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黑天鹅”
2008-12-29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
中国市场 2008年29期
导语:“黑天鹅”是投资家泰力布(Nassim Taleb)提出的一种说法,指目前被市场视为“不可想象的”、没有人在思考的事件和状况。身如庞然大物的中国,成了西方经济学家眼里的“黑天鹅”,它自相矛盾,钟意于特立独行的飞速发展。
每年,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雇员们都把自己关在一间房子里,花3天的时间来讨论世界在未来的三至五年时间里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利用外界的一些专业知识,也会考虑我们的一些新人的新想法。
这个活动会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大家感兴趣的是世界经济的成长,通货膨胀以及资本的流向的基本情况。当然,他们也同样关注“黑天鹅”的鉴定,“黑天鹅”是投资家泰力布提出的一种说法,指目前被市场视为“不可想象的”、没有人在思考的事件和状况。
我们需要认真地对待黑天鹅,不是因为它们可能会发生,而是因为它们带来的重大影响不是现存的市场或者政策结构能够掌控的。
这个范畴里有四种假设的风险:1、对全球经济而言,中国如今可能太大了;2、美国在世界经济成长中的重要性没有大家一般所预期的那么大;3、市场可能很快意识到核心通胀(除去食品和油价这些误导性的不稳定价格变动)不再是政策设计和市场定价的有意义概念;4、继美联储最近采取紧急行动来拯救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后,美国的金融体系可能进行深入的制度性重组。
伴随我们大部分人成长的观念就是:在美国领导下,这个有恢复能力的世界可以处理个别新兴经济替的爆发性增长。
然而在中国,我们或见证了现代第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让贸易规则自相矛盾的例子。中国大量地进口石油和钢材等商品,推高全球资源商品的价格,与此同时,中国却有助于牵制作为其关键出口品的制造商品的全球价格,令人费解。
美国现在又如何呢?毫无疑问,它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它不再是动力最强的火车头。目前有一个不全面、过于极端的提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被某些人认为将赶超美国的日本发生了什么事。谁曾料到日本会经历20年的经济慢速期,而世界经济却不会因此放慢前进的脚步呢?
现在我们来看另外的两个假设风险。如果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世界会醒觉核心通胀和一般通胀之间的严格区别,我不会感到惊讶。核心通胀是引导美联储的指示器,而由于石油和食品价格一直在涨,可能长期在涨,这些价格变动会越发具有误导性。一般通胀,包括食品和能源部分,因此反映大多数消费者的真实体会,所以在报纸中常提到。
两种通货膨胀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大,而且这种状况会持续若干年,核心通胀低,而一般通胀越来越高。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可以预料到的是公共和私人领域将被迫改用一般通胀来做标尺,这种改变将影响到重要的政策制定及物价定价—呼吁美联储提高政策利率的呼声将越来越高,而市场将把其他费率推得更高。
可以想象这样的转变将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3月16日让投资银行进入美联储融资窗口的紧急决定所引起的后果,驱使美国金融系统发生历史性的重要重组。美联储要可信地收回这种做法,可能极端棘手。美联储更可能开始规管投资银行,就像规管商业银行那样,而且鼓励投资银行走出去,获取银行存款形式的廉价资金。结果将是结果将是一系列的收购和兼并。
当投资银行开始远离风险较高的业务时,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将接手。这样,这些基金将需要通过加强IPO和发行长期债券募集更多的长期资本。
这把我们引向了何方?黑天鹅表明,分析传统智慧难以接受的因素的重要性。过去十个月的经验,包括全球金融格局的损伤,以及政策反应的无意识后果,表明秩序已经不再风光。这种状况持续得越久,对于一些政府和机构而言,未来就更令人不安了。(摘自:美国《新闻周刊》2008年6月3日 编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