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完善和深化
2008-12-29程素卿
中国市场 2008年31期
摘要: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存亡。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江泽民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标志着我党思想路线的不断完善和深化。
关键词: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和党领导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形成、恢复、发展、完善和深化的过程。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是:党的思想路线形成于毛泽东,恢复、发展于邓小平,完善、深化于江泽民。
一、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实事求是”四个字,最早产生于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称赞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唐代颜师古在对〈汉书〉进行注释时,将“实事求是”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讲的是在研究学问时应根据收集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求发现事物的真正面目。后来岳麓书院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作为“校训”,写成横匾挂在学堂正门。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时经常到岳麓书院学习,受到这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这对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的形成具有启蒙作用。
我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是由毛泽东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倡导和确立起来泊。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鲜明地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话的核心内容就是说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应该深入社会实践,想问题办事情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邓小平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他说:“我读的书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1977年7月,邓小平主持党的领导工作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和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僵化的状态,首先强调恢复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他说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是“最根本的东西。” 1978年4月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发表后,邓小平感到“莫名其妙”,他说:“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在这里,邓小平莫明其妙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竟引起了争议。邓小平此时已认识到解放思想对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1978年9月16日,他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说:“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对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风思想僵化。”邓小平在阐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初步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二、江泽民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完善与深化
跨入新的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考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党经常思考的课题。为此,以江泽民为核心作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深化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论述完善,深化了党的思想路线,提示了“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时代性的内涵,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什么是“与时俱进?”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与时俱进的本质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真正的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深化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主要是指认主体与认识客观的统一性,一致性;“解放思想”主要是指认识主体与认识发展过程中要同认识客体的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即要具有时代性和前进性。“实事求是”强调认识的统一性;“解放思想”强调认识的发展同步性;“与时俱进”强调认识的前进性。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2]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
[3]毛泽东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523.