上报信息滞后
首先是信息采集时间长。由于采取层层上报的办法,信息运行的链条越长其价值就会越小。
其次是信息失真。实行机构改革后,大部分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少、办公经费少,目前市、县粮食局从事粮食统计、信息报表的人员基本只有一个人,统计人员既要负责对上级粮食局报表,还要对中储粮公司报表,同时有的统计人员还要兼顾粮油行业统计、仓储统计等工作,因此统计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从基层企业及时采集有关粮食市场信息,有的是从网上收集的信息推测后进行上报,有的是一次信息多次使用,长时间没有变化,因此部分基层粮食局上报的信息基本没有多大实际价值。
信息难采主要因素
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后,绝大部分粮油经营企业属于非国有性质,各级确定的信息采集企业、应急企业大部分属于非国有企业。实事求是地讲,目前要求非国有企业认真、及时、准确地开展粮食统计、信息报表工作还有很大的困难。
一是部分非国有粮油企业还没有养成自觉建立统计台账、上报报表的习惯。
二是目前的统计应用软件国家粮食局只解决县(市、区)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使用费问题。基层企业如果要使用统计应用软件必须自费购买,在没有任何利益补偿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不会自费购买统计应用软件并认真开展统计信息上报工作。
三是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企业不按要求开展粮油统计信息上报工作,地方粮食行政部门尚无有效管理手段。
因此,目前尽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都确定了部分粮食信息采集点和应急供应企业,但实际上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按要求开展信息报送工作,大部分信息仍然还是依靠国有企业和地方粮食局上报。
建立信息采集网络
针对目前粮油信息采集难、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建立迅捷准确的信息采集网络。
一是在全国建立国家、省、市、县各级粮食局相互衔接的信息采集点。
二是加大粮食信息软件开发力度,建立全国联网的粮油信息采集网络平台。
三是增加地方粮食局统计工作经费,支持基层信息报送点购置必要的办公工具,鼓励粮油经营企业开展粮食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